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及反洗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0865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778601.X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过滤及反洗装置,包括:过滤件、水力空化装置和抽吸组件;水力空化装置位于所述过滤件内或位于所述过滤件的一侧,抽吸组件包括抽吸泵和与所述抽吸泵连通的抽吸管,所述抽吸管的入口朝向所述过滤件的过滤面。本发明提出的过滤及反洗装置,在水力空化的高级氧化作用与过滤及反洗的协同作用下,使得出水有机物稳定达标,并使过滤件的反洗更加彻底,使黏附在过滤件的纤维层上的悬浮物以及絮凝药剂等剥离过滤件,从而可以在同等抽吸作用下可以将吸附更加牢固的污物剥离,结构简单且方便拆装。

    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池
    2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68788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1610061237.X

    申请日:201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污泥生化池,包括池体,池体内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设于第二隔板的下方,将池体分隔为自下而上的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厌氧区的底部设有污水进口和污泥进口,厌氧区内设有第一搅拌装置,第一隔板上设有第一过流通道,且第一过流通道设于第一搅拌装置正上方,用于连通厌氧区和缺氧区并便于对第一搅拌装置检修;缺氧区内设有第二搅拌装置,第二隔板上设有第二过流通道,且第二过流通道设于第二搅拌装置的正上方,用于连通缺氧区和好氧区并便于人员对第二搅拌装置检修;好氧区内设有曝气装置,好氧区的后端面上设有出水口。该生化池占地面积小,且方便设备的检修,成本较低。

    一种活性污泥池
    2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23630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1610061271.7

    申请日:2016-0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活性污泥池,包括生化池和设置于所述生化池内的沉淀槽,所述沉淀槽为V型沉淀槽,所述V型沉淀槽包括多层斜向设置的沉淀板,所述沉淀槽的内部设有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通出水管路,所述沉淀槽底部连通回收管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活性污泥池,采用斜板沉淀池原理,在活性污泥池内置沉淀槽,在保证出水达到二沉池的效果同时,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二沉池导致的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置于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沉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74570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1611249932.5

    申请日:2016-12-29

    Inventor: 王旭 李星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置于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沉淀装置,包括上下端均为开口的沉淀锥筒和集泥锥筒,沉淀锥筒和集泥锥筒均倒置,沉淀锥筒设于集泥锥筒的上方,且沉淀锥筒的下端口伸入集泥锥筒的上端口,沉淀锥筒与集泥锥筒之间形成供曝气混合液通过的混合液通道;沉淀锥筒中设有两端均为开口的疏气筒,疏气筒的内壁面与沉淀锥筒的内壁面共同限定出与沉淀锥筒的下端口连通的内部沉淀区域,疏气筒的外壁面与沉淀锥筒的内壁面共同限定出外部沉淀区域,疏气筒的下端与沉淀锥筒的内壁面之间形成连通内部沉淀区域和外部沉淀区域的分离液通道。使用本发明不需要再建设二沉池,缩短沉淀时间,提高效率,降低投资。

    可移动污水处理装置
    2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4956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28813.9

    申请日:2022-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可移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机构和移动机构,污水处理机构包括依次连通的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预脱硝池设有进水口,厌氧池和缺氧池内均放置有固定填料,好氧池内放置有悬浮填料,沉淀池设有出水口;污水处理机构设置于移动机构。本发明实施例可移动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在厌氧池和缺氧池内放置固定填料,好氧池内放置悬浮填料,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采用活性污泥与生物膜结合的处理工艺,使得污水处理机构的体积较小,便于通过移动机构将体积较小的污水处理机构进行移动,即可实现对小规模污水的就近处理,进而减小建设投资和人力成本。

    污水过滤系统
    27.
    发明公开
    污水过滤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0069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53142.2

    申请日:2022-06-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污水过滤系统,包括:污水池、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清水渠;其中,第一过滤装置为空腔结构,采用不锈钢丝网对悬浮物进行一次过滤;第二过滤装置设置于第一过滤装置的内部;采用纤维滤布对悬浮物进行二次过滤。上述污水过滤系统包括第一过滤装置和第二过滤装置,其中第二过滤装置设置在第一过滤装置的内部;第一过滤装置通过不锈钢丝网对悬浮物进行一次过滤,以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而第二过滤装置通过纤维滤布对悬浮物进行二次过滤,以保证过滤的精度。本污水过滤系统采用不锈钢丝网和纤维滤布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避免大颗粒悬浮物对纤维滤布的堵塞,又能够保证悬浮物的过滤精度。

    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2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7829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262555.6

    申请日:2019-04-02

    Inventor: 刘滢 陈云 李星文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生态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池以及后处理池;预处理系统内依次设置有格栅区和沉砂区,从生化处理池的底部向上依次设置有污泥区和微生物处理区,微生物处理区内设置有综合处理装置,进水管设置在污泥区和微生物处理区之间,后处理池设置在生化处理池的下游。本发明提供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设置预处理系统、生化处理池以及后处理池,并在生化处理池内设置综合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地将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等污染物去除。通过将污泥区与厌氧区设置在生物处理池底部的方式,能够保证整个生化处理区无异味,减小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一种亚硝态氮制备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自养脱氮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3450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25697.9

    申请日:2018-12-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亚硝态氮制备装置及使用该装置进行自养脱氮的方法,包括生物反应池,在其内有流动的污水和活性污泥,生物反应池内添加有流态化生物载体;通过设置推流搅拌装置,生物反应池使得生物反应池内的污水、活性污泥与流态化生物载体混合并后按第一方向进行循环流动;亚硝酸盐制备装置,设置在生物反应池内并靠近出液口的位置,其能够向生物反应池内提供空气从而为池内流态化生物载体提供少量氧气,通过短程硝化作用在水中产生NO2-的积累,并通过生物载体上富集厌氧氨氧化菌最终生成氮气以去除水中总氮;分离结构设置在生物反应池内并位于出液口的前端。该亚硝态氮制备装置具有节能、节碳的优点。

    一种污水处理中除磷药剂投加量的自动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4690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13133.7

    申请日:2018-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5281 C02F210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除磷药剂投加量的自动调节系统。该自动调节系统包括总磷浓度检测装置、控制装置、调节装置和加药装置,总磷浓度检测装置、控制装置、调节装置和加药装置顺次设于二沉池的出水端与混凝沉淀池的进水端之间;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总磷浓度检测装置发出的总磷浓度信号的浓度采集单元,将总磷浓度信号中的总磷浓度与设定浓度进行浓度对比的浓度对比单元,及根据浓度对比结果向调节装置发出运行指令的指令发出单元;调节装置根据接收到的运行指令调节加药装置的开启台数和运行频率,以控制加药装置向混凝沉淀池内投加除磷药剂。本自动调节系统实现了对除磷药剂投加量的自动控制,节省了人力和财力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