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4708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1911365054.7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3M1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编码调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可以先基于码字中码字比特的权重对码字比特进行排序,然后根据当前码字的码率确定该码字所对应的子信道容量并以此选择对应的交织图样对排序后的码字进行行列交织,将权重较高的码字比特写入较优子信道对应的行或者列,这样可以让经过交织器交织处理后的码字比特形成特定的排序方式,这种排序方式会让码字中权重较高的码字比特在调制处理时会映射到较优的子信道上,从而实现全局最优。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14215.X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W24/08 , H04L67/01 , H04L67/14 , H04L67/145 , H04L43/045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持远程无线通信链路测试的虚实协同平台以及一种支持远程测试的通信测试平台,通信测试平台包括:通信测试设备和本地服务器,其彼此之间建立基于物理层通信的第一通信连接,本地服务器被配置为提供远程接口,以在远程服务器发起远程测试的请求时响应于所述请求建立基于持久性通信协议的第二通信连接;在远程测试期间,通信测试设备经由第一通信连接按预定的上报周期有序发送其内预埋的数据探针定期采集的通信链路测量数据,由本地服务器将接收到的通信链路测量数据通过第二通信连接即时发送给远程服务器,本发明可以实时、稳定、高效地将通信链路测量数据传输到远程服务器,以降低数据阻塞情况,提升展示效果和现场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7264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097182.5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方法,包括:步骤100:接收要发送的信号;步骤200:根据信道质量确定编码调制映射组合集合,其中所述编码调制映射组合集合包括与所述信道的信道质量相关的一个或多个编码调制映射组合;步骤300:将所述要发送的信号进行串并转换,以及将串行信号分为多层,其中,层数等于所确定的编码调制映射组合集合中的组合数量;步骤400:对每层信号分别采用所述编码调制映射集合中所规定的一种编码、调制、映射组合方式进行编码调制映射;步骤500:将所述编码调制映射后的各层信号进行跳变,以及并串转换,并发出信号。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简单高效地实现宽带无线传输,同时能够显著降低非合作的识别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70907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12625.5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OFDM无线通信系统的跳频方法,其中,OFDM符号包括预留符号和数据符号两种类型,预留符号与数据符号,一个跳频周期包括n个OFDM符号,n为正整数,前m个OFDM符号为预留符号,余下的n‑m个OFDM符号为数据符号,m为正整数,1≤m<n,所述方法包括:UE和基站协商m和n的大小,并由基站确定配置起始位置τ;UE和基站根据m、n和τ配置预留符号和数据符号;在每个跳频周期,UE和基站利用m个预留符号进行跳频切换,利用n‑m个数据符号进行数据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传输。本发明可根据跳频硬件能力和跳频参数,充分利用时频资源,灵活配置跳频切换时间占用的OFDM符号数和位置,动态帧结构自配置方法降低帧配置协议开销,实现跳频与5G NR的融合,使OFDM跳频系统稳定高效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661009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0108550.8
申请日:2019-02-0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采用基于内容的混合协同滤波预测算法改善超密集组网中用户面接入目标SBS的预测精度。整合基于内容的滤波和协同滤波,形成基于内容的混合协同滤波算法CCHF,并基于CCHF预测的目标SBS基础上,并考虑目标基站和源基站的信号强度变化,提供一种软切换机制“CCHF‑handover”来增加边缘用户的SINR和降低HIR。与现有切换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预测精度,增加SINR,降低切换中断频率HIR,进而提升TCP吞吐量,保障用户的服务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69988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613927.8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切片软共享基站资源的管理方法,其中所述每个切片分配有保护资源Rpx和保护DRB数Dpx,所述基站至少包括一个占用资源超过保护资源的切片列表,包括:步骤1)接收切片x建立新业务m的请求,所述新业务m需要使用的DRB数记为Dx,m,切片x在当前时刻t已建立的DRB数记为Dox,t;步骤2)判断当前基站是否有足够空闲资源建立新业务m;步骤3)在当前基站没有足够空闲资源建立新业务m情况下,如果Dox,t+Dx,m≤Dpx,则对属于占用资源超过保护资源的切片列表中的切片触发退出资源,在所述资源退出成功后,建立新业务m以及其所需DRB,并配置协议栈。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多切片共享基站资源,保证切片间隔离性,实现互不影响的特性,降低部署和管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05531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39843.4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L2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道估计方法,包括:步骤100:根据接收的导频信号和本地导频序列,进行最小二乘信道估计;步骤200:根据所述最小二乘信道估计结果得到信道的功率时延谱;步骤300:根据所述信道的功率时延谱计算全部子载波信道相关矩阵的第一行;步骤400:根据所述全部子载波信道相关矩阵的第一行计算维纳滤波矩阵的前Fs行,得到维纳滤波矩阵W,其中Fs为导频间隔;步骤500:基于最小二乘信道估计以及所述维纳滤波矩阵W,计算信道估计输出。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降低了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方案的计算和存储复杂度,同时保证了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不受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911717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67807.4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传网MDS编码数据包传输方法,其中所述前传网位于分布式的Fog‑RAN网络架构中,所述网络架构包括BBU集中化资源池,具有缓存功能的分布式射频拉远单元RRH以及位于BBU和RRH之间的前传网,BBU池通过前传网将数据传输至RRH,RRH再通过接入网将数据传输给用户,每个RRH可缓存M个文件,网络文件库中有多个文件,每个文件被划分为n个子文件,每个子文件的大小均为将每个子文件采用MDS编码为数据包,每个数据包的大小也为S为文件大小,n为正整数,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每个文件Wf的流行度pf,确定Wf在每个RRH缓存的数据包数量mf,mf与流行度成比例,其中f∈F,集合F={1,2,...,F}为文件集合。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降低前传网传输带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2226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06130.6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NN任务卸载的方法,包括:B1、移动端向边缘服务器发出任务卸载请求,获取边缘服务器反馈的将任务时段划分为多个时隙的信息;B2、移动端根据多个时隙的信息生成预期策略并获取邻居移动端的预期策略,预期策略中将DNN任务按层划分为在移动端本地执行的前期任务和在边缘服务器的相应时隙处理的后期任务;B3、移动端根据自身的预期策略和最新获得的邻居移动端的预期策略估算各时隙的服务处理时延,以自身成本最小化为优化目标更新预期策略,重复该步骤直至获得边缘服务器按照预设的规则确认移动端已获得最优预期策略的信号并将最新的预期策略作为卸载策略;B4、移动端根据卸载策略将后期任务中的子任务卸载到指定的时隙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84294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711191937.1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基站任务的调度方法和系统,包括:通过识别各基站任务的标识符,运行硬实时任务;根据当前各协议处理实体内处理业务量的情况,为各协议处理实体的延缓服务器分配周期和执行预算,并结合当前系统的CPU状态信息,运行软实时任务;判断任务集中是否包含基站实体管控任务,若是,则根据基站实体管控任务的资源请求情况,为其分配CPU资源,运行基站实体管控任务。由此本发明能够保证基站软件的正常运行,即保证硬实时任务的截止期限,同时提高软实时任务的平均响应时间;并且考虑到了基站实体管控任务与实时任务之间的相互影响,适合应用在集中式基站架构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