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972302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1625101.2
申请日:2018-12-28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流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结构边界渗流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给水装置、模拟箱体和支撑装置;所述给水装置与供水管道连接;所述模拟箱体包括模拟箱本体、恒定排水装置和测量排水装置,使用时将预设不同厚度不同材料回填土填入模拟箱本体,利用该试验装置进行测量。采用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地下结构边界渗流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操作简单易行,能够有效模拟不同水头高度、不同边界条件和不同土层厚度的边界渗流情况,从而分析边界效应对基坑渗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755851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942105.2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非金属抗浮锚杆长期变形的全自动试验方法,先对荷重传感器和油压式穿心千斤顶进行标定,保证试验过程中每级施加荷载量的准确性;试验时要保证各部件紧密接触,通过电动油泵自带的压力传感器控制油压式穿心千斤顶的反力,而荷重传感器能够校正电动油泵自带的压力传感器,锚杆试验分析系统设定允许的掉载范围,能够实现自动补载,保证每一级荷载长时间恒定;其工艺简便,采用的装置结构简单,测试方便,测试精度高,可操作性强,能够实现全自动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82525.6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13 , E02D33/00 , E02D17/04 ,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采用钢管桩支护的基坑最大水平位移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钢管桩支护中相邻两个钢管桩的中心距和面层厚度;根据相邻两个钢管桩的中心距,确定钢管桩宽度的等效地下连续墙厚度;根据面层厚度、钢管桩宽度的等效地下连续墙厚度及总等效厚度计算模型,确定钢管桩支护中钢管桩与面层的总等效厚度,其中,总等效厚度计算模型,根据利用总等效厚度计算出的钢管桩与面层的复合后抗弯刚度,与根据钢管桩的等效地下连续墙厚度和面层厚度计算出的钢管桩与面层的复合后抗弯刚度等效的原则构建获得;根据钢管桩与面层的总等效厚度,确定基坑最大水平位移。可以通过计算确定采用该支护时基坑最大水平位移,为基坑支护的设计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328279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43650.8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智慧管理数据存储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数字化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基于BIM的信息存储平台;S2:构建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S3:运用分层和模块化框架管理:IFC标准通过一个分层和模块化的框架来组织和管理各种信息,包括资源层、核心层、共享层和领域层;S4:构建数据仓库:非结构化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仓库以及专门的非结构化数据库,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的集中存储和数据管理;根据文件的不同类型建立不同的数据表来记录文件的元数据,并通过IFC关系实体与IFC数据库建立关联,从而形成完整的BIM数据存储。本发明可广泛运用于装配式建筑数字化管理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5416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68543.7
申请日:2023-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勘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沉降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监测数据获取步骤,确定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中的沉降监测点,设置数据采集器获取沉降监测数据,并基于等时间窗口选取沉降监测数据作为待预测的沉降样本序列;预测模型构建步骤,构建GM(1,1)模型对所述待预测的沉降样本序列进行预测得到沉降预测值,根据所述沉降预测值与沉降监测数据的相对残差进行划分马尔科夫状态区间,从而构建灰色马尔科夫模型进行预测。通过本发明精确预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沉降变化,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06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67446.9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1/04
Abstract: 面向客户群的装修工程开放动态施工组织多目标优化方法,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包括模式一和模式二,模式一为:针对静态施工组织多目标优化问题,将总施工工期、总运输成本、总窝工时间作为优化目标,建立静态装修工程施工组织多目标优化问题数学模型,将多种群遗传算法融入到NSGA‑II算法中,对算法框架及编码方式、适应度函数、遗传操作、参数选择进行设计,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模式二为:针对动态事件的施工组织多目标优化问题,建立新客户加入、工序工期延误、紧急订单三种动态事件的数学模型,使用滚动窗口技术对客户分类,将动态优化过程分解为多个静态过程,然后在各个静态过程内采用静态优化方案,实现动态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373797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07344.9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框架中部节点的支撑型阻尼连接装置,涉及建筑框架节点技术领域,包括节点本体,节点本体设有节点钢骨架、预埋钢板、预应力钢棒、阻尼节点板、支撑型阻尼器。一种榀框架,所述的榀框架的节点处分别设有支撑型阻尼连接装置,2个对角处相对的支撑型阻尼连接装置的阻尼节点板之间通过支撑型阻尼器连接。本发明适用于支撑型阻尼器设置在新建RC框架中部时的节点连接,从改善开合效应以保障阻尼器的高效利用和设置新型节点构造两个方面加强节点承载能力和震后自恢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681552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47669.4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阶增强型连梁式金属阻尼减震系统,包括多个连梁软钢阻尼器,多个连梁软钢阻尼器分布在多个楼层内,每个楼层内设置至少一个连梁软钢阻尼器。连梁软钢阻尼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耗能机构和第二耗能机构,第一耗能机构包括第一U形耗能板和第二U形耗能板;第二耗能机构包括矩形耗能板组件;第一U形耗能板和第二U形耗能板设置在矩形耗能板组件的两侧;矩形耗能板组件通过滑动支座组件与第一连接板连接。上述减震系统安装后,楼房受到损失部位刚度能依次增强,避免某个区域连梁阻尼器部位损伤过大,造成抗震防线缺失,并且整体结构更换维护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952661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199953.4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青岛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框架梁与集成房屋骨架梁的连接方式及连接节点的确定方法。连接方式包括框架梁,骨架梁,插接组件以及配套螺栓,插接组件包括成对配合设置的U形钢板件和L形钢板件,集成房屋骨架梁与框架梁采用高强螺栓连接;通过数值分析得到螺栓间距,ABAQUS有限元模型分析确定插接组件尺寸。本发明连接节点构造简单,模数统一;集成房屋与框架梁可通过插接组件实现精准定位;现场装配时仅需螺栓连接,易于施工;集成房屋与钢框架之间安装拆卸方便,不损害钢框架结构,实现框架的多次利用,达到资源节约,带房搬迁,体现高装配式化建筑模式;实现了集成房屋在多层甚至是中高层住宅中的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