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相位和幅值的光学相干造影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342568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43502.5

    申请日:2015-11-26

    Inventor: 周传清 秦林

    Abstract: 一种OCT技术领域的联合相位和幅值的光学相干造影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扫描样品,采集干涉信号得到样品的体数据;对样品体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重建信号得到样品组织信息;提取样品组织的相位信息,结合信号幅值对组织运动引起的伪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得到多普勒血流速度断面图像和多普勒血流图像;对多普勒血流断面图像进行直方图分析,估计样品中静止组织的相位分布;根据相位分布,在快速扫描方向上进行高通滤波,分离出血流与静止组织信号;将分离出的血流信号与多普勒血流速度断面图像结合并进行处理得到血流成像。本发明可对生物组织血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便于血流分布、血管形态以及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检测。

    可植入的视觉假体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61850A

    公开(公告)日:2007-05-16

    申请号:CN200610119252.1

    申请日:2006-12-07

    Inventor: 任秋实 周传清

    Abstract: 一种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的可植入的视觉假体。本发明包括:可植入眼眶内的微摄像义眼和针式微电极阵列。所述可植入眼眶内的微摄像义眼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或充电装置,微光学透镜组,光电转换器件,信号处理与转换单元,义眼座,义眼片。太阳能电池板或充电装置、微光学透镜组、光电转换器件和信号处理与转换单元封装成义眼座,信号转换与处理单元置于义眼座外;微摄像义眼植入眼眶内。所述针式微电极阵列包含基底,微电极,内导线,接口座,固定孔,导线和固定板。固定板固定于颅骨上,微电极通过颅骨上的钻孔进入视皮层。视觉电信号通过经皮导线传导到微电极阵列。本发明有利于视野空间的定位,能提高视觉假体的空间分辨率,使视觉假体更加有效。

    无标记的血流成像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574861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510927423.2

    申请日:2015-12-14

    Inventor: 周传清 秦林

    Abstract: 一种无标记的血流成像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在相同曝光时间和帧间隔时间下,连续快速地采集若干帧生物组织图像;提取采集的图像中相同位置的像素点,组成长度为N的时间序列,对该时间序列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信息;对频谱信息进行高通滤波,剔除低频组织信号,计算得到高频血流信号;计算高频血流信号的多普勒频移,从而获得相应的血流速度;重复前述步骤,遍历生物组织成像区域中的每个像素点,获得像素点对应的血流速度,得到二维的血管图像。本发明基于生物组织血流成像的频谱分析,能够对生物组织血流进行无标记、高分辨率的成像。

    基于微光机电系统的可调节人工晶体

    公开(公告)号:CN100457061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10024505.7

    申请日:2006-03-09

    Inventor: 周传清 任秋实

    Abstract: 一种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基于微光机电系统的可调节人工晶体。本发明包括: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和眼外控制系统。所述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包括:正透镜、负透镜、信号与能量接收线圈、人工晶体襻、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微马达、导轨。所述眼外控制系统包括:信号与能量发送线圈、红外测距单元、供能单元和眼镜框架。所述眼外控制系统具有供能,测距和信号与能量耦合到位于眼内的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所述的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含有信号与能量接收、处理与控制供能,在微马达驱动下使所含的负透镜沿轴向移动,从而改变所植入眼的屈光度,保证所视目标实时地准确成像在视网膜上。

    视觉光学分析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48982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35551.6

    申请日:2008-04-03

    Abstract: 一种医用光学技术领域的视觉光学分析系统,本发明中,准直激光光源的出射光经过第一分光镜反射至角膜,闪光灯的灯光通过光栅和滤光投影系统后的出射光投射到第二分光镜,第二分光镜位于滤光投影系统与第一分光镜之间,口径匹配系统和目标物成像物镜之间设有第三分光镜,目标物置于第三分光镜外侧,第三分光镜和滤光成像系统之间设有第四分光镜,角膜的一部分出射光反射经滤光成像系统到达监视CCD,离焦补偿系统设置于口径匹配系统内部,散光补偿系统位于口径匹配系统和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之间,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本发明能够高精度的测量角膜地形图和人眼整体像差,同时高精度的计算出角膜像差和人眼内部像差。

    基于微光机电系统的可调节人工晶体

    公开(公告)号:CN1843308A

    公开(公告)日:2006-10-11

    申请号:CN200610024505.7

    申请日:2006-03-09

    Inventor: 周传清 任秋实

    Abstract: 一种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的基于微光机电系统的可调节人工晶体。本发明包括: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和眼外控制系统。所述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包括:正透镜、负透镜、信号与能量接收线圈、人工晶体襻、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微马达、导轨。所述眼外控制系统包括:信号与能量发送线圈、红外测距单元、供能单元和眼镜框架。所述眼外控制系统具有供能,测距和信号与能量耦合到位于眼内的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所述的可植入眼内的变焦透镜系统含有信号与能量接收、处理与控制供能,在微马达驱动下使所含的负透镜沿轴向移动,从而改变所植入眼的屈光度,保证所视目标实时地准确成像在视网膜上。

    基于计算光学的OCT测量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8947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10081697.5

    申请日:2020-02-06

    Abstract: 一种基于计算光学的OCT测量成像方法,首先通过傅里叶域OCT系统对样品进行光栅扫描干涉成像,然后使用光电转换装置对成像得到的谱域干涉条纹进行光电转换和多点采样;在得到离散光谱信号后进行约束优化计算,最终实现超过其物理带宽的超分辨率图像重建。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离散傅里叶变换所得轴向分辨率的限制,所得超分辨率的重建信号和清晰的图像的分辨能力超出了相干系统的半高全宽。

    一种光声成像信号复用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73620B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410836861.3

    申请日:2014-1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声成像信号复用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光学扫描部分和信号采集部分,其中,光学扫描部分包括扫描控制电脑、振镜控制板卡、激光发生模块和振镜模块,扫描控制电脑通过振镜控制板卡分别连接激光发生模块和振镜模块;信号采集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声探头组、信号选择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激光发生模块连接;控制激光发生模块发出激光,并控制振镜模块的偏转角度,激光通过振镜模块聚焦在样品上发出超声信号,同时触发数据采集模块;超声探头组获取超声信号,通过信号选择模块实现单通道多探头信号复用后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成像信噪比,降低激光能量和探头性能要求等优点。

    一种多模态显微成像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88625B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410412368.9

    申请日:2014-08-20

    Abstract: 一种利用光学手段检测的多模态显微成像系统,激光光源产生的激光由光束准直扩束机构入射到滤光器滤光后,经过分光镜,一部分入射到参考臂产生弱相干信号,另一部分依次经过准直耦合机构和光束输导聚焦机构形成聚焦光束,该聚焦光束经过超声换能器入射到设置于检测窗口的电动扫描装置,由电动扫描装置对待检测生物组织进行圆周扫描,聚焦光束于待检测生物组织上诱发该生物组织产生后向散射光子和光声信号。本发明对生物组织内部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成像,为精确监控组织内部结构和功能变化的状态提供快速多模态下的二维和三维图像。

    一种光声成像信号复用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73620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836861.3

    申请日:2014-1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0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声成像信号复用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光学扫描部分和信号采集部分,其中,光学扫描部分包括扫描控制电脑、振镜控制板卡、激光发生模块和振镜模块,扫描控制电脑通过振镜控制板卡分别连接激光发生模块和振镜模块;信号采集部分包括依次连接的超声探头组、信号选择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与激光发生模块连接;控制激光发生模块发出激光,并控制振镜模块的偏转角度,激光通过振镜模块聚焦在样品上发出超声信号,同时触发数据采集模块;超声探头组获取超声信号,通过信号选择模块实现单通道多探头信号复用后传输给数据采集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成像信噪比,降低激光能量和探头性能要求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