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矿化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53618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05042.X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生物矿化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装置及制备方法,该装置包括内部盛装有微生物/钙离子混合培养液的可密闭箱体,箱体内部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放置有承载再生骨料的托盘,该托盘底部开孔、孔径小于再生骨料的粒径,托盘底面高于混合培养液的液面;托盘上方设置有喷淋管道和喷头,喷淋管道的进水口通过抽水泵与混合培养液连接;该装置还包括与箱体内部连通的装有养护气体的气瓶。开启抽水泵,混合培养液可进入喷淋管道、从喷头喷出,喷淋再生骨料,喷淋后多余的混合培养液可自托盘底部的孔流入箱体底部、循环使用;同时,喷淋与养护可同时进行,有效避免了喷淋养护分步进行时喷淋过程碳源供给不足及养护过程微生物供给不足的问题。

    一种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用内置微生物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8677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500880.1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裂缝自修复用内置微生物球形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内置微生物球形颗粒呈核壳结构,该核壳结构至少包括由微生物孢子及底物构成的核层以及由无机低碱性胶凝材料构成的壳层。其制备方法为:先将底物溶于水,然后加入微生物孢子粉,搅拌均匀;将预拌均匀的混合料筛分,造粒,得到满足设计尺寸的核层颗粒;用粘合剂润湿核层颗粒表面,在核层颗粒表面包裹无机低碱性胶凝材料,重复润湿、包裹,直至壳层材料厚度达到设计尺寸;最后对球形颗粒进行养护,即得。该内置微生物球形颗粒为微生物孢子提供生存所需的物理空间以及适宜的理化环境,可保证该修复材料长期保持修复活性,为微生物在混凝土内部高碱性条件下提供长效保护。

    一种波长脉宽编解码方法及光编码器

    公开(公告)号:CN10520771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504536.1

    申请日:2015-08-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波长脉宽编解码方法及光编码器,该方法采用波长及脉宽二维信息标识各用户,实现在脉宽及波长维度上的并行编码。该光编码器由1×2光分路器、光纤布拉格光栅,并通过光纤延时线连接组成非对称型反射环;光分路器的分光比与光栅的中心反射波长等参数均灵活可调,光纤延时线的最大长度由探测脉冲的初始脉宽决定。本发明方法能够在光域上实现对脉宽的任意调制,在接收端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进行实时的脉宽测量来完成解码,能够有效的释放网络识别算法,可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支持大用户容量的无源光网络的光链路监测。

    含地址标记分路器的无源光网络链路监测系统及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8074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611586.0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地址标记分路器的无源光网络链路监测系统,包括监控系统、中心局、主干光纤、具有地址标记的分路器、波分复用器和用户端,监控系统和中心局分别通过波分复用器与主干光纤连接,主干光纤与分路器连接,分路器通过具有反射功能的熔融拉锥环与用户端连接。该无源光网络装置具有良好的监控性能时,成本低廉,可降低用户端使用成本。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监测系统的监控方法,可以对无源光网络进行集中式、实时性监测,不影响正常业务的进行,且对各用户的标识在分路器处便可完成,无需在光网络单元端进行编码或添加有源器件,能有效的减少用户端的使用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