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同频全双工信号并行传输的WPT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8390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90991.7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同频全双工信号并行传输的WPT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主电路上设置有同频全双工信号并行传输电路,原边和副均采用ASK调制且二者调制逻辑相反并设置有预定的相位延迟;原边拾取的电压信号依次经过高通滤波器、整流滤波和抽样判决处理后再通过同或运算模块与原边调制信号进行同或运算,从而得到原边解调信号;副边拾取的电压信号依次经过高通滤波器、整流滤波和抽样判决处理后再通过同或运算模块与副边调制信号进行同或运算,从而得到副边解调信号。其效果是:一定程度上克服全双工通信中的信号互扰问题,而且实现方式方便快捷。

    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9714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46358.8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原边多模块MC‑WPT系统的驱动相位同步方法及系统,通过检测系统各原边模块的输入阻抗角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各原边模块驱动信号的相位差,实现多个原边模块驱动信号的输入阻抗角与给定的输入阻抗角一致,从而同步多个原边模块驱动信号。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主从通信同步法,不需引入额外的通信环节,由此不需要对每一个原边模块进行相应的延时补偿,减少了工作量,更易于工业化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在模块间驱动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应用了本发明的原边双模块MC‑WPT系统能正常传输功率;在耦合系数或负载变化时,本发明仍能实现系统各原边模块的驱动相位同步,验证了本发明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多输入多输出的双向自组织WPTN系统及其自组织传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53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51893.5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力传输网络(WPTN)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输入多输出的双向自组织WPTN系统及其自组织传能方法,该系统由多个自组织节点组成,每个自组织节点都采用双向自主逆变器实现双向自主逆变。这些双向自主逆变器使得每个自组织节点可以自动在电源节点、中继节点、设备节点之间切换。在自组织WPTN的负载或形状发生变化时,双向自组织WPT系统会自然地确定电流流向和平衡电压差。对于自组织WPTN系统的运行,无需通信或控制干预。理论分析表明,双向自主WPT系统在宽耦合和负载变化下具有恒定电压。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输电线路MC-WPT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819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41939.8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输电线路MC‑WPT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采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根据当前时刻的采样电压和前一时刻的采样电压,以及当前时刻和前一时刻的所述高频逆变单元的移相角,计算下一时刻的移相角并发送至所述高频逆变单元,以此实现闭环控制直至在线监测设备的电压达到其期望电压。本发明采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与多中继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相结合,不必受制于多中继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复杂的数学模型,简化了整个系统的设计分析环节,并且根据系统内的参数摄动及负载变化自行的调整控制参数,提高了系统的整体鲁棒性,保证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距离与传输稳定性。

    基于短边交叠式矩形导轨的电动汽车IPT系统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47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13651.X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短边交叠式矩形导轨的电动汽车IPT系统及设计方法,属于磁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基于平铺式矩形导轨的电动汽车移动式无线供电系统中,导轨线圈相邻短边上的一对反向电流,对电流所产生的磁场会严重削弱其上方区域的磁场强度,从而导致了系统功率在切换域上存在较大幅度的波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设计一种短边交叠式矩形导轨,使其能够降低系统在导轨切换域上的功率波动幅度,即抑制系统在导轨切换过程中的功率波动,同时在相邻矩形线圈交叠区设置外加磁芯,进一步减小功率波动,使电动汽车充电时更加稳定。

    一种对外移相角不敏感的BD-WPT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95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165470.1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对外移相角不敏感的BD‑WPT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电压型输出的双向无线电能电能传输系统对于原、副边外移相角十分敏感,对系统相位同步精度要求高的问题。包括原边模块和副边模块,原边和副边模块均包括直流电源、母线电容和高频逆变器,母线电容和高频逆变器之间串接有二极管控制电路;二极管控制电路包括并联设置的二极管和控制开关管,二极管的阳极与高频逆变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二极管的阴极与母线电容的一端连接,高频逆变器的另一个输入端与母线电容的一端连接。本申请通过在母线电容和全桥逆变器之间串接有二极管控制电路可以有效降低BD‑WPT系统的外移相角敏感性,极大的降低了系统需要的控制精度。

    基于球冠双D型线圈的多角度抗偏移的水下MC-WPT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2200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310194373.6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球冠双D型线圈的多角度抗偏移的水下MC‑WPT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球冠双D型线圈式耦合机构并设计合适的耦合机构参数,以及通过设计原副边谐振网络并设计合适的谐振网络参数,使得接收端在三维空间中存在较大角度的旋转偏移情况下,耦合机构互感变化较小,系统的输出功率和效率都能满足设计要求。本发明以输出功率不小于3kW,系统效率不低于85%的无线充电系统为例,利用COMSOL建模分析了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在三维空间中存在偏移时的互感变化情况,互感变化率较小。本发明还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系统在互感变化时依然能够保持3kW的输出功率且波动较小,输出效率不低于8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