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5367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710592317.2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性透明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首先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并调节pH值,随后水浴加热搅拌下加入水性硅溶胶,再将SiO2微米复合粉体加入,并加入正硅酸四乙酯、烷基硅氧烷和水性有机硅或硅改性树脂,经机械搅拌一定时间后即可获得水性超疏水涂料。该涂料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不涉及任何含氟物质,且溶剂为水,绿色环保,无毒无害。在自清洁、防腐防霉、抗凝露、抗结冰、油水分离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4734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910102426.0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潮可再生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将活性炭样品放入烘箱中干燥;将pH调整液和酸性硅溶胶加入乙醇中,或直接将碱性硅溶胶加入乙醇中搅拌,加入纳米炭黑和聚多硅酸锂分散均匀,随后加入正硅酸四乙酯和低表面能物质持续搅拌,将分子筛放入上述溶液静置过滤即可得到改性溶液;将预处理后的活性炭与改性溶液混合,并室温下浸泡;将浸泡有活性炭的改性溶液旋转蒸发获得活性炭颗粒,再将该颗粒冷冻干燥,即可得到防潮可再生活性炭。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操作便捷、经济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677060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380063.2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高弹性耐热钛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的组份为Ti‑Nb‑Zr‑V‑O,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wt%Nb=35wt%‑1.5wt%V,式中wt%Nb和wt%V分别表示Nb、V元素的重量百分比;V:0wt%<V≤4.0wt%;Zr:1.8~2.2wt%;O:0.29~0.31wt%,余量为Ti。合金制备的具体步骤是:采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熔炼获得成分均匀的合金铸锭,经热锻成棒材后在900~1000℃固溶处理,水冷至室温;随后冷轧变形加工,变形量为80~90%;最后进行时效热处理,其加热温度为490℃~510℃,保温时间为8~10h。本发明钛合金具有高强度和较低弹性模量,弹性变形能力(屈服强度与弹性模量比值)优于现有各种高弹性β钛合金,十分适合制作航空航天和机械等领域的轻质耐热高弹性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532752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1
申请号:CN201510860903.1
申请日:2015-1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01D17/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离乳化油的不锈钢纤维毡及其改性方法和应用。采用化学刻蚀‑湿化学复合法,首先将待处理的金属纤维毡除油去氧化皮后,放入FeCl3和HCl的混合水溶液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无水乙醇以降低表面张力,先超声震荡,再在室温下刻蚀一段时间。随后,采用湿化学法生长ZnO纳米椎结构。分离前,用油或水预润湿得到超疏水超亲油或超疏油超亲水纤维毡,可以实现油包水型或水包油型乳化油的高效分离。本发明制备的金属纤维毡孔径细小、超浸润性好、与基底结合牢固等特点,在乳化油的分离中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并且该方法具有设备及工艺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50287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592318.7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23C1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8/1216 , C23C18/1212 , C23C18/1295
Abstract: 一种具有强化滴状冷凝效果的非均匀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钛酸四丁酯和硅溶胶分别在无水乙醇中进行分散,然后将钛酸四丁酯和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超声分散之后,加入到硅溶胶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氟硅烷并将溶液在50℃-65℃水浴中搅拌12h-24h,制备超疏水涂层面漆溶液;将超疏水涂层涂覆在基底上,然后通过光催化作用将TiO2表面的氟硅烷催化分解掉,而SiO2表面的氟硅烷则不能够催化分解,从而实现样品表面的亲水-超疏水表面制备。本发明的样品表面水滴冷凝脱附效率高,集水、防雾以及换热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38405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592813.8
申请日:2017-07-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D127/12 , C09D5/16 , C09D5/14 , C09D7/12 , B05D5/00 , B05D5/08 , B05D7/24 , B05D3/04 , B05D3/10
Abstract: 一种耐久型超疏水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步骤为杂化涂料制备:低速机械搅拌条件下,在挥发性有机溶剂中先后加入疏水性微纳颗粒、疏水性树脂和固化剂,随后高速搅拌,再超声分散,获得杂化涂料;半固化涂层:将杂化涂料涂覆于基材表面并半固化;完全固化:将半固化涂层浸泡于固化剂与挥发性有机溶剂混合浸泡液中,取出后干燥可得具有良好耐磨性的耐久型超疏水涂层。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对基底材料和其形状没有特殊要求,适用于金属、玻璃、木材、混凝土等各种常见基材表面,设备简单、易操作,成本低廉,可大面积施工,在自清洁、防腐防霉、防冰防霜和油水分离等超疏水领域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63406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83714.8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冷凝微滴自弹跳特性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采用水性链式硅溶胶作为原料,先通过碱性水溶液稀释分散,有效防止了水性硅溶胶的团聚现象,接着分散在挥发性有机溶液中,最后再在分散液中加入正硅酸四乙酯、氟硅烷等对硅溶胶颗粒进行表面改性,经持续机械搅拌后获得超疏水涂料。该涂料可通过喷涂、浸渍提拉、滚涂或刷涂的方式在各种软硬基底上,获得多孔纳米结构超疏水表面。这种多孔纳米结构还使得冷凝微滴具有自驱弹跳特性。该涂层在表面自清洁、防腐防霉,尤其是在冷凝传热、集水、防霜抗冰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和设备简单、易操作和成本低廉等特点,适合大规模制备和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58435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510240880.4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B22F7/04 , H01L23/3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明治结构金刚石-Al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是:将镀钛金刚石颗粒和铝粉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对混合后的粉末冷压成形,得到金刚石-Al压坯。将铝箔包覆在金刚石-Al压坯上下表面,并对压坯进行真空热压烧结,获得三明治结构金刚石-Al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表面铝层进行磨削、机械抛光或电解抛光加工,获得平整光滑表面。所用金刚石粒径为89-200μm,体积分数为40-55%;Al粉粒径为20-30μm,体积分数为45-60%;铝箔厚度为100-300μm。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能够制备出高致密度、超高热导率、表面可加工的金刚石-Al复合材料,表面平整度和粗糙度能满足电子封装用散热片的要求;表面铝层完全覆盖金刚石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4818402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510240827.4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压浸渗制备金刚石‑Al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步骤:首先,将金刚石颗粒填入模具,保持模具竖直并振实,使金刚石颗粒自由堆积;其次,将模具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旋紧上盖,使金刚石颗粒在受压状态下保持紧密堆积状态;然后,通过加压将铝液渗入金刚石颗粒间隙,同时向模具上盖处喷雾冷却,使铝基体顺序凝固制得金刚石‑Al复合材料;最后,通过热处理改善金刚石‑Al界面结合。所用金刚石粒径为125‑250μm,表面不镀膜,基体为铝硅合金。本发明无需真空或气氛保护系统;特制模具在整个制备流程中提供压应力,保证金刚石颗粒紧密接触;顺序凝固使铝基体致密;后期热处理能改善金刚石‑Al界面结合。复合材料热导率优异,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820749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00984.7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9D183/04 , C09D127/12 , C09D7/12 , C03C17/34 , C23C22/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83/04 , C03C17/009 , C03C17/34 , C03C2217/40 , C03C2217/70 , C03C2218/112 , C08K3/22 , C08K3/36 , C08K5/5415 , C08K2003/2241 , C08K2003/2296 , C08K2201/011 , C09D7/61 , C09D127/12 , C23C22/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滴可自输运的楔形非均匀超浸润性表面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涂料喷涂或水热氧化法,在基片表面构建含有二氧化钛或氧化锌纳米材料的超疏水表面,并利用模板法,通过紫外光催化或氧等离子体选区改性,获得楔形超亲水区域,也可先利用模板法,获得楔形覆盖区,再利用涂料喷涂或水热氧化法,选区构建超疏水表面,从而获得楔形非均匀超浸润性表面。最后,再用聚乙烯醇对楔形区进一步改性,获得平滑超亲水楔形区凸起,从而使得微滴可在楔形区自发输运,无需外力驱动。通过模板的选区,可在超疏水表面获得阵列排布的楔形超亲水区,一次实现多个微滴的自驱运动,在强化冷凝传热或蒸发传热、雾气集水、微流体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