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双向空间磁场适应型电能接收端

    公开(公告)号:CN107623364A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710892238.3

    申请日:2017-09-27

    Abstract: 应用于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双向空间磁场适应型电能接收端,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时,存在当位置偏移时耦合磁场磁通下降导致的系统功率降低的问题。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的结构相同,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平置在磁芯的底部,且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部分重叠,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组成接收线圈,磁芯用于增强接收线圈的自感以及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状态检测与切换控制器用于对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中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通过对一号切换开关和二号切换开关进行切换,保证任意时刻一号线圈和二号线圈中的感应电压正向串接,实现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的耦合为负载充电。它用于扩大有效电能接收区域。

    无线式焊接装置
    2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541198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710016023.5

    申请日:2017-01-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K3/03 B23K3/027

    Abstract: 无线式焊接装置,涉及无线电能传输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有线式电烙铁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使用方便的问题。本发明的底座接入工频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电路后得到平稳的直流电压,然后在通过逆变电路转换为发射线圈中频率为f的交流电,从而激发频率为f的交变磁场;置于底座中的发射线圈与置于焊接笔中的接收线圈距离达到一定值时,接收线圈与电容组2构成谐振电路,与发射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产生谐振,在焊接笔周围产生频率为f的感应磁场,该感应磁场在焊接笔的接收线圈2上产生感应电动势,再经过整流电路2和稳压电路2给焊接笔供电。本发明适用于电子技术、电路领域以至于工业生产中。

    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无源无线鼠标及键盘

    公开(公告)号:CN103455177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421496.5

    申请日:2013-09-16

    Abstract: 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无源无线鼠标及键盘,属于计算机器件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无线鼠标及键盘往往需要将鼠标垫外接供电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无源无线鼠标包括USB发射源、鼠标垫和鼠标;USB发射源包括USB插头、无线键鼠数据传输模块、能量激发电路和发射线圈;能量激发电路将直流电源转换为频率为f的交流电,并在发射线圈中激发出交变磁场,鼠标垫中的LC谐振回路与交变磁场产生谐振,在鼠标垫周围产生感应磁场,该感应磁场在鼠标接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给鼠标供电。基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无源无线键盘包括USB发射源和键盘;键盘中的LC谐振回路与交变磁场产生谐振,在键盘接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给键盘供电。

    应用于移动设备动态无线供电的n型供电轨道

    公开(公告)号:CN10583572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61553.4

    申请日:2016-03-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M1/30

    Abstract: 应用于移动设备动态无线供电的n型供电轨道,属于移动设备无线供电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移动设备动态无线供电的供电轨道存在的传输效率低、成本高及漏磁严重的问题。它包括m个磁极、m?1个连接磁芯和供电线缆,m个磁极的结构相同;m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整数;磁极呈n型,m个磁极呈直线式排布,相邻两个磁极中前一磁极的后臂与后一磁极的前臂通过一个连接磁芯连接;供电线缆缠绕在每个磁极上;供电线缆的缠绕方式为8字型交叉缠绕或者顺序缠绕;本发明用于移动设备的无线供电。

    一种低温环境下预热充电损耗最优化电池组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409788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680901.X

    申请日:2014-11-24

    Abstract: 一种低温环境下预热充电损耗最优化电池组充电方法,涉及一种电池组充电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电池组低温环境下充电过程中的预热过程的能量消耗和充电过程的能量损耗进行最优化。技术要点:在低温环境下通过对电池组进行预加热,使电池组充电性能得到恢复。然后以电池预加热目标温度和电池充电电流为求解量,根据在电池厂商提供的充电电流及工作温度范围内,以预热、充电过程中能量消耗最小为目标确定,利用现代数据优化算法确定预加热目标温度和电池组恒流充电电流。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组低温运行能力。

    一种并联电池组过温断路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8904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510938073.X

    申请日:2015-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3658 G01R31/02

    Abstract: 一种并联电池组过温断路检测方法,属于并联电池组的过温断路检测领域。解决现有并联电池组内短路故障和单体断路故障,无法根据电池组端电压检测确定的问题。该方法是基于并联电池组实现的,所述的并联电池组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单体单元,每个电池单体单元包含一个电池单体和一个保险丝,电池单体与保险丝串联连接,当有电池单体过流短路时保险熔断,将故障电池从并联电池组中断开,硅胶板设置在并联电池组正极的上表面与温度采集电路板的下表面之间,每个电池单体的正极上方隔着硅胶板设有一个热敏电阻检测每个电池单体温度变化,当检测到有过温电池时记录断路电池数量。适用于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系统等并联电池组应用领域。

    副端电感选频的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4662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329349.5

    申请日:2013-07-31

    Abstract: 副端电感选频的多负载无线能量传输装置,属于无线能量传输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固定结构只能选择性的给指定需要充电的负载充电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能量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发射装置的电信号输入端用于连接外部供电电源,N个能量接收装置的电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N个负载的电信号输入端,发射装置和N个能量接收装置通过耦合方式无线连接;能量发射装置包括发射端变换器和无线能量发射电路,每个能量接收装置包括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和接收端变换器,无线能量接收模块包括电容装置和电感装置,电感装置包括支路选择器和电感控制电路,电感控制电路包括N条电感支路。本发明用于单能量发射端和多能量接收端的负载充电系统。

    一种具有侧移适应性和旋转适应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600877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79454.7

    申请日:2015-0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8/14

    Abstract: 一种具有侧移适应性和旋转适应性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受到接收端位置角度等限制传输性能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能量发射装置和多个能量接收装置,能量发射装置包括直流电源、高频电源、能量激励线圈、能量发射线圈和发射端谐振电容,每个能量接收装置均包括能量接收线圈、接收端谐振电容、负载线圈和能量处理电路,能量发射线圈和能量接收线圈均包括三个平面式线圈,三个平面式线圈的空间所在平面两两正交;高频电源产生的交变电流工作频率、发射端谐振腔体的固有频率和接收端谐振腔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本发明用于人体植入设备、便携式移动设备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能量供给。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无线充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39031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35369.4

    申请日:2014-12-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5/005 H02J7/025 H02J7/045

    Abstract: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无线充电方法,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充电方法不安全、易老化、不便捷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充电方法具体过程为:根据初始工作频率采用初始充电电流对负载进行充电;控制器根据负载获取系统的谐振频率,根据该谐振频率获取参考充电电流;根据参考充电电流控制能量接收装置为负载进行恒流充电;判断充电电压是否小于参考充电电压上限,如果否则通过能量接收装置中的BUCK电路降低输入直流电压后对负载进行恒压充电;判断输入直流电压是否大于阈值,如果否则调节谐振频率为负载进行涓流充电。本发明用于无线充电。

    一种基于故障征兆主动推送的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0343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20508.9

    申请日:2014-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故障征兆主动推送的故障诊断方法,过程为:所有故障模式参数表示形式进行符号生成;获得系统故障征兆集;采集系统参数,并将所采集的参数表示形式进行符号生成;生成的符号是否匹配故障征兆集中至少一个,若是,则将所对应的故障征兆输出后结束该方法,否则,基于生成的符号确定故障征兆,进入故障征兆主动推送环节,对于已存在的故障征兆,表明原始知识库存在与新出现的故障征兆完全一致的情况,此情况不对原始知识库做任何处理;对于完全新的故障征兆,将确定的故障征兆和生成的符号的对应关系添加到故障征兆集中。本发明故障诊断方法由被动识别改为主动推送,减少了繁杂的信息搜索工作,实现故障的快速、正确诊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