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8422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878499.5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俊秋 , 袁龙 , 赵维兴 , 谢威 , 宁楠 , 范斌 , 唐学用 , 杜刃刃 , 周健 , 周海 , 张靖 , 严儒井 , 曾晓蕾 , 周忠强 , 姜世骁 , 万会江 , 赵峻 , 詹乐贵 , 廖畅 , 陈晓 , 成周 , 吴小康 , 张猛 , 吴进鸿 , 黄元行 , 杨瑞 , 杨政校 , 谢才科 , 宋达 , 代江 , 曹杰 , 李家璐 , 张裕 , 姜有泉 , 张俨 , 李博文 , 蒋陈根 , 张耀 , 陈俊全 , 陶用伟 , 陈巨龙 , 刘明顺 , 李庆生 , 李钰刚 , 符玉珊 , 陈梦瑶 , 王嘉昊 , 王国鸿 , 刘东杭 , 陆昊鹏 , 彭诗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配网故障的具有驱鸟功能的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与变压器主体上表面连接的驱鸟腔、设置于驱鸟腔内部的驱鸟机构,以及与驱鸟机构连接的承重板;承重板上对称设有过滤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当鸟自然停驻在承重板上时,自动同时触发驱鸟剂挥发组件进入空气中并通过第二开孔和过滤口进行挥发和发声组件发出声响,对鸟实现声音和气味双重驱赶的功能,加快了驱鸟的效率,节约了驱鸟剂的使用,节约资源;进一步当鸟被驱赶走时,组件能够自动复位,同时驱鸟剂重新进入密封状态进行密封储存,大幅延长驱鸟剂的有效使用时间,使得技术人员不需要对驱鸟剂进行频繁的更换,节约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06039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01732.8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明顺 , 贺先强 , 马覃峰 , 覃海 , 蒲清昕 , 朱灵子 , 王寅 , 安甦 , 张青青 , 范翔 , 王国松 , 陈俊全 , 陈锐 , 张丹 , 曹杰 , 吴应双 , 姚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配电网重构后的电磁环网快速解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在未发生电磁环网或电磁环网对系统的影响利大于弊时,对高压输电网进行下网容量和组团方案研究;步骤2、对完成组团方案研究后的所有方案中开展解环点分析,排除解环后不满足供电要求的解环方案;步骤3、将满足要求的解环方案存储,在需要解环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各解环方案进行校验,选出最优解环方案并执行;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解环分析方法每次计算最大综合边介数信息都需要遍历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在网络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时间成本将显著提高,因此处理效率仍有一定局限性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8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4013.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马覃峰 , 贺先强 , 刘明顺 , 范翔 , 蒲清晰 , 安甦 , 朱灵子 , 王国松 , 吴应双 , 陈锐 , 王寅 , 曹杰 , 张青青 , 覃海 , 姚刚 , 陈俊全 , 朱思霖 , 代江 , 杜江 , 赵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MU的孤岛判断及快速合闸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PMU同步测量模块,控制中心处理单元以及选相合闸装置,PMU同步测量模块安装于地区电网与主网之间的联络变或联络线两侧断路器外线路上,选相合闸装置安装于地区电网与主网之间的联络变或联络线两侧的线路上;通过PMU同步测量模块测量得到的电压相角信号对地区电网状态进行判断;若判断地区电网已进入孤网运行状态则启动防孤岛保护,发出合闸指令;选相合闸装置选择合适的时刻把分合闸命令下送到分相控制断路器的各相合闸线圈,完成合闸;否则系统将会继续判断地区电网状态;有效提高了恢复电网连通性概率,并减少成功并网合闸所需要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18674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947930.3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PA模拟计算的电网运行薄弱点判别方法,通过叠加设备相关联断面内其余设备信息,调用BPA进行潮流计算分析,找到失压站点,从而迅速且精准地识别出电网运行薄弱点,为调度员辨识运行薄弱点提供精准导向,精准提升系统运行可靠性,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18395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46975.9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拓扑追踪技术的电网元件实时风险预警方法,能够拓扑开关、母线等设备的关联关系,根据拓扑追踪技术能够更加快速简单地找到有变化的设备,然后扫描设备实时状态,追踪到故障设备;能够快速根据故障设备组成风险点,给出实时运行风险事故事件等级在线预判,辅助调度员开展事故处置;能够根据故障设备做出风险预警和相应的降风险措施,提高电网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117869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288021.7
申请日:2019-12-1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度操作票智能校核系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调度票数据,并转换为机器学习数据模型M1;b、对所述转换后的调度票数据进行随机重组,生成重组调度票数据模型M2;c、将所述重组调度票数据模型M2与所述步骤a获取的调度票数据模型M1组合形成数据模型M3;d、使用规则学习算法对所述数据模型M3进行计算,并生成规则库。据统计,传统的“三审三校”模式共发现调度操作票错误87处,而人工智能校验则发现错误95处,错误识别率提升高达8.4%。更重要的是,“三审三校”模式所发现的87处错误均涵盖在人工智能校验方法所发现错误中,充分证明了规则学习算法解决调度操作校核问题的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308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18218.0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参与大用户直购电新能源场站最小有功功率修正确定方法,所述修正确定方法包括:A、获取参与大用户直购电涉及断面数据;B、根据大用户与新能源场站的直购电合同电量计算所述新能源场站当日所需的发电量,并根据所述当日所需的发电量计算所述新能源场站当日各个时刻的有功功率,将所述有功功率按照时刻均分;C、获取所述新能源场站当日各个时刻的功率预测值,并根据所述功率预测值调整所述新能源场站各个时刻的有功功率,得到最终的所述新能源场站最小有功功率;D、重复步骤B、C,直至完成所述大用户与新能源场站的直购电合同发电量,能够提升参与大用户直购电的新能源场站交易合同完成率,同时减轻调度员断面调控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999379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177334.9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7/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外像机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紫外像机标定装置中标定板所在平面为XoY平面,以像机正前方为Z轴,建立世界坐标系,确定标定板上每个紫外灯珠在世界坐标系的坐标值;步骤2:获取紫外像机拍摄的所述标定板图像;步骤3:消除部分噪声;步骤4:对降噪后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步骤5:对上述阈值分割的结果进行圆拟合;步骤6:对上述圆拟合的结果进行非极大值抑制;步骤7:依次求解出标定板上所有紫外灯珠与其亚像素精度的图像特征点的对应关系。本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标定板在紫外像机下无法有效成像的问题。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紫外相机标定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6511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40189.1
申请日:2016-10-2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前N‑1分析的调度员操作风险评估方法,是通过解析调度操作指令,依据当前电网运行方式,实现调度操作风险的超前评估,包括步骤:(1)基础数据准备;(2)操作指令解析;(3)N‑1故障扫描;(4)事故等级判定;(5)操作风险评估。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超前N‑1分析的调度员操作风险评估方法,与传统的操作风险评估分析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通过调度指令的解析,辨析由于调度操作导致的网络拓扑变化,实现对调度操作每个阶段的电网风险分析超前评估,能够有效降低调度操作引起的事故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9651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21757.7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区电网孤网自适应频率电压稳定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地区电网被动孤网运行的功率缺额以及系统惯量,基于功率缺额以及系统惯量计算孤网初始频率变化率;基于孤网初始频率变化率确定电力系统的控制需求;若当前电力系统存在控制需求,则结合电力系统实时频率对孤网频率电压进行稳定控制。本发明基于系统频率、电压变化情况,合理利用孤网区域的可控制资源,提升孤网频率稳定的概率;通过系统频率电压的实时变化情况,实现对孤网内新能源、传统机组和负荷的分轮分级精细化协调控制,有效提升了孤网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