-
公开(公告)号:CN110218666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404456.7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环境保护和生态改良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菌制备方法及其改良砒砂岩土壤的应用,复合菌由芽孢杆菌P75、根瘤菌D10、巨大芽孢杆菌H3组成:该复合菌或由该复合菌制备的生物菌剂可用于改良砒砂岩土壤肥力、促进紫花苜蓿生长、增加砒砂岩土壤有机质、增加砒砂岩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增加砒砂岩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提高砒砂岩土壤蔗糖酶和脲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4701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81485.8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江苏中云筑智慧运维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隧道火灾应急救援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属于隧道安全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隧道的建筑数据信息,在BIM系统中对应创建三维模型并传输至隧道火灾场景数值模拟系统;隧道火灾场景数值模拟系统进行火灾模拟并将模拟结果输入BIM系统的资源库及救援方案模块;救援方案模块生产应急救援方案并传输至案例分析模块;案例分析模块演练方案并储存至资源库;当发生隧道火灾时,BIM系统根据现场监测的火灾数据,检索资源库,匹配对应的火灾场景,并输出对应的应急救援方案。本发明基于BIM技术,能根据现场实时的监测数据,为应急救援人员及时提供火场信息和有效的救援方案,为隧道火灾应急救援提供了极大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344764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17597.7
申请日:2021-09-01
Applicant: 江苏中云筑智慧运维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非饱和土水气热力耦合作用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装配系统、控温系统、补水系统、补气系统、冻胀力监测系统和光纤数据采集系统。装配系统包括四个上下分段螺栓连接的环向控温土样环和一个装配体支座。控温系统包括环向控温模块和单向控温模块,其中环向控温模块包括四个环向控温环,单向控温模块包括一个上导温盘和一个下导温盘,每个环向控温环和上、下导温盘各自利用两个导流接口与冷浴箱相连。本发明可实现非饱和土的水气热力耦合作用测试,环向控温缩短试验周期,冻胀力监测系统和光纤数据采集系统可对土样顶部的应力场以及土样全断面的变形场、水分场和温度场进行实时监测,测试结果精度较高,且结构精巧,设计合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678002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410673.2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湘潭大学 , 湖南恒运建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2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拼装管廊结构,包括预制底板、预制墙、预制顶板,所述预制墙连接在预制底板与预制顶板之间,所述预制墙构成第一连接件,所述预制底板或预制顶板构成第二连接件,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连接端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之间为具有一重叠区域的插入式配合,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的配合面间设置有变形缝;在所述重叠区域还设置一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紧固件。本发明可以解决由于热胀冷缩与地基不均匀沉降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21894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281474.7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京梦联桥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湘潭大学
IPC: E02D17/20 , A01G9/00 , A01G9/02 , A01G17/00 , A01G22/00 , A01G24/10 , A01G24/12 , A01G24/15 , A01G24/20 , A01G24/25 , A01G24/28 , A01G27/00 , C08G18/76 ,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58 , C08G18/48 , C08G18/34 , C08G1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蚀控渗复合材料的砒砂岩边坡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结构包括:设在边坡上的栽植孔,所述栽植孔包括多个,多个栽植孔在坡面上均匀间隔布置;抗蚀控渗层,设置在边坡的整个坡面、以及所述栽植孔的孔底和孔壁表面,是由抗蚀控渗复合材料与砒砂岩固结后形成具有保水保肥作用的抗蚀控渗层;营养基材,设置在表面覆盖有抗蚀控渗层的栽植孔中,用于给所栽植的植物提供营养;集水槽,每个栽植孔中设有一个,每个集水槽的一端插入所述栽植孔中与所述营养基材相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栽植孔外,用于收集雨水。本发明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实现砒砂岩边坡的生态恢复,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砒砂岩边坡的水土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623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56427.4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M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长标距刚度系数的桥梁损伤识别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分布式长标距应变传感监测系统:在被监测桥梁结构的关键区域中布置若干长标距应变传感器;单车过桥时数据采集;根据分布式长标距应变时程和传感器的中心坐标计算出该单元的刚度系数;将每个单元的长标距单元刚度系数形成矩阵,形成桥梁的长标距单元刚度系数矩阵;桥梁损伤识别和承载力状态评估:利用长标距刚度系数的变化情况识别损伤程度,通过多次样本数据分析来提高识别结果的可靠性。本发明能够在不影响正常交通运营的情况下对桥梁进行快速检查和监测,能提取出桥梁结构的刚度分布情况,为桥梁的管养维修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497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468770.4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及制造方法,其中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包括传感芯、智能模块,传感芯的一端与智能模块连接;所述传感芯由电阻丝和包覆在电阻丝外周的增强层组成,增强层可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作;增强层的外周布置套管,套管的外周布置封装层,封装层可采用编织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在封装层的两端,分别设置封装锚固点;所述智能模块由数据采集芯片和无线传感器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测量性能与监测精度得到改善与提高;抗腐蚀与耐久性提高;测量范围增大;数据采集与传输实现了智能化且检测费用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821153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011052.9
申请日:2014-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杰成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IPC: E02D1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砒砂岩坡面治理方法,主要应用于砒沙岩坡面水土保持、植生及稳定化处理。方法包括斜坡处理、坡顶处理以及坡底处理,其中:坡面处理工艺为在距离斜坡顶部边缘1~3m位置开挖截水沟,在截水沟远离陡坡方向2m以外开挖鱼鳞坑;在截水沟及与斜坡顶部边缘之间的岩土上喷洒浓度为5%~15%的树脂溶液形成隔水层;斜坡处理工艺为:根据斜坡的坡度将坡面划分为陡坡、中度坡以及缓坡;根据坡面的不同,在坡面表面喷洒浓度不同的树脂溶液;坡底处理工艺为:在坡底的表面喷洒浓度为3~5%树脂溶液形成绿化层,并在绿化层上种植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树脂喷洒施工效率高、便利,施工后坡面稳定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0870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028938.4
申请日:2014-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江苏杰成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宁波高新区围海工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杨才千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泥浆快速深度脱水及资源化系统与工艺,其中建筑泥浆快速深度脱水及资源化系统包括重力式脱水腔,重力式脱水腔包括泥浆进口、旋转压杆、止回阀、上盖板、真空抽滤机、导水板、滤布、脱水腔外壁、引流管、搅拌棒、集水盘、排水口、反冲洗干燥装置、刮泥板和排泥口,泥浆进口穿过上盖板,且安装有所述止回阀;上盖板与旋转压杆连接,而且通过旋转压杆带动上盖板上下移动;上盖板下端安装所述搅拌棒;在重力式脱水腔下端为排泥口,在排泥口上端设置所述的刮泥板。该泥浆处理系统不仅具备集成程度高、质量轻、可移动性强,而且处理效率高、效果好、成本低,适合各类建筑工程泥浆、市政污泥以及河道疏浚淤泥的现场快速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900200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80940.9
申请日:2012-10-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4C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该智能复合结构包括智能FRP层、钢筋混凝土芯及锚固装置三个部分。其中,智能FRP层由碳纤维或碳纤维与其他纤维混杂后经树脂浸渍而成,在复合结构中既作为结构材料,同时也起传感作用。智能FRP层包裹在钢筋混凝土芯的受拉侧,为更好发挥FRP高强度特性对智能FRP层施加一定的预应力,智能FRP层与钢筋混凝土芯通过树脂粘结和锚具机械连接。该智能FRP-混凝土复合结构不仅具备高承载能力、自传感功能、优良的耐腐蚀能力和高耐久性,而且其性能和结构可设计性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