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SOI的宽带可调分束比偏振旋转分束器

    公开(公告)号:CN112596282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535410.8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I的宽带可调分束比偏振旋转分束器,所述分束器包括波导层、热电极、缓冲层、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波导层包括三段拉锥脊形波导、S形弯曲脊形波导和直波导、阿基米德螺线形弯曲脊形波导、直脊形波导以及输出脊形波导,由SOI材料制备,所述热电极和缓冲层依次设置于波导层的上方,且所述热电极由TiN材料制备,通过在所述热电极的两端施加电压可以改变其温度。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对输入光信号的偏振旋转、分束和分束比调节,可应用于偏振复用系统、相干光通信系统、光逻辑门设计等,具有插入损耗低、工艺简单、可重构性强、宽工作带宽等优点。

    一种可循环使用且表面电性可调的介孔Ti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8726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167648.X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循环使用且表面电性可调的介孔TiO2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1)将异丙醇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向其中加入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搅拌得到溶液I;(2)接着向溶液I中加入二(乙酰丙酮基)钛酸二异丙酯的异丙醇溶液,搅拌均匀后离心;(3)将步骤(2)离心后的沉淀用去离子水和异丙醇清洗,之后经干燥后研磨,得到所述介孔TiO2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介孔TiO2吸附剂不仅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而且表面有丰富的活性官能团,可以通过调节制备过程中溶液的pH来调节介孔TiO2吸附剂的表面电性,从而相应的对带正电或带负电的污染物表现出高效的吸附能力,且该介孔TiO2吸附剂能够再生,实现可循环吸附。

    一种产生超手性光场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99990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72414.9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超手性光场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扩束准直系统、径向偏振一阶涡旋光束生成系统和超手性光场生成系统;激光器输出光束通过扩束准直系统生成线偏振光束,再通过1/4波片、径向偏振片和螺旋相位片生成径向偏振一阶涡旋光束,然后通过圆形光阑限制一定的入射角度后被高数值孔径物镜紧聚焦在一维光子晶体最后一层界面处,并在一维光子晶体表面产生非对称因子高于普通圆偏振的超手性光场。本发明光路简单,性能强大,在一系列涉及手性光学的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双内齿轮环形腔的纳米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09001158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651989.0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内齿轮环形腔的纳米传感器,包括基底和分布在所述基底上的纳米金属结构,所述纳米金属结构包括:内齿轮环形耦合腔以及耦合腔下的直波导;内齿轮环形耦合腔包括环形及环形内部的四个突出的齿形结构;可通过改变齿高、环形半径等参数来改变谐振波长的位置,从而扩大使用范围。本发明是利用金属表面等离激元效应原理,使用金属‑介质‑金属波导结构进行设计的基于双内齿轮环形腔的纳米传感器,结构相对简单、折射率敏感度高、制备方便,可应用于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

    一种基于SOI材料制备的跑道型微环2×4热光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9709644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113184.5

    申请日:2019-02-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OI材料制备的跑道型微环2×4热光开关,包括基于SOI材料制备的直波导和跑道型微环波导,以及顶层的热电极;其中跑道型微环波导由弯曲波导和短直波导构成闭合跑道,所述跑道型微环波导与直波导间构成耦合区,直波导间交叉部分采用多模波导交叉结构。所述顶部热电极加载的数字电信号作用下实现光通道的快速切换。本发明可以实现多输入多输出光信号的同时切换,可应用于光开关阵列、光路由、光逻辑门设计、集成光路中单元器件工作状态检测。

    一种基于二氧化硅的超分辨成像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444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332033.5

    申请日:2019-12-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硅的超分辨成像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超分辨成像探针为连接了Alexa Fluor 647染料的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且其表面偶联了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核酸适配体;该探针能靶向识别过表达HER2的细胞外泌体,即对过表达HER2的细胞外泌体进行荧光标记;利用超高分辨率显微镜即可对特异性识别该探针的细胞外泌体进行超分辨光学成像;该探针粒径均一,尺寸较小,定位精度高,闪烁性能优良,适用于基于单分子定位法的超高分辨率光学成像;本发明实现了超分辨成像探针对于外泌体的标记,利用单分子定位显微镜,通过双通道共定位的方式,能够实现对细胞外泌体的准确标记。

    一种手性粒子光学检测和分选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9914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082639.8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手性粒子光学检测和分选的装置及方法,装置由激光器、非偏振分光棱镜、反射镜、矢量光场生成系统、计算机和高数值孔径物镜组成;方法通过计算机控制矢量光场生成系统,将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裁剪为具有特定空间分布的矢量光场,并利用高数值孔径物镜将其聚焦,在物镜焦场区域生成横向自旋横向光针焦场。当手性粒子与横向自旋横向光针焦场相互作用时,作用在粒子上的非手性梯度力被光针焦场抑制,且不同手性的粒子将在手性梯度力的作用下被捕获在光针焦场的不同位置,并以不同的频率在捕获位置发生自转。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对分子手性的探测,而且能够无损伤地对手性粒子进行分选,在一系列涉及手性光学的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级联U型波导嵌套微环的硅基折射率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84984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073728.6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U型波导嵌套微环的硅基折射率传感器,自下而上依次由层叠的硅衬底层、二氧化硅下包层、单晶硅芯层、二氧化硅上包层构成,所述的单晶硅芯层中的第一直波导的输出与第一U型波导的输入相连,第一U型波导的输出与第二直波导的输入相连,第二直波导的输出与第二U型波导的输入相连,第二U型波导的输出与第三直波导的输入相连;第一微环谐振腔位于第一U型波导内侧的第一直波导与第二直波导之间,第二微环谐振腔位于第二U型波导内侧的第二直波导与第三直波导之间。与同尺寸级联微环型传感器相比,所述结构能够在提高传感灵敏度的基础上,将传感检测范围提高一倍。具有灵敏度高,传感范围大,利于片上集成等优点。

    一种基于各向异性双光子吸收效应的光束整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58631A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910834408.1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振态调控和各向异性双光子吸收效应生成平顶光束的光束整形装置,所述装置系统自左向右依次为飞秒脉冲激光器、矢量光场生成系统、聚焦透镜、各向异性双光子吸收材料和光场检测系统。光场的偏振取向和各向异性材料的晶体取向之间存在最佳匹配,且不同相对取向直接影响光束整形效果。本发明中光束整形装置,能独立调控各点的透射光强,生成的平顶光束具有完美的平整度;优化光场的偏振态取向和材料的晶轴取向匹配关系,能将生成的平顶光束平顶范围最大化。无需借助其他衍射光学元件,可实现对目标平顶光束的平顶范围自由调控,装置具有设置简单,可控性强,生成效果好、可实时调控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