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40977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0199914.3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8L95/00 , C08L77/10 , D06M13/395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改性剂及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为64~66份,杂环芳纶纤维为12~16份,异氰酸酯为14~20份,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所述的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在制备过程中,先将杂环芳纶纤维浸入异氰酸酯中,然后加入水进行反应,制得杂环芳纶改性剂;然后将杂环芳纶改性剂加入加热后的沥青中搅拌混合,制得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本发明通过异氰酸酯基团与杂环纤维上的酰胺基上的活泼氢反应,将异氰酸酯接枝到杂环纤维改善了杂环芳纶纤维表面的性质,有利于提高杂环芳纶纤维与沥青界面剪切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44095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810200867.X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8L77/10 , C08L63/00 , D06M15/63 , D06M13/127 , D06M13/02 , D06M11/65 , D06M11/55 , D06M13/188 , D06M11/71 , D06M11/80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增韧耐高温路用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材料制得:二乙烯砜20~30份、1‑(2‑胺乙基)哌嗪20~40份、杂环芳纶纤维140~160份、环氧树脂100份、固化剂130~150份。针对现有技术中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的问题,利用1‑(2‑胺乙基)哌嗪、二乙烯砜制得超支化聚砜胺;利用还原介质和硝化介质对杂环芳纶纤维进行处理,得到表面带有氨基的杂环芳纶纤维;将所得超支化聚砜胺接枝到经硝化处理的杂环芳纶纤维表面,将纤维均匀撒布平铺,形成骨架;将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制备的浇注材料均匀浇注在平铺的纤维骨架上,固化后即得到增强增韧耐高温路用材料。本材料的原料易得,反应过程可控,降低了工艺难度,且材料拥有到优异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2118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99161.1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融雪化冰的路面铺装结构及使用方法,属于路面融雪化冰技术领域,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隔热层、导电黏结层、防水黏结导热层和磨耗层;导电黏结层下部设置有隔热层能有效减少导电黏结层产生的热量向下传递,减少热量散失和损耗,防水黏结导热层在保证导热的前提下设置防水层,防止水渗入而漏电,导电电极具有良好的导电效果,能够有效保障路面融雪化冰。该路面融雪化冰系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在冬季冰雪天气及时实现多场合路面的融雪化冰,且绿色环保,保障道路畅通和行车安全,同时又可以有效缓解沥青路面低温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72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410213871.1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9D133/04 ,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177/00 , C09D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吸附空气中细颗粒物的道路涂层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有机粘结剂100份,红柱石8~16份,绿泥石7~13份,聚丙烯酰胺1~5份,表面活性剂0.5~3份;所述有机粘结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和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而成的混合物。本发明将红柱石与绿泥石联合使用,可有效降低公路周围由于汽车尾气等所产生的PM2.5,从而大大缓解PM2.5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440958A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10200867.X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8L77/10 , C08L63/00 , D06M15/63 , D06M13/127 , D06M13/02 , D06M11/65 , D06M11/55 , D06M13/188 , D06M11/71 , D06M11/80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增韧耐高温路用材料及制备方法,通过以下材料制得:二乙烯砜20~30份、1-(2-胺乙基)哌嗪20~40份、杂环芳纶纤维140~160份、环氧树脂100份、固化剂130~150份。针对现有技术中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的问题,利用1-(2-胺乙基)哌嗪、二乙烯砜制得超支化聚砜胺;利用还原介质和硝化介质对杂环芳纶纤维进行处理,得到表面带有氨基的杂环芳纶纤维;将所得超支化聚砜胺接枝到经硝化处理的杂环芳纶纤维表面,将纤维均匀撒布平铺,形成骨架;将环氧树脂及固化剂制备的浇注材料均匀浇注在平铺的纤维骨架上,固化后即得到增强增韧耐高温路用材料。本材料的原料易得,反应过程可控,降低了工艺难度,且材料拥有到优异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61260B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510869996.4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凝土,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矿料100份,沥青3~7份,聚合物0.2~2份,改善剂0.01~0.3份,稳定剂0.01~0.3份,偶联剂0.001~0.06份。本发明的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优良、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无毒无害,同时在夏季高温季节可以降低路面温度、在寒冷季节蓄热提高路面温度,对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大意义。本发明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凝土属于环保无毒无腐蚀类复合沥青,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本发明原材料来源广泛,生产过程无污染且价格低廉。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