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互补作用质量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239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510173731.0

    申请日:2015-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互补作用质量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3个初筛模板,进行亲本初筛引物;构建16个样品小群体,进行亲本间有差异引物的复筛,符合约定规律的引物作为疑似标记进入下一轮筛选;构建38个样品小群体,选取目的条带在此群体中符合约定规律的引物作为疑似标记进入下一轮筛选;构建24个样品小群体,保留在此群体中符合约定规律的标记;初步确定目标基因所在染色体,集中筛选预备标记;对另外互补的基因利用如上方法进行筛选;群体验证筛出的互补作用的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并作出遗传图谱。本发明结合SSR等分子标记使用,使此类二或多对基因互补产生的质量性状的基因的分子标记筛选变得相对简单易行。

    一种小麦幼穗遗传转化受体的培养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4299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92788.7

    申请日:201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幼穗遗传转化受体的培养方法及应用,涉及转基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幼穗的取材。2、幼穗的接种前处理。3、幼穗的接种及培养。4、将获得胚性愈伤组织转接到分化培养基中,培养至出苗。5、将所得的2-4cm高的幼苗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至获得健壮的组培苗。6、根据小麦的类型,将获得冬性小麦组培苗在4℃进行春化处理,春小麦组培苗不进行春化处理,最后将组培苗炼苗后移栽于土中。整个培养过程涉及三种培养基,分别是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及生根壮苗培养基。

    一种小麦抗条锈病相关的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

    公开(公告)号:CN101643738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023868.2

    申请日:2009-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小麦抗条锈病相关基因相似乙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1619bp。其中3’非翻译区187bp,5’非翻译区136bp,编码区1269bp,共编码431个氨基酸,该基因的RT-PCR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正常情况下有微量的表达,在条中32菌系胁迫24h后诱导表达上调,72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随后第4天急剧下降,第7-13天再次上升。该基因是S17、S120、S176等基因的上游基因;对假定蛋白S108的表达具有负向调控作用,诱导S239家族基因的表达补偿。利用该基因转化小麦、玉米等作物和其它植物,提高作物抗条锈反应能力,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一种小麦抗条锈病相关的IF2类翻译起始因子基因

    公开(公告)号:CN10164373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023867.8

    申请日:2009-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抗条锈病相关的IF2类翻译起始因子基因,该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810bp,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其中,1~165bp为5’非翻译区,166~1386bp编码406个氨基酸,1513~1665bp编码50个氨基酸,1666~1810bp为3’非翻译区。该基因是小麦抗条锈病的保守基因,RT-PCR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在正常情况下有微量的表达,在条中32菌系胁迫24h后诱导表达上调,72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随后4-7天表达下降;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该基因在抗条锈病小麦中的表达,会使抗病小麦叶片表现受条锈菌侵染症状。

    一种大量培育普通小麦近等基因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46662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042830.6

    申请日:2006-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量培育普通小麦近等基因系的方法,利用自花授粉作物自交逐代基因趋于纯合的规律,在基因纯合的过程中借助生物技术每一世代跟踪检测目标亚基性状,即从F2代开始,同常规系谱选择一样进行系谱选育,播种前确定目标杂合性状亚基,来年再从该性状杂合系中进行系谱选择,依次进行7-8代,待到株系其他农艺性状稳定时,自交选择两种纯合类型,即为目标基因(亚基)的成对近等基因系。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同一组合内一次可同时培育多对等位近等基因系,打破了回交转育一次只能培育一组近等基因系的局限性。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有利于对目标亚基形状的分析,提高了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大量培育普通小麦近等基因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57061A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200610042830.6

    申请日:2006-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量培育普通小麦近等基因系的方法,利用自花授粉作物自交逐代基因趋于纯合的规律,在基因纯合的过程中借助生物技术每一世代跟踪检测目标亚基性状,即从F2代开始,同常规系谱选择一样进行系谱选育,播种前确定目标杂合性状亚基,来年再从该性状杂合系中进行系谱选择,依次进行7-8代,待到株系其他农艺性状稳定时,自交选择两种纯合类型,即为目标基因(亚基)的成对近等基因系。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同一组合内一次可同时培育多对等位近等基因系,打破了回交转育一次只能培育一组近等基因系的局限性。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有利于对目标亚基形状的分析,提高了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一种优质面条专用粉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85874A

    公开(公告)日:2005-10-26

    申请号:CN200510042634.4

    申请日:2005-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质面条粉的加工方法,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选育的优质面包专用小麦陕优225为主料,经过配麦利用该实验面粉厂的磨面设备进行加工。采用本发明的工艺,使所制面粉达到或超过国家一级面条粉的指标,同时也超过了单品种小麦普通工艺的技术指标,使面条品质明显提高,面条评分增加4.0~7.5分,其面条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