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328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528206.6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隧道端部扩大式硐室减缓构造,设置在高速铁路隧道端部附近用于降低洞口压缩波的压力梯度及微压波峰值,其特征在于,在隧道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扩大的硐室,所述硐室由联络道与隧道连接;硐室体积在80~130m3,联络道长度在2m~20m范围内,并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选取,联络道的截面面积20m2~40m2。采用本发明的结构明显降低了压缩波的压力梯度,使压缩波到达隧道出口处时产生的微压波峰值大大降低,减小了高速列车运行时对隧道周围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670436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34411.1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隧道洞口侧部条带式音爆控制构造,在隧道洞外以明洞的形式构建15-22m长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的断面的面积与隧道断面面积相同;缓冲结构两侧对称设置两个一大一小形如条带的竖向开口,即第一条带A和第二条带B;第一条带A距离明洞入口4-6m,其沿着隧道纵向长度为1.5-2.0m;第二条带B沿着隧道纵向长度为1.5-2.0m,两个条带之间的间距为6-9m,第二条带距离隧道入口2-3m。本发明音爆控制构造具有更高的缓解微压波效率,明显降低压缩波的压力梯度,增加旅客的乘车舒适性,大大削减了高速列车进出隧道所产生的音爆效应,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210509254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0913460.1
申请日:2019-06-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工作面污风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净化箱体、分别连通在所述净化箱体两侧的进风管和排风管以及设置在所述净化箱体内部的除尘加湿机构和供氧机构,且所述除尘加湿机构与所述供氧机构相连通;该装置既形成通风循环系统,实现污风的二次循环利用,又形成水体循环系统,为装置内空气起到加湿作用,增加气体湿度及含氧浓度,节能减排,绿色环保。(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5135645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646825.0
申请日:2015-08-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隧道端部扩大式硐室减缓构造,设置在高速铁路隧道端部附近用于降低洞口压缩波的压力梯度及微压波峰值,其特征在于,在隧道的横向两侧分别设置扩大的硐室,所述硐室由联络道与隧道连接;硐室体积在80~130m3,联络道长度在2m~20m范围内,并可以根据工程需要选取,联络道的截面面积20m2~40m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明显降低了压缩波的压力梯度,使压缩波到达隧道出口处时产生的微压波峰值大大降低,减小了高速列车运行时对隧道周围环境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7295774U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21332790.9
申请日:2017-10-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2D29/045 ,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结构,其包括设置于基坑中的围护桩,围护桩顶部设置有桩顶冠梁,桩顶冠梁上设置有挡墙;围护桩围护的基坑内浇筑有车站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站台,底板两边连接有车站边墙,车站边墙顶端设置有拱顶,拱顶的下部两端之间连接有拉杆;车站边墙内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中板。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工工艺少、造价低、可减少对地面交通的干扰以及增大车站内部使用空间、便于容纳较大客运量、使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1468422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20871469.6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1B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和真空管道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道交通系统,包括列车运行的管道,所述管道由一个运行段和m个低压段构成,每段之间有隔离门;所述低压段分成j、k两部分,分别位于运行段入口端和出口端;位于所述运行段入口端的j个低压段,从第一段至与运行段连接的第j段,压力逐段降低;位于所述运行段出口端的k个低压段,从与运行段连接的第一段至最后的第k段,压力逐段升高;其中,j、k为正整数;m=j+k。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交通系统采用多级减压技术,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地铁、高铁线路,经过简单少量的改造就能够兼容高速运营。既减少了造价成本,又能减少运营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554974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20069093.2
申请日:2017-01-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管,包括软式排水管,在所述软式排水管的管内设有与所述软式排水管内壁匹配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上设有供液体通过的孔隙。通过设置在软式排水管的管内设置支撑结构,当软式排水管受到径向压力时,可以显著增加软式排水管的局部受力面积,从而提升软式排水管的截面抗压能力,降低或避免软式排水管发生变形,确保软式排水管的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的结构简单,只需在现有的软式排水管中放入一定数量的支撑结构即可,实用性高、安装方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