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机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69307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521265.6

    申请日:2021-05-13

    Abstract: 本发明的送风机包括:第一塔,在其第一壁形成有第一吐出口;第二塔,面向第一壁的第二壁与第一壁隔开,在第二壁形成有第二吐出口;风扇,配置在第一塔和第二塔的下侧,分别向第一塔和第二塔形成空气流动;引导板,可移动地配置在第一塔和第二塔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引导马达,改变引导板的位置。在第一壁和第二壁之间形成有吹风间隙,从第一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和从第二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在吹风间隙流动,吹风间隙的前方、后方以及上侧开放。引导板配置在吹风间隙的前方,引导板配置成位于第一塔和第二塔中的至少一个的内部,或向吹风间隙凸出,以调节从吹风间隙向前方流动的空气的风向。

    热泵
    12.
    发明公开
    热泵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105091410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62533.1

    申请日:2015-05-21

    Abstract: 热泵,包括:第一循环装置,制热时,使第一制冷剂依次循环第一压缩机、四通阀、第一热交换机、第二热交换器、第一膨胀机构、第三热交换器、四通阀及第一压缩机,制冷时,使第一制冷剂依次循环第一压缩机、四通阀、第三热交换器、第一膨胀机构、第二热交换机、第一热交换器、四通阀及第一压缩机;第二循环装置,使第二制冷剂依次循环第二压缩机、第四热交换器、第二膨胀机构、第二热交换器及第二压缩机,第一热交换机和第二热交换器之一为具有第一制冷剂经由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经由的、与第一制冷剂热交换的第二制冷剂流路的第一制冷剂-第二制冷剂热交换器。该热泵还包括使室外空气依次经由第四热交换机和第三热交换器的室外风扇。

    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75719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0613487.0

    申请日:2021-0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用风扇装置,其包括:塔壳体,具有第一塔和第二塔,所述第一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所述第二塔与所述第一塔隔开且将吸入的空气吐出;吹风间隙,位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之间,提供从所述第一塔和所述第二塔吐出的空气流动的空间;以及气流转换器,通过封堵所述吹风间隙的至少一部分或开放所述吹风间隙,来改变经由所述吹风间隙流动的空气的方向;所述气流转换器包括:引导马达,配置于所述塔壳体,提供驱动力;间隙板,设置于所述塔壳体,在所述吹风间隙和所述塔壳体的内部往复移动;以及板引导件,与所述间隙板连接,将所述引导马达的驱动力作为直线运动力传递给所述间隙板。

    送风机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8975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266516.0

    申请日:2021-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风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送风机包括:下部外壳,形成有吸入口,在内部配置有风扇;上部外壳,配置在所述下部外壳的上侧;主吐出口,形成在所述上部外壳,将通过所述吸入口流入的空气吐出以使其沿着所述上部外壳的表面向前方流动;辅助吐出口,形成在所述上部外壳,位于所述主吐出口的前方下侧,并将通过所述吸入口流入的空气向上方吐出;门,开闭所述辅助吐出口;以及门马达,向所述门提供动力,由此,将通过辅助吐出口向上方吐出的空气与通过主吐出口吐出的空气合流,从而在没有外壳的位置变更的情况下能够调节气流方向。

    送风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5720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239083.X

    申请日:2021-03-04

    Abstract: 一种送风机,包括:风扇,引起空气的流动;下主体,形成安装风扇的内部空间,且形成有供空气通过的吸入孔;上主体,位于下主体的上侧,具有第一上主体和第二上主体,第一上主体形成与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一内部空间,第二上主体形成与下主体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第二内部空间,第二上主体与第一上主体隔开;间隙,形成在第一上主体和第二上主体之间,在前后方向上呈开口;第一开口,贯穿第一上主体的朝向所述间隙的第一边界面而形成;第二开口,贯穿第二上主体的朝向间隙的第二边界面而形成;以及门组件,包括第一门和第二门,第一门设置在第一上主体来开闭第一开口,第二门设置在第二上主体来开闭第二开口。

    燃料电池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00964A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610142893.9

    申请日:2006-10-27

    Inventor: 金起东 李贤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89 H01M8/04097 H01M8/066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该燃料电池系统包括:包括燃料电极和空气电极并通过氢气和氧气之间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的电池组单元;将氢气提供给电池组单元的燃料电极的燃料供给单元;将空气提供给电池组单元的空气电极的空气供给单元;和残余气体存储单元,存储从电池组单元或者燃料供给单元排放的残余氢气,然后将残余氢气再次提供给电池组单元或者其它需要氢气的系统。如果必要,燃料电池系统的残余气体存储单元允许将残余氢气再次提供给电池组单元,使得可以可以减少用于产生氢气的原料的浪费,并由此可以降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