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72206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110516053.9
申请日:2021-05-12
申请人: 上海簇睿低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反应装置合成高碳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铑催化剂、水溶性有机膦配体溶于水中,配成催化剂溶液;将高碳烯烃、合成气、催化剂溶液同时泵入微通道混合器中混合;然后将混合液送入微通道反应器中反应;所得的反应产物经冷却后送入三相分离罐,分离后得到的油相即为高碳醛。本发明采用水油两相氢甲酰化方法,水相催化剂与油相产物易分离,解决了均相催化中催化剂分离困难,分离过程催化剂易失活等缺点;微通道连续流反应装置可实现催化剂溶液与合成气的连续循环,实现气液零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6082418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10084299.2
申请日:2023-01-1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分类号: C07H3/02 , C08H7/00 , C07G1/00 , C07H1/00 , C07H3/06 , C12P19/02 , C12P7/06 , C12P7/16 , C12P7/1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拆解分离林木生物质组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半纤维素组分的拆解分离:将林木生物质的粉末与FeCl3酸性电解水溶液混合,在水热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产物固液分离,得到富含半纤维素降解产物的液体和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固体;以及(2)木质素组分的拆解分离:将得到的固体产物与三元低共熔溶剂混合,在常压反应釜中反应,反应结束后固液分离,得到富含木质素的液体和富含纤维素的固体;不仅能得到液体中溶解组分高溶解率,还能得到固体中组分的高保留率,从而实现林木生物质三大组分的拆解分离和全组分高值化利用,提高林木生物质生物炼制的经济性,同时处理过程清洁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5901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761263.8
申请日:2024-06-1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多卫星协作接收的上行通信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卫星终端、多颗卫星和智能超表面;所述卫星终端位于所述多颗卫星的重叠覆盖区域;所述智能超表面用于在所述卫星终端和所述卫星之间建立辅助链路;所述多颗卫星中选取一个卫星作为中心卫星,所述中心卫星以外的卫星作为接收卫星;所述接收卫星均与所述卫星终端建立上行链路,用于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和所述辅助链路同时接收所述卫星终端的上行信号;所述中心卫星用于基于与所述接收卫星的星间链路实现所述上行信号的联合检测和最大比合并。本发明的基于智能超表面辅助的多卫星协作接收的上行通信系统及方法在智能超表面的辅助下,有效增强多卫星连接的上行链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189022.6
申请日:2023-02-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1M4/88 , H01M4/90 , H01M8/1004 , H01M12/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序分级多孔Fe‑N‑C氧还原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S1、将表面浸润前驱体溶液的模板充分干燥,加入含有催化剂的甲醇中反应,得包覆模板的ZIF‑8;S2、将包覆模板的ZIF‑8预碳化处理,得ZIF‑8;S3、将ZIF‑8与第二含氮有机配体均匀混合后,高温碳化处理,得氮掺杂碳载体;S4、将氮掺杂碳载体与金属前驱体高温活化处理,得有序分级多孔Fe‑N‑C氧还原催化剂。本发明的氧还原催化剂呈一体化的多面体结构和内部贯通的多级孔结构,促进传质,同时具有高活性位密度和高活性位点利用率,用于燃料电池或金属‑空气电池的阴极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活性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685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2443.9
申请日:2024-05-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18/2415 , A61B5/397 , A61B5/00 , A61H3/00 , G06F18/2431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F18/25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82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表面肌电和GNN的下肢运动意图识别方法、装置、终端、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对采集的多个用户在执行多个下肢连续运动时的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获得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数据集;对所述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数据集中的每个窗口信号数据进行图结构转换,以获得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图结构数据集;将获得的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图结构数据集输入构建的用于运动意图识别的图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并对训练后的模型进行评估,以供在输入待识别用户的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数据后输出对应的运动意图识别结果。本申请的方法提高了运动识别的准确率,并且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347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48637.X
申请日:2024-06-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3F7/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辐射X射线干涉光刻曝光系统,其包括真空腔体、第一掩模支架、第二掩模支架、掩模光栅和掩模支架托,其中,第一掩模支架在真空腔体中可移动且其末端具有电磁铁,掩模支架托在真空腔体中可移动并具有多个沟槽,多个第二掩模支架相对安装在沟槽中并可转移地吸附安装在第一掩模支架上,掩模光栅固定安装在第二掩模支架上,通过移动第一掩模支架调节掩模光栅与样品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周期的掩模光栅的曝光条件。本发明还涉及上述的同步辐射X射线干涉光刻曝光系统的掩模更换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同步辐射X射线干涉光刻曝光系统,在更换掩模光栅时不破坏曝光腔体的真空状态,实现掩模光栅的快速更换,提升实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2316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6398.3
申请日:2024-05-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放大器的脉冲输出时间补偿装置,其用于彼此连接的激光振荡器和激光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激光振荡器和一参考信号均连接的第一鉴相器、与所述激光放大器和所述参考信号均连接的第二鉴相器、与所述第一鉴相器和第二鉴相器连接的锁相控制器,所述锁相控制器通过驱动器与所述激光振荡器的腔长调节装置连接。本发明的激光放大器的脉冲输出时间补偿装置通过调节振荡器内部的压电驱动器和电机驱动器就可以达到调节光脉冲,实现时间抖动和漂移的补偿,无需新增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914869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633889.8
申请日:2022-12-1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宽度调制像素单元、图像传感器及曝光方法,包括:光电二极管的阳极接地,阴极连接复位管的第一端;复位管,接收复位电流及复位信号;第一比较器,将光电二极管的节点电压与逐渐增大的第一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产生第一比较结果;第二比较器,将节点电压与逐渐增大的第二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产生第二比较结果;读出电路,读出第一、第二比较结果;第一参考电压大于第二参考电压。本发明以块为单位逐一进行曝光,减少像素块内的曝光时间,提高图像传感装置的帧率;采用自相关的电流驱动型PWM像素,降低功耗;通过偏置电流的共用和漏电控制,进一步降低功耗;将二次曝光技术与斜坡电流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优化动态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96307.6
申请日:2024-05-1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发明人: 华连发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电光晶体的[‑1,1,0]晶轴方向的方法,包括:将待测电光晶体安装在测量基座上,利用太赫兹波和激光同时且共线垂直入射电光晶体切割面;选择电光晶体切割面内的物理参考线,把参考线调整到与激光的偏振方向或太赫兹辐射的电场方向平行的角度;记录探测器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强度,得到测量值I1;将待测电光晶体以切割面法线方向为旋转轴旋转90°,再次记录探测器接收到的检测信号强度,得到测量值I2;计算比值I1/I2;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得到比值I1/I2随角度α变化的理论曲线,然后将比值I1/I2与理论曲线对照,反推得到[‑1,1,0]晶轴相对于参考线的夹角角度。本发明的方法能够降低对测量设备及晶体制备的要求,操作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8443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22668.6
申请日:2024-04-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同步辐射纳米探针衍射实验的关节型二圆衍射仪系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安装的一维滑台、多自由度机器人、多靶球组件和探测器、以及与一维滑台间隔开的激光跟踪仪,所述多自由度机器人设置为能够驱动探测器在样品点的衍射球面上移动。本发明的用于同步辐射纳米探针衍射实验的关节型二圆衍射仪系统通过改进的多自由度机器人和一维滑台的结合,满足了大范围运动和定位的需求;并且通过增加激光跟踪仪,受益于其的精确定位能力,结合多靶球组件的位姿调整方案,使末端探测器能精确定位到衍射信号位点,减少了整体结构稳定性对最终定位精度带来的影响,并能进行准确的姿态调整,使探测器与衍射球面相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