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432590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0680054225.9
申请日:2006-04-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D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033 , F25B40/00 , F25B2309/061 , F28F1/025 , F28F1/06 , F28F9/0202 , F28F9/0246 , F28F2009/0285 , F28F2255/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获得紧凑并且流体压力损失小、高性能的热交换器以及制冷空调装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是一种将低温流体流动的第一扁平管(1),和高温流体流动、该高温流体的流动方向与上述低温流体的流动方向并行地配置的第二扁平管(2)进行叠层的热交换器(10),利用在叠层方向上并列排列的多个扁平管构成至少上述一种扁平管,同时,在与各个流体的流动方向和叠层方向均正交的方向上弯曲所述多个扁平管的两端,利用所述多个扁平管和入口集管及出口集管构成并列流路,同时,利用管状集管构成入口集管或者出口集管中的任何一个,将构成并列流路的多个扁平管捆扎,以管状集管的管轴方向与扁平管的流体的流动方向成为同一个方向的方式连接起来。
-
公开(公告)号:CN111837010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980018348.4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板式热交换器层叠有多个传热板,该传热板在四角具有开口部,各个传热板彼此的一部分被钎焊接合,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路和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路以各个传热板为界交替地形成,并且四角的开口部分别相连,形成有使第一流体流入流出的第一集管以及使第二流体流入流出的第二集管,其中,夹着第一流路或者第二流路的传热板之中的至少一方的传热板通过重叠两个金属板而构成,在两个金属板之中,位于第二流路侧的金属板比位于第一流路侧的金属板薄。
-
公开(公告)号:CN11299704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1880098848.9
申请日:2018-11-1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IPC: F28F3/08
Abstract: 板式热交换器具有由多个层叠的传热板间的各个空间形成流路并在流路配置有内翅片的结构。在将流路中的流体的流动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阻碍流体流入到内翅片的第二方向的两端部与传热板的第二方向的两端部之间的间隙的第一凸部设置于传热板的流入侧。在传热板的流出侧形成有进行将内翅片配置于传热板时的定位的第二凸部,在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之间配置有内翅片。
-
公开(公告)号:CN11181941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80018110.1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将在四个角具有开口部且在端部具有外壁部的传热板层叠多个,将各传热板彼此的一部分钎焊接合,以各传热板为界而交替地形成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路与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路,并且四个角的开口部分别相连,形成使第一流体流入流出的第一集管及使第二流体流入流出的第二集管,其中,夹着第一流路或第二流路的传热板中的至少任一方的传热板通过使两张金属板重叠而构成,在两张金属板之间具有微流路和周围泄漏通路,所述微流路形成于第一流体与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区域,所述周围泄漏通路形成于微流路的外侧且与外部连通,水力直径比微流路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81941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980016987.7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层叠多个在四个角具有开口部的传热板,各传热板彼此的一部分被钎焊接合,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路和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路以各传热板为界交替地形成,并且四个角的开口部分别相连,形成有使第一流体流入流出的第一集管、以及使第二流体流入流出的第二集管,其中,在第一流路以及第二流路分别设置有内翅片,夹着第一流路或者第二流路的传热板中的至少任一方的传热板是将两张金属板重合而构成的,在两张金属板之间利用钎焊部局部地钎焊接合,以在其重合面形成与外部连通的多个流出通路。
-
公开(公告)号:CN110651164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780090742.X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板式热交换器(1)层叠有多张第一传热板(30)或第二传热板(40),第一传热板(30)或第二传热板(40)具备:形成有使流体流入流出的流入流出孔的板部(39、49);在板部(39、49)的一面侧延伸,并在与板部(39、49)的一面侧相邻的板部(39、49)之间形成用于供流体流动的流路的第一外周壁部(31)或第二外周壁部(41);以及安装在流路内的第一内翅片(38)或第二内翅片(48)。第一内翅片(38)或第二内翅片(48)载置于板部(39、49)的一面的、与流路内的第一流体流入流出孔(32、35)、第二流体流入流出孔(43、46)分离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860373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780009715.5
申请日:2017-01-19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在相邻的第一传热板与第二传热板之间的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的上游侧形成有旁通流路和主流路,所述旁通流路供从第一流体的流入口流入的第一流体或从第二流体的流入口流入的第二流体在正面观察时一边向上下方向蔓延一边通过远离相邻孔的一侧并流入内翅片或被波形加工而成的传热面,所述主流路供从第一流体的流入口流入的第一流体或从第二流体的流入口流入的第二流体不经由旁通流路而直接向内翅片或被波形加工而成的传热面流动,在相邻孔的整个周向上形成有平坦的空间,在周壁与内翅片或被波形加工而成的传热面之间的空间中,在主流路和旁通流路中流动的第一流体或第二流体合流。
-
公开(公告)号:CN10435034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73798.1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5B25/005 , F25B2313/006 , F25B2313/0231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72 , F25B2400/13 , F25B2400/23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室外机(101),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配管(21、22)与该室外机(1)连接的中继器(102),以及与中继器(102)连接的多个室内机(103);室外机(101)在压缩机(1)的吸入侧具有第二气液分离器(14),并用气体侧出口配管(26)和液体侧出口配管(25)连接压缩机(1)的吸入侧和第二气液分离器(14)。
-
公开(公告)号:CN10435034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80073798.1
申请日:2012-05-14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13/00 , F25B25/005 , F25B2313/006 , F25B2313/0231 , F25B2313/0233 , F25B2313/0272 , F25B2400/13 , F25B2400/23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室外机(101),通过第一和第二连接配管(21、22)与该室外机(1)连接的中继器(102),以及与中继器(102)连接的多个室内机(103);室外机(101)在压缩机(1)的吸入侧具有第二气液分离器(14),并用气体侧出口配管(26)和液体侧出口配管(25)连接压缩机(1)的吸入侧和第二气液分离器(14)。
-
公开(公告)号:CN10350276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180070664.X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0 , F25B7/00 , F25B2400/13 , F28D7/0008 , F28F7/02 , F28F21/081 , F28F225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紧凑地构成并且容易制造的换热器以及具有该换热器的冷冻循环装置。在主体(10)的制冷剂流通方向的两端中的一端,沿各第1制冷剂流路(1a)的排列方向形成有与全部的第1制冷剂流路(1a)相连通的第1入口连通孔(3a),在另一端上沿各第1制冷剂流路(1a)的排列方向形成有与全部的第1制冷剂流路(1a)相连通的第1出口连通孔(4a)。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