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光机电系统的可调节人工晶体

    公开(公告)号:CN1843308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610024505.7

    申请日:2006-03-09

    Inventor: 周传清 任秋实

    Abstract: 一种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基于微光机电系统的可调节人工晶体。本发明包括: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和眼外控制系统。所述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包括:正透镜、负透镜、信号与能量接收线圈、人工晶体襻、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微马达、导轨。所述眼外控制系统包括:信号与能量发送线圈、红外测距单元、供能单元和眼镜框架。所述眼外控制系统具有供能,测距和信号与能量耦合到位于眼内的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所述的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含有信号与能量接收、处理与控制供能,在微马达驱动下使所含的负透镜沿轴向移动,从而改变所植入眼的屈光度,保证所视目标实时地准确成像在视网膜上。

    一种具有扇形贴附功能的视神经可植入神经接口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793592B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210282827.7

    申请日:2012-08-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植入视神经接口装置,包括刺激电极阵列单元和贴附单元。其中,贴附单元包括扇形贴附部分和神经贴附部分,扇形贴附部分用于贴附在眼球后壁上,神经贴附部分用于贴附在视神经上。神经贴附部分上具有孔,刺激电极阵列单元嵌入该孔中以固定在贴附单元上。刺激电极阵列单元的各电极露出该孔以刺入视神经。本发明的可植入视神经接口装置的扇形贴附部分确保了该装置能够长期、稳定地固定贴附于眼球后壁,本发明的可植入视神经接口装置的电极能够在视神经上产生均匀、多层的神经电刺激。另外,本发明具有电极空间分辨率高、生物相容性好、植入容易、手术风险小等优点。

    基于电刺激的触觉-视觉替代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390789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810200430.2

    申请日:2008-09-25

    Abstract: 一种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的基于电刺激的触觉-视觉替代系统。本发明中,图像采集单元将获取的文字和图像信息传递给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对获取的图像进行图像信息预校正,改善图像质量,然后进行图像信息简化、增强、编码处理,使获取的图像信息转化为电信号以提供给刺激器;刺激器根据图像处理单元的刺激信息控制产生多路一定要求的刺激脉冲,通过刺激电极阵列作用于人体皮肤,产生触觉,并且刺激器为用户提供一定的调节功能。

    视神经刺激用金属微丝电极阵列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84159B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810038196.8

    申请日:2008-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视神经刺激用金属微丝电极阵列制作方法,步骤为:步骤一,剥离金属丝两端部分绝缘层;步骤二,利用电化学腐蚀回路腐蚀暴露的金属丝一端,金属丝脱离液面后,断开开关,即被取出。步骤三,选取多根腐蚀完毕的金属丝,插入到打孔的塑料基板上,露出部分金属丝,并采用环氧树脂AB胶固定,并采用漆包线连接金属丝和外电路连接器。步骤四,将此金属微丝电极阵列放置在塑料模具内,并浇注医用硅胶粘合剂,固化后,取出微电极,便得到适合于视神经刺激的铂铱合金丝微电极阵列。本发明能够使电极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制得的电极适合刺入到生物组织内部和体内长期植入。

    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中的射频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596030C

    公开(公告)日:2010-03-24

    申请号:CN200610027985.2

    申请日:2006-06-22

    Abstract: 一种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中的射频通信装置,包括:能量传输部分、前向数据传输部分和反馈信息传输部分。能量传输部分产生整个系统的能量,经线圈耦合将能量传输至体内,在体内滤除高频干扰信号,最终向刺激器及体内有源电路提供直流偏置电压;前向数据传输部分将数字图像信息由体外传输至体内;反馈信息传输部分将体内信息反馈传输至体外监视器以供监测,能量传输部分为另外两部分提供能量来源。本发明将能量传输和数据传输分开,可对能量输入大小进行实时控制从而达到提高能量传输效率的目的,具有适用性强、实时性高、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

    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91130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201621.0

    申请日:2008-10-23

    Abstract: 一种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的外置式无线神经刺激装置,包括控制台部分、微电流刺激器部分和刺激电极部分。所述的控制台部分完成刺激参数输入,并将刺激参数进行编码、调制,采用无线方式发送给微电流刺激器部分;微电流刺激器部分将接收到的信息解码,根据刺激参数选择刺激发生通道,产生刺激波形。刺激电极部分植入动物体内。刺激波形由刺激参数唯一决定,刺激通道也由刺激参数唯一决定。本发明无线传输方案和模块化供电,既实现对刺激电脉冲实时控制,又增加了刺激装置的适用性、安全性,具备了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大等特点。

    用于视觉假体的眼内摄像头

    公开(公告)号:CN100444812C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610027984.8

    申请日:2006-06-22

    Abstract: 一种用于视觉假体的眼内摄像头,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梯度折射率透镜和CMOS图像传感器无缝接合,环形太阳能电池将梯度折射率透镜和CMOS图像传感器完全包裹在其内部,环形太阳能电池与CMOS图像传感器连接,为CMOS图像传感器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梯度折射率透镜作为光学镜头,焦距短,可实现与CMOS图像传感器的无缝接合,减小了系统轴向尺寸。设计的低像素CMOS图像传感器,在满足识别物体要求的同时,既减小了尺寸,又降低了功耗。采用环形太阳能电池供电,安全,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并且一旦植入后,免去更换电池的麻烦,环形的设计符合人瞳孔形状,体积小便于植入。

    三维神经微电极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168435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171235.7

    申请日:2007-11-29

    Abstract: 一种微机电技术领域的三维神经微电极的制作方法,具体如下:以硅片作为衬底,在硅片的正面生长底层SiO2;在底层SiO2上形成金属合金层,并刻蚀出金属互连线、压焊点和接触圆点;底层SiO2正面生长顶层SiO2,并采用缓冲的HF酸溶液刻蚀顶层SiO2,暴露出压焊点和接触圆点,并采用光刻胶填充压焊点;在接触圆点的硅平面结构正面旋涂SU-8胶,并通过光刻与刻蚀工艺,形成圆柱形孔,用光刻胶填充压焊点;在圆柱形孔中电镀生长金属,形成金属圆柱,采用显影方式去除压焊点中的光刻胶,暴露压焊点;进行清洗得到三维多通道微电极阵列。本发明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微电极的高度可控性及各通道一致性。

    眼镜片光学质量测量装置
    2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55222A

    公开(公告)日:2007-10-17

    申请号:CN200710041119.3

    申请日:2007-05-24

    Abstract: 一种光学技术领域的眼镜片光学质量测量装置。本发明包括:准直光系统、二维光线调节系统、二维眼镜旋转架、检测系统。准直光系统位于最前端,二维光线调节系统呈L形并位于准直光系统之后,二维光线调节系统之后依次为二维眼镜旋转架、检测系统,被测眼镜放在二维眼镜旋转架上。准直光系统、二维光线调节系统、二维眼镜旋转架、检测系统的中心同轴。本发明能正确和精确地检测眼镜的像差,特别是高阶像差且更有效地评估眼镜的像差对人眼视力的影响。

    成像光纤束与扫描光学系统耦合的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335927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10029660.3

    申请日:2005-09-15

    Abstract: 一种成像光纤束与扫描光学系统耦合的光学系统,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X轴扫描镜、Y轴扫描镜、望远镜系统、扫描耦合透镜系统、成像光纤束和折射率匹配液,望远镜系统设在X轴扫描镜之后、Y轴扫描镜之前,扫描耦合透镜系统设在Y轴扫描镜之后,扫描耦合透镜系统与成像光纤束之间用折射率匹配液填充,成像光纤束设在扫描耦合透镜系统之后;所述的望远镜系统,其放大率与扫描耦合透镜系统的入瞳大小、Y轴扫描镜的有效面积和望远镜系统的出瞳相匹配;所述的扫描耦合透镜系统,其入瞳大小与Y轴扫面镜的有效面积匹配。本发明能使共聚焦显微镜与内窥镜结合,实现活体、实时高分辨率的成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