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程联合调度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2975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110930844.6

    申请日:2021-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程联合调度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础资料收集分析及灾损与风险量化方法拟定;步骤2:工程运用前后河道水面线及超警、超保历时计算;步骤3:洲滩民垸行洪运用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步骤4:排涝泵站限排调度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步骤5:水库工程防洪调度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步骤6:蓄滞洪区分蓄洪运用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步骤7:堤防超标运用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步骤8:水工程联合调度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水工程联合调度情景下防洪减灾效益分对象、分区域、分类别评估问题;具有精准剥离不同工程的防洪效益与调度风险的优点。

    基于LBS的防洪应急避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678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010414774.4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LBS的防洪应急避险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定位大数据,结合水利、空间地形、互联网人群大数据等进行综合分析,突破了现有基于户籍的人员转移方式和技术瓶颈,做到了避险转移精准到人,大幅提高了避险人群识别、预警、引导、跟踪及反馈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切实提高了洪水淹没影响区域内人群应急避险转移效率和效果。解决了传统应急避险技术实时动态人群信息获取手段有限、通知响应慢、预警效率较低、避险人群转移情况跟踪困难、转移效果难以掌控等问题;解决其他突发事件如地震、台风、海啸等自然灾害情况下人群应急响应行动指南技术。

    洪灾应急避险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52777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414775.9

    申请日:2020-05-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洪灾应急避险方法,该应急避险方法通过升级现有应急避险技术,引入互联网和手机通信定位大数据,为应急指挥工作中的指挥决策者、各有关部门以及具体行动人员,提供基于“水‑人‑地”动态反馈驱动的指挥调度服务,为解决洪灾应急避险问题提供借鉴,提高极端洪水应急避险的精准性,提升对极端洪水应急避险组织管理和实施能力,更有效地减轻洪灾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对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发明的实施将推动我国防洪应急避险措施关键技术攻关,填补我国洪灾综合应急避险技术空白。

    城市雨洪全过程分布式水文水动力学耦合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871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0844.2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雨洪全过程分布式水文水动力学耦合模型构建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础数据获取与整理,城市雨洪模型构建;步骤二:基础数据获取与整理,城市内河、外江一维河网水动力学模型构建;步骤三:实现城市内涝过程与城市河网洪水过程的双向互馈联算;将城市雨洪模型中的雨水排口以点源方式加入一维河网水动力学模型,并由一维河网水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水位作为雨水排口的下游水位边界条件,从而实现城市雨洪模型与城市内河、外江河网一维水动力学模型的耦合,实现城市内涝过程与城市河网洪水过程的双向互馈联算。本发明具有能准确反映城市复杂下垫面产汇流过程与城市内河、外江洪水过程的双向影响的优点。

    直流电法探测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6686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24503.3

    申请日:2022-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电法探测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及直流电法仪;电极组件包括:电极组、连接轴、滚珠、内筒、壳体及电解液;内筒套设于壳体内,内筒与壳体围设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和第二容置空间;电解液填充于第一容置空间内,电极组的一端穿设于壳体与电解液接触,电极组的另一端能够与地面接触;连接轴穿设于第二容置空间,多个滚珠围绕连接轴的轴线设于连接轴与内筒之间;直流电法仪与连接轴的两端电性连接,直流电法仪用于获取地面的电性特征,利用滚珠和内筒相配合,滚动式移动能够降低电极的移动阻力,实现快速拖拽探测,有效地提高了陆地直流电法探测的工作效率。

    基于迁移学习机制的流域超标准洪水模拟发生器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232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80089.3

    申请日:2022-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机制的流域超标准洪水模拟发生器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流域干支流主要控制水文站,依据水流关系构建多个水文站的拓扑结构;所述拓扑结构包括多层级的节点;明确各节点的主要作用为基流或者非基流,该层级所有节点以外的区域视为无控区间;获取最高层级的节点以典型年为基础的超标准洪水模拟过程;按照拓扑结构的层级依次计算各层级每个节点的超标准洪水模拟过程集合。本发明考虑了流域多站点洪水时空关联性强特征,克服了纯随机模拟造成的结果失真问题,适用于防洪减灾管理的洪水数据处理,能为流域重大洪灾管理提供丰富的洪水数据。

    一种防洪调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1058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414164.3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洪调度知识图谱构建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水‑工‑险基础数据知识单元;整合防洪基础数据集,将水‑工‑险的基础信息与工程节点与控制站节点进行联接,构建防洪基本知识单元;步骤二:建立融合调度规则与调度响应关系的防洪知识体系网;将不同的基本知识单元进行有机组织,构建防洪知识体系网;步骤三:构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防洪调度知识图谱。本发明具有能对海量防洪领域基础数据信息提取与整合,凝练水工程防洪调度逻辑,将调度经验知识进行组织与重构,增强对信息的处理和反馈能力,辅助提升防洪调度决策能力的优点。

    水工程联合调度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92975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30844.6

    申请日:2021-08-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工程联合调度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础资料收集分析及灾损与风险量化方法拟定;步骤2:工程运用前后河道水面线及超警、超保历时计算;步骤3:洲滩民垸行洪运用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步骤4:排涝泵站限排调度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步骤5:水库工程防洪调度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步骤6:蓄滞洪区分蓄洪运用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步骤7:堤防超标运用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步骤8:水工程联合调度防洪减灾效益评估。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水工程联合调度情景下防洪减灾效益分对象、分区域、分类别评估问题;具有精准剥离不同工程的防洪效益与调度风险的优点。

    基于单边匹配机制的水电站负荷动态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73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92599.0

    申请日:2018-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单边匹配机制的水电站负荷动态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初始调度过程;确定负荷调整时刻t*,计算当日上下级水电站负荷匹配系数R;制定基于单边匹配机制的负荷调整策略;进行全周期调度计算,并实施运行水位和河道防汛预警判断;输出满足预警要求的负荷调整方案,分析梯级水电站调整前后负荷过程匹配性;评估所得方案在水库调度和电网运行两方面的安全性。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单边匹配机制的水电站负荷动态调整方法,提高上游与下游梯级负荷过程的匹配性,促进水电站调节能力对来水及负荷过程不确定性的适应,保障水电站运行安全。

    改善河道交汇区水动力学掺混流态的复合型整流控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78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43538.X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河道交汇区掺混流态的复合型整流控导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汛期和枯水期,分别勘测支流入汇口的河宽和水深,勘测干流交汇口下游断面的河宽和水深;将支流入汇口靠近水流分离区堤线与干流交汇口的交汇位置处进行内椭圆弧处理;将支流入汇口远离水流分离区堤线与干流交汇口的交汇位置处进行外椭圆弧处理;在干流交汇口下游水流加速区的位置处设置升降式丁坝;在枯水期时,将丁坝升起;在汛期时,将丁坝降下,便于干流泄洪。本发明提升了汛期河道行洪效能,减小了汛期两岸堤防面临的洪水威胁,降低交汇口下游水流分离区岸侧的水体污染物浓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