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81274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0980111709.6
申请日:2009-01-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61 , F01C1/0223 , F04C23/008 , F04C2250/10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面确保端口开口面积,一面抑制摆动涡盘旋转一圈中的端口开口面积的变动,得到高效率且可靠性高的涡旋流体机械。在本涡旋流体机械中,用于使动作流体吸入的吸入端口(35a、35b)以在第二螺旋状齿(51c)的卷绕开始端部附近和从第二螺旋状齿(51c)的卷绕开始端部离开渐开角大致90度的位置的第二螺旋状齿(51c)的内向面侧开口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台板(51a)上。然后,用于使动作流体排出的排出端口以在第一螺旋状齿的卷绕开始端部附近和从第一螺旋状齿的卷绕开始端部离开渐开角大致90度的位置的第一螺旋状齿的内向面侧开口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台板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460035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080024255.1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9/06 , F25B2309/061 , F25B2400/075 , F25B2400/14 , F25B2600/2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进行预膨胀就能够进行体积流量的匹配的冷冻循环装置。其具有冷冻循环回路(30)和副压缩机构(3);该冷冻循环回路(30)通过用配管连接压缩部(主压缩机(5)及第二压缩机(23))、气体冷却器(11)、膨胀机构(2)、及蒸发器(12)而构成;该副压缩机构(3)由在膨胀机构(2)中回收了的动力驱动;副压缩机构(3)的吸入侧被连接到压缩部的压缩过程,副压缩机构(3)的排出侧被连接到气体冷却器(11)的入口侧,对流入到副压缩机构(3)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2460035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080024255.1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9/06 , F25B2309/061 , F25B2400/075 , F25B2400/14 , F25B2600/25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进行预膨胀就能够进行体积流量的匹配的冷冻循环装置。其具有冷冻循环回路(30)和副压缩机构(3);该冷冻循环回路(30)通过用配管连接压缩部(主压缩机(5)及第二压缩机(23))、气体冷却器(11)、膨胀机构(2)、及蒸发器(12)而构成;该副压缩机构(3)由在膨胀机构(2)中回收了的动力驱动;副压缩机构(3)的吸入侧被连接到压缩部的压缩过程,副压缩机构(3)的排出侧被连接到气体冷却器(11)的入口侧,对流入到副压缩机构(3)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20413B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申请号:CN200880017445.3
申请日:2008-05-22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04C18/0215 , F04C23/001 , F25B9/06 , F25B13/00 , F25B29/006 , F25B2309/061 , F25B2313/0253 , F25B2313/02742 , F25B2400/14 , F25B2600/17 , F25B2700/2106 , F25B2700/21152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提供使用第一压缩机及利用膨胀机驱动的第二压缩机、节省空间且效率高地使用膨胀机、能够减少单元制作时的成本的冷冻循环装置,在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之间设置散热器和开关阀,与制冷或制暖的运转模式无关地利用第二散热器。另外,根据风速分布,将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相对第一、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的总传热面积的比设定在COP成为极大的范围。为此,可以在制暖运转时也可以利用第二热源侧热交换器,得到高效率的冷冻循环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981274A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980111709.6
申请日:2009-01-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0261 , F01C1/0223 , F04C23/008 , F04C2250/10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面确保端口开口面积,一面抑制摆动涡盘旋转一圈中的端口开口面积的变动,得到高效率且可靠性高的涡旋流体机械。在本涡旋流体机械中,用于使动作流体吸入的吸入端口(35a、35b)以在第二螺旋状齿(51c)的卷绕开始端部附近和从第二螺旋状齿(51c)的卷绕开始端部离开渐开角大致90度的位置的第二螺旋状齿(51c)的内向面侧开口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二台板(51a)上。然后,用于使动作流体排出的排出端口以在第一螺旋状齿的卷绕开始端部附近和从第一螺旋状齿的卷绕开始端部离开渐开角大致90度的位置的第一螺旋状齿的内向面侧开口的方式,被设置在第一台板上。
-
公开(公告)号:CN1135300C
公开(公告)日:2004-01-21
申请号:CN99110558.3
申请日:1999-08-0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22 , F04C23/008 , F04C2240/603
Abstract: 当密闭容器内为吸入压力气氛时、起动不能平滑地进行;而当密闭容器内为吐出压力气氛时,为了防止冷却器温度上升而不得不设置一个冗余的逆止阀从而使成本增加。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与叶片15b设计为一体的活塞15a的旋转压缩机,并将密闭容器13内设置为吸入压力气氛。
-
公开(公告)号:CN111971477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80092378.5
申请日:2018-04-23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是在压缩室中压缩暂时取入到密闭容器的内部的制冷剂气体的涡旋压缩机。在摆动涡旋件的第二台板部形成有环状的槽、气体连通路及第一供油流路,所述环状的槽在作为框架侧的面的第二面开口且开口部分由框架堵塞而成为背压室,所述气体连通路将正在压缩制冷剂气体的所述压缩室与所述槽连通,所述第一供油流路具有在所述第二面向所述槽的内侧及外侧中的至少一方开口的第一开口部,并将冷冻机油供给到所述第二面与所述框架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07709782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580080555.4
申请日:2015-06-10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设有由强度不同的材料构成且分别具有涡卷齿的固定涡旋(1)以及摆动涡旋(2)的涡旋压缩机(100),形成为如下形状:在将固定涡旋和摆动涡旋中的、材料强度低的一方的涡卷齿的形状的坐标设为x=a{cosφ+(φ±α)sinφ}(a为基圆半径,φ为渐开角,α为相位角)、y=a{sinφ-(φ±α)cosφ}、tl=2aα(tl为涡卷齿厚)时,将材料强度高的一方的涡卷齿的形状的相位角β设为β
-
公开(公告)号:CN105849410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80081497.8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04C1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057 , F01C17/066 , F04C18/0215 , F04C18/0253 , F04C23/008 , F04C29/0021 , F04C29/0085 , F04C29/025 , F04C2240/50 , F04C2240/807 , F25B1/04 , F25B47/022 , F25B49/025 , F25B49/027
Abstract: 具备:定涡盘(1);动涡盘(2),其与定涡盘(1)组合而形成压缩室(25),在一方的面具有一对第一十字键槽(4);框架(20),其支承动涡盘(2),具有一对第二十字键槽(5);以及十字环(6),其抑制动涡盘(2)的自转,在一方的面具有能够滑动地嵌合于第一十字键槽(4)的一对第一十字键(6ab),在另一方的面具有能够滑动地嵌合于第二十字键槽(5)的一对第二十字键(6ac),十字环(6)在另一方的面具有至少一对突起部(7),突起部(7)为如下的高度:在十字环(6)进行简谐振动而倾斜时,在第一十字键(6ab)在第一十字键槽(4)的2个部位接触之前,突起部(7)与动涡盘(2)的一方的面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609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080065731.4
申请日:2010-03-25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10 , F25B49/027 , F25B2309/061 , F25B2341/0662 , F25B2400/14 , F25B2600/0261 , F25B2600/25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由于密度比恒定的限制而很难调整为最佳的高压侧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在广大的运转范围内始终进行动力回收,实现高效率的运转的冷冻循环装置。冷冻循环装置(100)利用控制装置(83),基于根据实际的运转状态下的膨胀机(7)的流入制冷剂密度和副压缩机(2)的流入制冷剂密度求得的密度比,和根据在设计时设想的副压缩机(2)的行程容积、膨胀机(7)的行程容积和流向副压缩机(2)的制冷剂流量的比例求得的设计容积比,来改变中间压力旁通阀(9)和预膨胀阀(6)的一方或两方的开度,由此调整高压侧压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