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潜流湿地、系统及防堵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183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77459.0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水平潜流湿地、系统及防堵塞方法,水平潜流湿地包括种植层、净化层、稳定层和隔板,种植层、净化层和稳定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多个隔板沿水流方向可拆卸设置在种植层、净化层和稳定层内,隔板上设有多个过水孔,相邻隔板上的过水孔在高度上交错设置,本发明通过将相邻隔板上的过水孔在高度上交错设置,水体经过水孔的导流作用,在水平潜流湿地内水流沿程方向流态可以实现“低‑中‑高”、“高‑中‑低”、“中‑中‑中”等多变、往复流态,构建水平潜流湿地单元内部“浪潮式”水动力流态,可控的水动力流态有利于动态平衡水平潜流湿地内部污染负荷,降低总体堵塞趋势,从而保证了净化水质的效果。

    一种水绵防治打捞装置及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869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851695.X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绵防治打捞装置及操作方法,涉及河湖生态修复和水景观领域,包括打捞曳引收集装置、打捞绳和着生载体,打捞绳安装在打捞曳引收集装置上,着生载体设有若干且均匀连接在打捞绳上,打捞曳引收集装置通过打捞绳驱动着生载体在水体与岸上反复移动,以提升水绵的打捞效率;着生载体通过连接装置均匀连接在打捞绳上;着生载体通过连接装置均匀连接在打捞绳上,没有直接绑缚在打捞绳,方便后续对着生载体的清理和更换;打捞曳引收集装置通过打捞绳驱动着生载体在水体与岸上反复移动,可在岸上操作,减少了水上作业的工作量,节约了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采用纯物理的打捞方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污染。

    适用于假山水体的净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159029U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20975299.1

    申请日:2017-08-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假山水体的净化系统,包括沿水体流向依次设置的进水单元、水处理单元、沉淀单元和曝气单元;进水单元包括进水管,进水管上设有水泵;水处理单元包括处理腔体,处理腔体内悬挂有多根生物绳填料;沉淀单元包括沉淀池;曝气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曝气转盘;净化系统还包括第一管道、回流管和第二管道。本实用新型曝气转盘的转动不仅可提升“高山流水”的景观效果,更可增强沉淀池出水的溶解氧含量,进一步提升水体的景观效果;处理腔体内悬挂生物绳填料进行水体净化,水体净化后流入沉淀池内进一步沉淀,沉淀池污泥回流至处理腔体或排出处理系统之外可通过势能实现而无需额外的动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河流边滩鱼类栖息地结构
    2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33945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0976822.4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境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流边滩鱼类栖息地结构,设于河流边滩上的废弃采砂迹地处,河流边滩鱼类栖息地结构包括对废弃采砂迹地的采砂坑进行修复形成的修复采砂坑、设于修复采砂坑上游侧的透水堰、对废弃采砂迹地的采砂区进行底质改善形成的底质改善区、设于底质改善区上游侧和靠近河流中心的一侧的保底质顺堤以及设于河流边滩靠近河流中心的一侧的挑砂潜堤。能够实现对河流边滩上的废弃采砂迹地的生境修复,在原有废弃采砂迹地的基础上营造出适宜的鱼类栖息生境,减少由于电站和闸坝建设造成的不利生态影响。(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