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元件和激光模块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2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321235.0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元件和激光模块。光元件的芯层具备将光的偏振波模式从TM0模式转换为TE1模式的第1转换部以及将光的偏振波模式从TE1模式转换为TE0模式的第2转换部,第2转换部具备:分支部,其将从第1转换部入射的TE1模式的光分支为彼此相反相位的TE0模式的第1分支光和TE0模式的第2分支光;第1分支波导,其沿第1方向延伸,供第1分支光传输;第2分支波导,其沿第1方向延伸,供第2分支光传输;耦合部,其将在第1分支波导中传输后的第1分支光与在第2分支波导中传输后的第2分支光耦合而射出TE0模式的光;以及相位调整部,其调整第1分支光与第2分支光之间的相位差,第1分支波导和第2分支波导在第2方向上排列。

    光合波器、可见光光源模块及光学引擎

    公开(公告)号:CN1187323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351717.4

    申请日:2024-03-26

    Abstract: 本发明的光合波器是对不同的波长的激光进行合波的多模干涉型光合波器,具备:光合波部主体;二个输入锥形部,它们配置于光合波部主体的输入侧,是随着远离与光合波部主体的连接端而宽度变窄的锥形形状的输入端口;以及一个输出锥形部,其配置于光合波部主体的输出侧,是随着远离与光合波部主体的连接端而宽度变窄的锥形形状的输出端口。

    光合波器、光合波部件、可见光光源模块及光学引擎

    公开(公告)号:CN11873217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164538.X

    申请日:2024-02-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合波器、光合波部件、可见光光源模块及光学引擎。光合波器具备分别可入射多个波长不同的可见光的多个光入射口、可以将可见光全部合波并射出的一个光射出口、连接光输入侧光波导及光输出侧光波导的光合波部、以及对波长不同的可见光分别除去高阶模式的各可见光用的高阶模式除去部,光合波部及各可见光用的高阶模式除去部被配置为波长不同的可见光各自的可见光仅通过上述可见光用的高阶模式除去部、或仅通过上述可见光用的高阶模式除去部和波长比上述可见光的波长短的可见光用的高阶模式除去部。

    光调制元件
    15.
    发明公开
    光调制元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7948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0263062.6

    申请日:2022-03-17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能够在从晶圆切出的基板的外周端部防止各结构层间的细微剥离的光调制元件。光调制元件(1)具备基板(10)、形成于基板(10)上的波导层(11)、形成于波导层(11)上的电介质层(12)、形成于电介质层(12)上的电极(4b1)。具有电介质层(12)的外周端部(E12)存在于比基板(10)的外周端部(E10)更靠内侧的偏置区域,在偏置区域的至少一部中,从基板(10)的外周端部(E10)到电体层(12)的外周端部(E12)的距离(L12)为从基板(10)的外周端部(E10)到电极(4b1)的外周端部(E13)的距离(L13)以下。

    光电路元件
    16.
    发明公开
    光电路元件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057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180034662.9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路元件(10),能够防止在光电路元件(10)的包含基板(11)的部分中传播的杂散光向外部出射。光电路元件(10)具有基板(11)、形成于所述基板(11)的一个面的光波导层(12)和重叠地形成于所述光波导层(12)的保护层(13),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波导层(12)具有使光传播的光波导(14),从所述保护层(13)的表面向所述基板(11)形成有到达比所述一个面深的位置的槽部(15),具备至少覆盖所述槽部(15)的底面和侧面的光吸收层(16)。

    光波导元件和光调制元件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0879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80014262.1

    申请日:20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降低光的传播损失且抑制DC漂移的光波导元件。光波导元件(1)包括:基板(10);光波导,其由形成在基板(10)上的薄膜构成,具有作为突出的部分的脊部和具有比脊部薄的膜厚的平板部。光波导包含:第1波导部,其具有第1脊宽度(W1)和第1平板膜厚(Tsb1);第2波导部,其具有第2脊宽度(W2)和第2平板膜厚(Tsb2);第1中间波导部,其与第1波导部连接,具有第3脊宽度(W1C)和第1平板膜厚(Tsb1);第2中间波导部,其与第2波导部连接,具有第4脊宽度(W2C)和第2平板膜厚(Tsb2),第1波导部、第1中间波导部、第2中间波导部、第2波导部按该顺序配置,第2平板膜厚(Tsb2)比第1平板膜厚(Tsb1)厚,第3脊宽度(W1C)比第4脊宽度(W2C)宽。

    光元件和激光模块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023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320681.X

    申请日:2024-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元件和激光模块。在光元件中,芯层具备将可见光的偏振波模式在TM0模式与TE1模式之间转换的第1转换部,第1转换部具备在第2方向上层叠的上锥形部和下锥形部,在第1区域中,上锥形部的第3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第1端朝向中间位置而从第1长度连续地增加至比第1长度长的第2长度,下锥形部的第3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第1端朝向中间位置而从第1长度连续地增加至比第2长度长的第3长度,在第2区域中,上锥形部的第3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中间位置朝向第2端而从第2长度连续地增加至第4长度,下锥形部的第3方向上的长度随着从中间位置朝向第2端而从第3长度连续地减少至第4长度,第4长度比第2长度长且比第3长度短。

    光元件、激光模块、视网膜投影装置以及近眼可佩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90232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303740.2

    申请日:2024-09-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元件、激光模块、视网膜投影装置以及近眼可佩戴装置。光元件具备转换可见光的偏振波模式的模式转换器。模式转换器具备将可见光的偏振波模式从TM0模式转换为TE1模式的转换部、和分支部,该分支部将TE1模式的可见光分支为TE0模式的第1分支光和TE0模式的第2分支光并且调整第1分支光和第2分支光之间的相位差。分支部具备供第1分支光传输的第1分支波导和供第2分支光传输的第2分支波导。第1分支波导中的第1分支光的光路长和第2分支波导中的第2分支光的光路长彼此不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