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机组用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61638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114748.5

    申请日:2012-04-18

    Abstract: 一种冷水机组用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包括制冷剂入口、上多孔顶板、过滤网、下多孔顶板和多孔底板以及侧板,过滤网夹设在上多孔顶板与下多孔顶板之间,多孔底板位于下多孔顶板的下方,上多孔顶板、过滤网、下多孔顶板、多孔底板以及侧板共同围成腔室,该腔室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配孔板,制冷剂入口的一端依次穿过上多孔顶板、过滤网和下多孔顶板后开口于分配孔板的上方。分配孔板包括第一级分配孔板,该第一级分配孔板与侧板相接并将腔室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两部分,第一级分配孔板的至少一侧边缘与侧板之间形成第一开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和制冷剂气液分离效果好且分流均匀的特点。

    单流程干式蒸发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97505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99364.X

    申请日:2012-11-29

    Inventor: 夏雨亮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流程干式蒸发器,其包括管板、设置于管板的第一侧的若干换热管及设置于管板的第二侧的管箱,管板与管箱连接形成一腔体,单流程干式蒸发器还包括设置于腔体内的气液分离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包括用以将进入腔体内的冷媒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气液分离器及用以将分离后的气体冷媒及液体冷媒分配至若干换热管内的气液分配器。气液分离器将进入所述腔体内的冷媒气液混合物进行分离,然分离后的气体冷媒和液体冷媒分别分配到各个换热管内,使得一部分换热管内流入气体冷媒,一部分换热管流入液体冷媒,液体冷媒在换热管内充分换热后再进入冷媒系统中,减少了冷媒气液混合物在换热管内存在的可能性,换热效果大大提高。

    冷水机组用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10266163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114748.5

    申请日:2012-04-18

    Abstract: 一种冷水机组用降膜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包括制冷剂入口、上多孔顶板、过滤网、下多孔顶板和多孔底板以及侧板,过滤网夹设在上多孔顶板与下多孔顶板之间,多孔底板位于下多孔顶板的下方,上多孔顶板、过滤网、下多孔顶板、多孔底板以及侧板共同围成腔室,该腔室内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分配孔板,制冷剂入口的一端依次穿过上多孔顶板、过滤网和下多孔顶板后开口于分配孔板的上方。分配孔板包括第一级分配孔板,该第一级分配孔板与侧板相接并将腔室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两部分,第一级分配孔板的至少一侧边缘与侧板之间形成第一开口。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制作成本低和制冷剂气液分离效果好且分流均匀的特点。

    冷水机组
    1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454440U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20355802.5

    申请日:2013-06-20

    Inventor: 夏雨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水机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高压浮球阀、低压集液器、蒸发器和节流元件,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冷凝器的入口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高压浮球阀与冷凝器的出口相连以调整冷凝器的液面。低压集液器设有进液口和输出口,输出口与压缩机的回气口相连。蒸发器的出口与低压集液器的进液口相连,蒸发器的入口与高压浮球阀之间通过管路相连,管路的一部分位于低压集液器内。节流元件设在管路上且邻近蒸发器的入口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冷水机组,使得冷凝器出口具有一定的过冷度,提高高压制冷剂液体的过冷度效果,避免压缩机吸气带液且可增加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能效比,提高压缩机的寿命。

    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518357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315175.2

    申请日:2013-06-03

    Inventor: 陈改芳 夏雨亮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风冷式室外空调系统,其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和用以控制该空调系统运行的控制器,冷媒循环回路包括通过管路连接的翅片换热器、压缩系统、管壳式换热器及膨胀系统;该空调系统还包括电动调节阀和用于向翅片换热器喷淋液体的喷淋装置,喷淋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喷淋装置和管壳式换热器,电动调节阀设于喷淋管路上,且电动调节阀电连接控制器。其在夏季温度较热时,由喷淋装置向翅片换热器喷淋温度较低的冷液体,从而有效降低翅片换热器的表面温度及其周边环境温度;在冬季温度较冷时,由喷淋装置向翅片换热器喷淋热液体,从而有效化解翅片换热器上的结霜,且喷淋过程不影响空调系统的正常制冷和制热。

    降模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202885362U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20474037.4

    申请日:2012-09-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制冷设备领域,提供了降模式蒸发器的制冷剂分配器,包括具有腔室的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可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制冷剂入口,所述腔室由可过滤制冷剂蒸气的顶板、两侧板和第二级分配板围合而成,所述制冷剂入口穿设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二级分配板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进行气液分离和流量分配的第二通孔;于所述腔室内,还设有用于将进入该腔室内的制冷剂进行第一次气液分离和流量分配的第一级分配腔。本实用新型将腔室巧妙分隔,采用两级分配模式,实现了制冷剂的二次分离和分配,充分提高了制冷器的分配效果,其结构设置简单,加工精度要求低,且仅是在原有的制冷剂分配器上进行的改进,成本低。

    壳管式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冷水机组

    公开(公告)号:CN203964469U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20207829.4

    申请日:2014-04-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壳管式换热器和具有其的冷水机组,所述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腔室,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腔室导通的制冷剂气体接管和制冷剂液体接管;进水室和回水室,所述进水室和回水室分别设在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进水室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换热管,所述换热管设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水室和回水室导通;和闪蒸罐,所述闪蒸罐设在所述腔室内,所述闪蒸罐上设有与所述壳体外部导通的进液管和补气管。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壳管式换热器,闪蒸罐与壳管式换热器结构更加紧凑,而且闪蒸罐与壳管式换热器的管路连接也更加简单,降低了管路压损,提高了壳管式换热器的能效。

    满液式蒸发器的取油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119170U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120173752.X

    申请日:2011-05-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满液式蒸发器的取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蒸发器壳体内的吸油槽,位于吸油槽内将其分成两个腔体即吸油腔和过油腔的并可上下定向移动的回油板,设在过油腔上的取油管及带动回油板上下移动且位于蒸发器壳体内的浮动装置;在吸油腔的上壁、前、后壁及左壁上均开有二个以上的吸油孔;在回油板上开有二个以上的回油孔,回油孔排成一排,当浮动装置带动回油板上下移动时该排过油孔处于液面下50-70mm。本实用新型能保证机组在不同负荷下,压缩机都能达到很好的回油效果,同时制造和安装简单快捷。

    管壳式换热器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37532U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20231267.7

    申请日:2014-0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进液腔、出液腔和换热腔;多个换热管,所述多个换热管设在所述换热腔内,每个所述换热管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进液腔且出口端连通所述出液腔;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伸入到所述进液腔内,所述进液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液体均流结构,所述液体均流结构设置成用于对从所述进液管流入到所述进液腔内的液体进行均流;以及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在所述壳体上且连通所述出液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管壳式换热器,其换热管内的流量分布均匀,换热管内的冷、热负荷均匀,换热效率高,流阻降低。

    可调式节流装置及应用该可调式节流装置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3231596U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20201261.0

    申请日:2013-04-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式节流装置,包括节流座、滑动装设于节流座内的节流孔板及自动调节节流孔板在节流座内位置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调节组件及第二调节组件;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节流座一侧的第一缸体、滑动装设于第一缸体内的第一活塞、连接于第一活塞上的第一活塞杆及连接于第一活塞与第一缸体的底端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第二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节流座另一侧的第二缸体、滑动装设于第二缸体内的第二活塞、连接于第二活塞上的第二活塞杆及连接于第二活塞与第二缸体的底端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第一活塞杆及第二活塞杆抵顶于节流孔板的左右两侧。还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节流装置的空调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