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161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0127811.8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2C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行星式球磨的液态金属物料的混合工艺,取液态金属与固体物料置于球磨设备中,在球磨介质的剪切作用下进行球磨处理,即完成均匀分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基于行星式球磨的液态金属物料混合工艺使物料与液态金属之间均匀的分散,实现了在指定的温度、压强、气氛环境下液态金属与待混合物料混合的制备过程,并且此方法突破了一般物料无法与液态金属相互润湿的应用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可用于金属包覆、复合材料制备、结构设计等多种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350417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110567323.9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1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动态温差腐蚀测试系统及方法,将双层储液缸通过主供液管路和主回流管路连接电化学动态测试装置构成循环回路,控温水域与双层储液罐的外层相连,液体由离心泵从双层储液罐中抽出经过主供液管路流向各个支路,经过各个支路的电化学动态测试装置再汇集至主回流管路输送回双层储液罐内层,形成回路;供气瓶连接双层储液缸,双层储液缸连接有冷凝管;控温水域与双层储液罐外层相连;电化学工作站与电脑相连,并通过导线将电化学工作站与三种电极相连,同时将温控工作站与对应样品上的微型温控装置相连。本发明通过对温差、流速、气氛、腐蚀方式的控制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多种材料进行电化学腐蚀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05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41729.5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端面泵浦固体激光器对流散热的纳米流体和方法,该纳米流体由基础液体,以及分散在基础液体中的高导热纳米颗粒组成,其中,高导热纳米颗粒为金纳米颗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基于透明高导热率纳米流体对流散热的方法具有冷却速率快,需要冷却剂的流量小,冷却剂流量小,在不影响固体激光器原有工作效率和设备结构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高其散热效率等优点,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大功率型仪器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011834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910350121.1
申请日:2019-04-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界面蒸发的高温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包括太阳能真空管,以及从下到上依次布置在太阳能真空管内部的储水区、界面蒸发区、蒸汽加热区和出气区,其中,界面蒸发区设有位于太阳能真空管中间位置的支撑体、依次包裹在支撑体外表面并与太阳能真空管内壁保持间隔的毛细材料和界面蒸发材料,毛细材料部分浸入储水区内的水位下,蒸汽加热区内设有接触太阳能真空管内壁并用于加热通过的蒸汽的蒸汽加热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所提出的高温太阳能蒸汽发生器具有高效太阳能光热转化效率,能够实现在较低光照强度和常压下产生121℃以上蒸汽,能够满足蒸汽杀菌、热力清洗等应用,具有热响应速度快,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蒸汽易于收集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97431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209162.9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高容量的太阳能储热装置,包括储热罐、装填在储热罐内的储热材料,以及可在处于液态的储热材料中移动的光热转化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出的移动式界面加热的太阳能储热技术具有充热速度快、储热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势,储存的热量可以用于直接加热水、供暖供热、太阳能发电等众多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63099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74819.5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2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环境压力下太阳能驱动产生高温蒸汽的装置,包括悬于被加热液体上的加热管道、将所述加热管道与被加热液体的界面隔开的隔热材料,以及一端连接所述加热管道内壁的入口、另一端穿过所述隔热材料并伸入被加热液体内的亲水材料,所述加热管道的内外表面具有高吸收率的光热转换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基于环境压力下利用简易太阳能驱动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蒸汽,通过调节管道的长径比(长度与内径的比值),可以获得不同温度范围的蒸汽等。
-
公开(公告)号:CN10961129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50791.X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气泡的光驱浮潜运动装置,包括由具有高效电磁波吸收特性的光热转化材料与基体材料复合形成的浮潜运动主体,在浮潜运动主体的光热转化材料部分的表面还加工有可束缚一层微气泡的微纳米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基于光热效应的热气泡的驱动,将光能转换成为自身的动能,实现了光照条件下的可控运动,简化了液体中运动体的设计,开拓了液体中物体驱动的新方法,可以在多种液体中运动,包括水及其他有机物液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941227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306877.8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孔复合材料的液态混合物蒸发分离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多孔固体材料作为基体,将具有电磁波吸收特性的电磁波吸收颗粒复合在基体上,得到多孔光热转化复合材料;(2)将多孔光热转化复合材料置于空气与液态混合物界面,使液态混合物迅速汽化,实现高效率蒸发;(3)对多孔光热转化复合材料表面几何结构与化学性质的调节,从而对液态混合物蒸发过程中各组分蒸发量进行控制,实现液态混合物的蒸发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电磁波吸收颗粒将光能高效转化为热量,加热并汽化表层液态混合物,通过与表面结构性质可控的多孔支撑材料相复合控制不同组分蒸发的速率,进而实现液态混合物的蒸发式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5031950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510306886.7
申请日:2015-06-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0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孔复合材料的可控蒸发表面温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多孔固体材料为基体,将具有电磁波吸收特性的电磁波吸收颗粒复合在基体表面上,制得多孔光热转化复合材料;(2)将多孔光热转化复合材料置于空气与液体界面,入射电磁波被电磁波吸收颗粒吸收,并被转化为热量加热表层液体,使液体表面温度上升并实现蒸发;(3)采用物理或化学手段处理多孔光热转化复合材料表面,调节上述材料表面的几何结构与化学性质,从而对液体蒸发过程中的表面温度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电磁波吸收颗粒将光能高效转化为热量,加热并汽化表层液体,并通过改变基体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控制蒸发时的表面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374221B
公开(公告)日:2016-10-19
申请号:CN201410620343.8
申请日:2014-11-0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F28D15/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33 , F28D15/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金属材料和聚合材料复合的热管或均热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属材料与聚合物材料的复合腔体制备:将聚合物与金属紧密连接形成复合式腔体;(2)超亲水网状吸液芯的制备:将网进行表面化学处理,在网表面形成亲水性微纳米结构,使其表现出超强的亲水性,所得超亲水网状吸液芯置于所述复合式腔体内;(3)可变形热管或均热板的制作:先将热管或均热板一端封上,然后向内置有超亲水网状吸液芯的复合式腔体内加入工作液,并用热蒸汽法排除腔体内空气后对其进行封装,即制成可变形热管或均热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制作工艺简单、低成本的特点,制备的器件具有热阻低、可弯曲性能好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