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436608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176313.7

    申请日:2008-11-14

    Inventor: 郭源奎 金容奭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79 H01L27/3246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以在制造过程中防止腐蚀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该设备可具有显著提高的良率。该设备包括:基底,具有显示区;薄膜晶体管,设置在显示区内部;电极电源线,设置在显示区外部;像素电极,设置在基底的显示区内部,并电连接到薄膜晶体管;辅助导电层,在电极电源线的一侧接触电极电源线;像素限定层,暴露像素电极,覆盖辅助导电层并暴露电极电源线。该设备还包括:中间层,设置在像素电极上并包括发射层;对向电极,设置在中间层上并延伸到基底的显示区外部,以与电极电源线接触。

    有机发光显示器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8502C

    公开(公告)日:2009-03-11

    申请号:CN200510116565.7

    申请日:2005-10-08

    Inventor: 金阳完 郭源奎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扫描驱动器,用于给多条扫描线施加扫描信号;数据驱动器,用于给多条输出线施加数据信号;多个信号分离器,其被设置在每条输出线上,用于给多条数据线施加数据信号;像素部分,其包括连接到扫描线、数据线和像素电源线的多个像素;电源线,其被设置在像素部分和数据驱动器之间,用于给多条像素电源线施加第一电源;和寄生电容器,其形成在每条数据线上,用于充电对应于数据信号的电压,其中至少两条数据线形成为在和电源线重叠的区域中具有不同的宽度。具有这种结构,设置在数据驱动器中的输出线的数量减少,并且显示的图像具有均匀亮度。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35290B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0510081728.2

    申请日:2005-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24 H01L27/3258 H01L27/3276

    Abstract: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具有像素(其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在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发光单元)的显示区域,向显示区域提供电极电源的电极电源线,一个或多个设置在电极电源线(包括一个或多个通孔并具有有机材料)上的绝缘层,以及在包括通孔的绝缘层上沿着电极电源线形成的亚导电层。此外,电极电源线和第二电极层通过亚导电层在通孔处彼此连接。在绝缘层上的亚导电层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渗透部分。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输入焊盘

    公开(公告)号:CN10254405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416126.3

    申请日:2011-12-09

    Inventor: 辛惠真 郭源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76 H01L27/3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和输入焊盘。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像素,位于基底上;输入焊盘,通过布线结合到所述多个像素,输入焊盘连接到电路板,其中,每个输入焊盘包括延伸部分、连接部分、电阻部分和虚设部分,延伸部分从相应的布线延伸,连接部分与延伸部分分开预定的距离并连接到电路板,电阻部分接触延伸部分和连接部分,虚设部分位于电阻部分上并接触连接部分,虚设部分与延伸部分绝缘。

    电致发光显示器件
    3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668152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510065521.6

    申请日:2005-03-09

    Inventor: 郭源奎 李宽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76 H01L27/3246 H01L51/524 H01L2227/323

    Abstract: 一种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包括形成在衬底的一个表面上的显示区域。该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致发光发光层。它还可以包括向显示区域提供电极电能的电极电源线。该电极电源线可以至少部分地位于显示区域的外周边上,并且可以与第二电极层直接接触。电子元件可以设置在电极电源线的下方,并且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电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