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电缆空心芯体的制造方法、同轴电缆空心芯体及同轴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01978437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80109354.7

    申请日:2009-03-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202 H01B11/1856 Y10T29/49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空心率且长度方向的电特性稳定的同轴电缆空心芯体的制造方法、同轴电缆空心芯体及同轴电缆。该同轴电缆用空心芯体包括:内部导体;绝缘包覆体,其包括包覆该内部导体的内环状部、自该内环状部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肋部和将该多个肋部的外端连结起来的外径为0.5mm以下的外环状部;该同轴电缆用空心芯体具有由上述内环状部、上述外环状部和上述肋部围成的多个空心部,上述空心部的面积占绝缘部面积的40%以上,上述外环状部的圆度为96.0%以上;该同轴电缆用空心芯体的制造方法至少进行下述工序(1)~(3):(1)使用能形成上述绝缘包覆体的口模,自上述口模挤出熔融树脂;(2)对用于形成上述绝缘包覆体的树脂进行加热;(3)在接近于室温的温度下对用于形成上述绝缘包覆体的树脂进行慢冷却。

    金属薄膜形成方法及导电性粒子

    公开(公告)号:CN101842515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0880111331.5

    申请日:2008-10-21

    Inventor: 黑田英克

    Abstract: 一种金属薄膜形成方法,通过无电解镀,在粒径为0.5μm~100μm的非导电性粒子上形成金属薄膜。该无电解镀在对非导电性粒子进行附着金属核的预处理之后实施,并且在具有硫醇基的硅烷化合物的存在下,形成由银构成的金属薄膜。该导电性粒子通过在非导电性粒子的整个表面上形成的金属薄膜而被赋予导电性。非导电性粒子的粒径在0.5μm~100μm的范围内。另外,该金属薄膜由单层银构成。

    合成树脂制棒状物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436104C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03119923.2

    申请日:2003-03-06

    Abstract: 一种合成树脂制棒状物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所述合成树脂制棒状物是在以预定速度行进的钢丝等抗张力体的外周上,连续地挤出并涂覆热塑性树脂后,冷却固化并形成涂覆层而制得。所述制造装置在形成所述涂覆层的挤出成型机之前设置所述抗张力体的送出装置(10)。该送出装置(10)具备有:卷绕预定量的所述抗张力体的线轴(30)的安装部(32)、所述抗张力体(T)的输出装置(34)、储存预定量的所述抗张力体T的储线部(36)和对行进的所述抗张力体赋予预定张力的张力赋予部(38)。抗张力体(T)在具有入口和出口轮(36a)、(36b)以及倒转轮(36c)的储线部(36)上以可变更储线长的状态储线。由此,在线轴更换时,不会造成制造的中断。

    卷芯件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48942C

    公开(公告)日:2006-04-05

    申请号:CN02105494.0

    申请日:2002-04-05

    Abstract: 一种卷芯件,对于卷绕纸带等的带形材T的圆筒状的卷芯件(1)(10),使之具有以圆周方向的给定间隔分割圆筒体所得到的多个弯曲件(3、4、5、6)(11、12、13)被连体在一起的形态;由合成树脂进行整体成形,以便在所述弯曲件的内圆周壁面(7)(14)上,形成多个凹向外圆周壁面(2)(15)一侧的凹部(14c),同时,所述弯曲件通过具有可挠性的薄壁部(8)(16)连体在一起;若使配置于左右端部的所述弯曲件(3、6)(11、13)的接合端面(3a、6a)(11a、13a)之间连接在一起,就形成圆筒形态X,若分开所述接合端面,就可以形成展开形态Y。具有容易回收、重量轻和优异的耐久性及形态保持性的优点。

    层间夹材插入装置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1829C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02106067.3

    申请日:2002-04-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层间夹材插入装置,能自动插入层间夹材。在被回转驱动的卷绕器10的外周,通过横动机构14将分隔体12卷绕成多层形状时,在分隔体12的上下层之间插入片状层间夹材16,具有:层间夹材卷绕机构20,将由层间夹材16的存储部18送出的层间夹材18的端部吸附并保持的同时,在由横动机构14引导的分隔体12搭载到下层一侧已卷绕的分隔体前,将层间夹材16按压在已卷绕的分隔体上,并随卷绕器10一起转动,在分隔体即将搭载到分隔体前,将层间夹材的端部插入其间;卷绕辅助机构26,当层间夹材卷绕机构20解除了将层间夹材按压在分隔体的状态后,随着卷绕器的回转,层间夹材的卷绕直径通过卷绕辅助机构从上侧进行限制。

    光缆用隔离物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7600C

    公开(公告)日:2005-06-22

    申请号:CN01140318.7

    申请日:2001-1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光缆用隔离物及其制造方法,能减轻制造装置的负荷,提高制造效率。在抗张力体的外周,形成预包覆内层和预包覆外层,得到包覆抗张力线。在该包覆抗张力线的外周,形成隔离物本体部,制成SZ隔离物。这时,旋转铸模的喷咀(10),设定为用S2除S1的值S1/S2为1.7。上述S1是形成的隔离物本体部的断面积(从隔离物全体断面积中,减去包覆抗张力线(4)的断面积的值)。上述S 2是实施隔离物本体包覆时采用的喷咀的树脂排出实际断面积(从喷咀开口面积S中,减去包覆抗张力线(4)的断面积的值)。

    光纤缆用衬垫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衬垫的光纤缆

    公开(公告)号:CN1152271C

    公开(公告)日:2004-06-02

    申请号:CN00800992.9

    申请日:2000-06-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89

    Abstract: 一种光纤缆用衬垫,其是在中心抗拉强度体的周围用热塑性树脂施以中间被覆层,用聚乙烯树脂沿着上述中间被覆层的外周纵向、周期地翻转方向,且连续地形成具有收纳光纤缆用的螺旋槽的本体被覆时,熔融吐出后冷却介质优先地吹入或流入槽中,上述分隔上述螺旋槽的凸棱的最小凸棱厚度是1.0mm以下、而且翻转部的衬垫断面的槽倾斜角度α作成18°以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