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059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401860.6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仿生水凝胶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椎间盘修复的多功能仿生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水凝胶,所述水凝胶是由PVA和去离子水配置后的溶液进行加工的VIG溶液再处理得到的产物组成。本发明通过利用镁离子对聚乙烯醇水凝胶的Hofmeister效应制备了一种粘弹性离子水凝胶,它具有高注射性、频率依赖性粘弹性、合适的降解速率、仿生物膨胀行为和生物相容性的特点,解决了纯PVA水凝胶的非动态共价聚合物网络和较长的降解周期严重影响了其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279654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0660259.1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缓释阿司匹林脂质体水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药物中的应用,该缓释阿司匹林脂质体水凝胶包括阿司匹林、脂质体和明胶甲基丙烯酰水凝胶;并通过对缓释阿司匹林脂质体水凝胶的结构特性及力学特点的观察及体外材料对髓核细胞的炎症影响、体内兔纤维环缺损造模试验来证实缓释阿司匹林脂质体水凝胶治疗纤维环缺损引起椎间盘退变的效果及可能机制,证实ASP‑Lip+GelMA在兔部分纤维环缺损部位的填充、维持力学稳定性和局部炎症的控制方面表现出优越的性能,预防部分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06969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637530.5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K31/616 , A61P29/00 , A61P19/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新用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阿司匹林在制备治疗椎间盘退变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应用LPS诱导氧化应激构建椎间盘退变模型,观察阿司匹林对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作用,通过观察氧化应激和椎间盘退变的各项指标来评估Aspirin对于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作用。并且通过Western blot来证明Aspirin减少氧化应激,缓解椎间盘退变的简要机制。椎间盘髓核组织发生氧化应激引起椎间盘退变,Aspirin通过抑制髓核组织的氧化应激进而减少细胞基质和二型胶原的分解来延缓椎间盘退变,从而为椎间盘退变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732071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65727.5
申请日:2017-08-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8/225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体激素新用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催乳素在治疗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应用针扎穿刺来建立大鼠尾椎间盘退变模型,观察催乳素对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作用,通过观察椎间盘退变的各项指标来评估PRL对于椎间盘退变的治疗作用,并且通过测定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和凋亡细胞的数量来阐明PRL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RL治疗可有效的减缓椎间盘高度下降及MRI信号强度的减弱,对于保持椎间盘组织结构的完整性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减少髓核内II型胶原的丢失,并且有效的减少髓核内炎症因子和凋亡细胞表达,证明PRL对椎间盘退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61580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410392576.7
申请日:2014-08-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B17/7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对腰椎棘突间进行有效撑开,扩大腰椎椎间隙,同时又能有效防止棘突从撑开器中松脱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械。撑开器主体是两个通过转轴连接的撑开杆。撑开杆前端弧形弯曲,分别与各自的撑开嘴相连。撑开嘴能够适应不同厚度的棘突,在撑开嘴上端设有不同高度的螺孔,根据病人的棘突高度拧入螺钉临时固定,可以防止处理椎间隙时棘突从撑开嘴内松脱,导致撑开器下沉压迫硬膜囊。撑开杆中间部分是由滑槽和带滑轮的“X”形构件组成的平行撑开器。撑开杆后部为握持手柄,其末端的锁定装置通过螺杆和锁定螺母相连。这种腰椎棘突间撑开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安全可靠地扩大腰椎椎间隙,有利于手术野显露,缩短手术时间,解决了现有骨科器械中缺少安全的腰椎棘突间撑开专用工具的问题,可广泛用于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手术。
-
公开(公告)号:CN203564316U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20524719.6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B17/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隙后缘骨块推顶器械,包括手柄、连杆和推顶头,所述手柄长12cm,所述连杆长15cm,所述推顶头长为10mm至12mm,宽为5mm至6mm,所述手柄与所述连杆相接,所述推顶头与所述连杆相为一体结构,所述推顶头分三个类型五种样式,所述推顶头与骨的接触面具有不同的弧度,所述推顶头表面进行凹凸处理,每个类型的所述推顶头的边缘设置有不同的突出块。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制造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推顶骨块时安全可靠,解决了现有骨科器械中缺少切除椎间隙后缘骨块专用工具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1066979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2024682.0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一种针对跟骰关节面塌陷骨折的跟骨锁定装置,包括斜向固定钢板和平面固定钢板,斜向固定钢板上开设有多个相邻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斜向固定钢板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倾斜角度,平面固定钢板包括横向板、第一纵向板和第二纵向板,横向板的两端与斜向固定钢板和第一纵向板连接,第二纵向板设置在横向板的中间位置,第一纵向板和第二纵向板的两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横向板在斜向固定板与第二纵向板之间的中心位置以及在第二纵向板和第一纵向板之间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第三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中螺纹连接有固定螺钉。本实用新型根据跟骨的解剖特点,在固定钢板的合理位置上设置固定螺钉,以对跟骰关节面进行固定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212913348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0590192.7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一种肩胛骨外侧缘解剖锁定钢板,包括锁定钢板本体,锁定钢板本体按照固定区域划分为外侧缘固定段和肩胛盂固定段,外侧缘固定段和肩胛盂固定段均具有与人体肩胛骨外侧缘和肩胛盂骨面解剖形态对应的弧度,且两者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相互倾斜,肩胛盂固定段的任意一端部处相对于肩胛盂固定段的其他位置斜向上倾斜设置,外侧缘固定段和肩胛盂固定段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螺钉孔,外侧缘固定段上还设置有一滑动固定孔。本实用新型合人体肩胛骨外侧缘和肩胛盂的解剖形态,同时增加了钢板近端螺钉孔数目,且钢板近端螺钉孔具有一角度,有利于手术中螺钉的置入,以达到有效固定肩胛骨外侧缘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1674503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026146.4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B17/80
Abstract: 一种可固定双柱的胫骨平台内侧固定构件,包括横向固定钢板和纵向固定钢板,横向固定钢板包括呈C型状的第一横向固定钢板和第二横向固定钢板,第一横向固定钢板具有的弧度与胫骨内侧平台的横向表面解剖形态相匹配,第二横向固定钢板具有的弧度与胫骨近端的横向表面解剖形态相匹配,第一横向固定钢板与纵向固定钢板呈T型连接,第二横向固定钢板设置在纵向固定钢板上且相对第一横向固定钢板平行,纵向固定钢板具有与胫骨近端的纵向表面解剖形态相匹配的纵向弧度。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固定胫骨平台内侧柱和后内侧柱的目的,既可减少钢板使用数量,以降低手术费用和减小创伤,又可避免两块钢板竖直部分的螺钉交叉碰撞发生断裂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212913349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0626134.5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PC: A61B17/80
Abstract: 一种肩峰解剖锁定钢板,包括钢板本体,钢板本体包括肩胛冈固定段和肩峰固定段,肩胛冈固定段和肩峰固定段分别与人体肩胛冈、肩峰的解剖形态相匹配,肩胛冈固定段和肩峰固定段对应连接的两侧边之间分别具有角度α和角度β,肩胛冈固定段和肩峰固定段上开设有多个螺纹孔且肩胛冈固定段上还开设有一滑动固定孔,肩胛冈固定段上的多个螺纹孔和滑动固定孔呈单排设置且滑动固定孔的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肩峰固定段上的多个螺纹孔呈双列设置。本实用新型符合肩胛骨肩峰的解剖弧度,增加了锁定钢板远端的螺钉孔数目,同时还设置了可在术中调整钢板位置的滑动孔结构,从而达到有效固定肩峰骨折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