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46288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290484.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电耦合多能源跨区域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收集当前天气数据及区域的用能需求数据,仿真出区域的电需求和热需求数据;构建跨区氢‑电耦合多能源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多能源跨区域优化配置的目标函数和系统平衡约束条件;根据得到的数据对跨区氢‑电耦合多能源储能系统进行优化计算,得到最优的储能配置,实现跨区域能源分配,能够跨区域满足用户的电、热需求,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使可再生能源与负荷的时空更匹配,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本方法利用氢‑电耦合储能的互补,针对区域的热负荷、可再生能源出力及电负荷特性,给出最优的储能配置,更好的发挥储能的作用,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区域的弃电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6691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010087.0
申请日:2021-01-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室内人员定位和行为感知的非入侵安防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身份识别与标定模块、人员定位与追踪模块、人员行为感知模块、危险预警与可视化展示模块以及人员身份、位置状态和行为状态数据库更新模块;能够实时对智能楼宇进行安防监控、处理、更新和反馈,实现对楼内人员的身份识别与标定、定位与追踪以及行为感知,在此基础上实现非入侵安防系统的预警功能,即对人员高密度聚集预警和危险动作预警,和可视化展示功能,即对智能楼宇内人员轨迹在可视化平台进行展示。
-
公开(公告)号:CN11211649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760752.3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Q50/06 , G06Q10/06 , G06Q10/04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产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及装置,该系统由燃料电池热电联产单元、供氢系统、热水罐储热单元、吸收式制冷机、需求预测器、运行控制器、热能输配控制器以及能量计量装置组成。该系统运行控制的方法结合用能预测制定系统中各设备运行策略,在实际运行中对系统中各设备实际出力及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调整运行策略,实现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产系统的协同供电、热、冷。该装置由需求预测器、运行控制器、热能输配控制器组成,以实现上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201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04860.8
申请日:2024-03-1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4W5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调度策略的基站温控优化方法,包括:获取基站基础数据、室外环境数据、室内环境和电力数据、业务负荷数据以及当地分时电价数据,然后基于所获取的数据构建了以电力成本最小化为目标,以基站热平衡、设备运行为约束的MILP模型,继而在所构建的约束下对MILP模型进行求解,生成电力成本最小时基站暖通空调系统的初始调度策略,最后根据所生成的初始调度策略来控制基站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而能够在不改造现有基站设施的情况下降低基站温控系统能耗并达到最小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07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20916.7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仿真强化学习的基站制冷控制优化方法与系统,该系统的仿真部分通过仿真学习到基站暖通空调系统的初步温控策略;实际部署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智能控制器、基站暖通空调系统、环境状态感知模块、规则越界判定器等,该部分实现仿真温控策略的实际部署。本发明通过引入EnergyPlus仿真解决传统数据驱动模型高度依赖数据质量,无法实现迁移泛化、以及动作越位的问题,实现在无数据积累和输入少量基础参数的情况下能够安全有效地从仿真模型中学习得到较优的初始温控策略。将学习到的控制策略部署到实际基站环境中进行本地模型推理,的进一步优化温控策略,提高基站能效并达到最小的运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645156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38660.X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8/2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19/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室内动态温度场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该方法以时空深度卷积残差网络作为预测模型,充分考虑了影响建筑室内温度分布的各种复杂因素,采用数据机理双驱动的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数据驱动优势,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卷积残差网络模型,实现在保证预测精度的同时降低模型的复杂度及对先验知识的需求;另一方面引入机理信息来提升数据驱动模型的可解释性与泛化能力,同时通过构建和施加具有物理意义的边界约束使得预测结果保持在物理现实允许的范围内,提升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此外,该方法利用迁移学习建立源任务与目标任务的映射关联,通过微调预训练模型实现迁移,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1675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211527596.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8B21/04 , G08B13/196 , G08B13/22 , G06V20/40 , G06V40/20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居群体的室内人员活动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及方法,所述预警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人员身份识别模块、隐私区域与公共区域的人员行为感知模块、人员健康及安防预警和可视化展示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数据预处理模块输入端,数据预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人员身份识别模块的输入端,人员身份识别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隐私区域人员行为感知模块、公共区域人员行为感知模块和人员健康及安防预警模块的输入端,隐私区域人员行为感知模块和公共区域人员行为感知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人员健康及安防预警和可视化展示模块的输入端,能够实现室内人员身份识别、公共区域和隐私区域的人员行为感知,并进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8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265906.0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水能源系统及其长短期优化控制方法和装置,该系统由燃料电池、电解槽、吸收式制冷机、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发电机组、储氢罐、压缩机、热水罐与冷水罐组成。该方法根据风力、太阳辐射强度、电需求、冷需求和热需求的预测值及偏差,建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产热、用户电冷热需求的预期情景,以在所有情景下平均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对系统进行混合整数线性优化,以研究系统的运行策略。在该优化问题中,保持燃料电池以及吸收式制冷机在所有情景下的运行策略相同,而令电解槽、储氢罐、热水罐与冷水罐在不同情境下的运行策略可变,以达到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856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807179.6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零碳智慧能源系统的历史数据,根据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中的不确定变量及其上下限,随机选取N个场景;其中,N为非零自然数,所述不确定变量的上下限通过所述历史数据确定;基于N个场景中各所述不确定变量在目标调度时段的不确定性,得到N个场景的不确定性集;根据N个场景的不确定性集建立所述零碳智慧能源系统的调度模型;基于场景树方法求解所述调度模型,以得到所述零碳智慧能源系统在目标调度时段的运行策略;控制所述零碳智慧能源系统中的设备根据所述运行策略运行。通过上述方法能够在零碳智慧能源系统随机优化中有效兼顾计算复杂度和可行性,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6326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210325859.4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M‑MFA算法的建筑综合能源系统碳排放监测方法与装置,建立了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网络,设立建筑碳排放大数据存储中心来存储经过MFA和z‑score算法数据预处理后的建筑能耗与碳排放数据,基于建筑碳排放的功能实现模块与大数据存储中心结合,实现建筑实时能耗监测、碳排放监测、设备故障检测与定位、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设计仿真等功能,同时为建筑能耗预测、运行控制等其它技术实现提供数据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