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谐衍射型液晶变焦透镜及其阵列

    公开(公告)号:CN102692781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200822.5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谐衍射型液晶变焦透镜及其阵列,包括液晶盒、填充在液晶盒内的液晶和电控装置,所述液晶盒由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连接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间隔物构成,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的内表面分别设有导电层,在至少一个基板的导电层上覆盖有定向层,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基板的内表面具有谐衍射透镜结构,所述谐衍射透镜结构满足谐衍射条件。本发明有利于精确控制液晶层的厚度,有助于液晶分子的排列,减小变焦透镜的响应时间,并可实现消色差,有利于变焦透镜的加工和复制。

    并行光刻直写系统
    2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846890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010170978.4

    申请日:2010-0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光刻直写系统,包括光源、图形发生系统、光学系统、控制系统、运动系统和工件平台,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聚焦伺服系统,所述聚焦伺服系统包括检测光路、传感器和调焦装置,所述光学系统由微缩系统和检测光路构成,其中的微缩系统采用双远心光学系统,检测光路包括检测光源、在双远心光学系统内的第一分光器件、在检测光源和第一分光器件间的第二分光器件,检测光经第一分光器件进入双远心光学系统并照射在工件平台处的工件上,反射光经第一分光器件和第二分光器件被传感器接收,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控制调焦装置动作,实现伺服聚焦。本发明通过结合聚焦成像伺服系统,可以实现亚微米尺度微结构的精确光刻。

    一种点阵素面彩虹光变图像的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7992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0610038418.7

    申请日:2006-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点阵素面彩虹光变图像的制作方法及其装置,包括下列步骤:(1)制备一种具有正交光点输出的光学元件;(2)构建一个4F光学系统,将步骤(1)获得的光学元件放置在其变换平面上,作为分束元件,使得入射光被分成四束光,经透镜组成像后,在记录材料表面形成干涉条纹单元,所述激光光源采用短相干长度的激光器;(3)改变光学系统与记录材料的相对位置,在记录材料上分别记录步骤(2)获得的干涉条纹单元,逐点光刻出点阵素面光栅。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制作大幅面点阵素面彩虹光变图像的技术要求;同时可以获得不同衍射效果的点阵素面彩虹图像的效果,还可与数字化光变图像相互镶嵌。

    一种反射式彩色滤光片
    2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46269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110352070.X

    申请日:2011-11-09

    Abstract: 一种反射式彩色滤光片,包括三种颜色的像素阵列,每种颜色的像素为光栅结构,该光栅结构包括基底、介质光栅以及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全覆盖于介质光栅上,该金属层的厚度小于所述介质光栅槽宽的一半,所述介质光栅的厚度与所述光栅结构滤光颜色的补色光相对应。该反射式滤光片基于减色原理进行滤光,不仅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率,同时具有低的角度敏感性和利于制作等特点。

    一种光学成像薄膜
    2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26672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910025423.8

    申请日:2009-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薄膜,包括成像元件和遮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元件和遮光元件为薄膜结构,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其中,所述成像元件包括至少两层微透镜阵列,所述遮光元件位于成像系统的入瞳或出瞳位置,遮光元件上设有孔径光阑阵列,每一孔径光阑与各微透镜阵列中的对应的微透镜单元构成一个成像通道,各成像通道符合综合成像条件,在所述由成像元件和遮光元件构成的薄膜结构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涂布有粘接层。本发明利用微透镜阵列以及光阑阵列等微型元件构成成像系统,具有体积小,质量轻,适于批量生产,制作成本底等优点;可以方便地粘贴或者吸附于各种图像、显示器等物体的表面,形成相应的光学成像效果。

    一体化增亮扩散片
    23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20522B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0910030836.5

    申请日:2009-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增亮扩散片,包括一本体,本体上相对设置有入光面和出光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内设有由复数个低深宽比微透镜构成的微透镜阵列,其深宽比在0.01~0.1之间;所述出光面内设有由复数个高深宽比微透镜构成的微透镜阵列,其深宽比大于0.25;所述低深宽比微透镜阵列与所述高深宽比微透镜阵列的填充系数不小于60%。本发明将低深宽比微透镜阵列和高深宽比微透镜阵列分别设置于本体的入光面、出光面内,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可有效提高增益率和光能利用率,实现兼具扩散增亮复合功能的整合光学膜片,由此降低背光模组的生产成本,减小其成品厚度,简化制作程序。

    一种光栅结构彩色滤光片
    2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546003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910031264.2

    申请日:2009-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栅结构彩色滤光片,主要由基板、黑色矩阵、彩色滤光层、保护膜和ITO导电膜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覆盖有介质膜层,该介质膜材料的折射率大于1.65,所述彩色滤光层为亚微米埋入式光栅结构,光栅由金属层和低折射率介质层构成,所述金属层位于近基板侧,所述低折射率介质层位于远离基板侧,介质材料的折射率小于1.65;通过不同的光栅结构参数获得不同颜色的光栅单元。本发明基于亚微米埋入式金属光栅结构,其TE、TM偏振光下的透射光谱特性相同,光能利用率高,输出光的纯度高,能进行超大幅面的制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