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17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110954.7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型镁铁水滑石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功能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盐溶液和碱液反应,得到所述掺杂型镁铁水滑石;所述盐溶液为掺杂金属盐、镁盐、铁盐和水的混合液。本发明所述的掺杂型镁铁水滑石作为声敏剂容易代谢,安全性较高;声敏剂带隙较窄,产生ROS的效率更高;由于具有多种金属离子,且均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因此不仅可以作为声敏剂,还能调节机体生命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475444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11173.X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风道导热回收新风保温一体窗及建筑,包括窗框,窗框设有第一窗框口和第二窗框口,带热回收新风装置包括通风换热组件和风机组件,通风换热组件包括保温壳体、导热导风结构以及两条风道,两条风道沿窗框的框面延伸且两条风道内的空气可进行热交换,其中一套风机组件驱动室内空气通过其中一条风道排出室外,另一套风机组件驱动室外空气通过另一条风道送入室内。本发明通过整体设计理念来整合门窗和新风系统,保证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整体风格和保温性能,增加两个换热通道的间壁面积及导热性能以提升换热效率,同时考虑单个房间或小型办公空间独立新风需求,实现室内新风+热回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4593487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312820.9
申请日:2022-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风道蓄热回收新风保温一体窗及建筑,包括窗框,窗框设有用于分别安装窗玻璃和热回收新风装置的第一窗框口和第二窗框口,热回收新风装置包括热回收新风组件和风机组件,热回收新风组件包括保温壳体、导热蓄热结构以及风道,风道沿窗框的框面延伸的风道,风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室内连通的室内风口和与室外连通的室外风口,风机组件设于室内风口处并用于驱动室内空气通过风道排出室外和用于驱动室外空气通过风道送入室内。本发明通过整体设计窗户,保证建筑外围护结构的整体风格和保温性能,同时通过增加热回收器风道的体积空间,提高热回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14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81851.0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E04H1/00 , E04F15/02 , E04B9/00 , E04B9/02 , E04B1/78 , F24F7/06 , F24F7/003 , F24F13/02 , F24F13/28 , F24F11/64 , F24F11/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室内浊气管控避免交叉感染的建筑物,包括密封保温房体、送风系统、排风系统、通风热回收系统、环境源热交换系统以及制冷制热系统,密封保温房体内分布有一个或多个人员聚集带,送风系统包括与室内空间连通的新风送出端,排风系统包括与室内空间连通的浊气接收端,制冷制热系统包括对所述密封保温房体内的空气进行制冷制热至设定室内理想温度的室内制冷制热装置和用于将送风系统所送新风进行制冷制热至低于设定室内温度限值范围的新风制冷制热装置。本发明技术中释放的浊气和新风不会交叉或混合,从而可以避免室内交叉感染。
-
公开(公告)号:CN11278115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71248.4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式制冷制热的被动房,包括密封保温房体、送风系统、排风系统、通风热回收系统、环境源热交换系统以及制冷制热系统,环境源热交换系统包括与自然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流体输送装置,制冷制热系统包括用于将密封保温房体内制冷或制热至设定温度的室内制冷制热装置,室内制冷制热装置为辐射式制冷制热装置。本发明中,冬夏季需要补热或补冷时,均用辐射补热或补冷的技术体系,通过大面积均匀辐射,降低对气流走向的干扰,舒适度更高,且更加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781146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71233.8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24F7/003 , F24F7/06 , F24F8/108 , F24F11/64 , F24F11/72 , F24F11/83 , F24F13/02 , F24F13/30 , F24F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和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包括房体、向房体内部输入新鲜空气的送风系统以及将房体内部含有浊气的空气排出的排风系统,房体内设有室内制热装置和室内制冷装置,房体内分布有一个或多个人员聚集区,送风系统包括与所述房体内部连通的新风送出端和用于调节新风温度的新风温度调节装置,新风送出端所在位置低于人员聚集区人体口鼻所在位置,排风系统包括与房体内部连通的浊气接收端,浊气接收端所在位置高于人员聚集区人体口鼻所在位置,新风送出端为纤维布风管。本发明公开的柔和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在被动房的新风系统中引入纤维织物风管(索斯系统),作为下送风管槽,达到均匀慢速送风,避免紊流。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54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171225.3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格化送风的置换通风式建筑物,包括房体、送风系统、排风系统以及制冷制热系统,房体内布置有多个人员聚集带,送风系统包括与房体内部连通的新风送出端,新风送出端所在位置低于人员聚集带人体口鼻所在位置,排风系统包括与房体内部连通的浊气接收端,浊气接收端所在位置高于人员聚集带人体口鼻所在位置,每个人员聚集带的一侧下方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新风送出端且相邻两个人员聚集带之间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新风送出端,另一侧上方或正上方布置有一个或多个浊气接收端。本发明使人在吸入全新风的同时,浊气以最短路径被排出,避免浊气中途经过周边其他的人,或中途发生新风和浊气混合,从而避免交叉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366982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1125411.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基于防疫功能的智能式室内通风系统,包括封闭空间、顶棚以及地面,封闭空间被划分为多个立柱形空间,多个立柱形空间向上投影在顶棚上形成多个第一投影区,每个第一投影区作为一个送风区,多个立柱形空间向下投影在地面上形成多个第二投影区,每个第二投影区作为一个排风区,室内通风系统还包括用于分别检测多个立柱形空间中人体的多个人体检测装置,控制装置根据每个立柱形空间中的人体控制向其送风的送风口结构和自其排风的排风口结构。本方案有助于在后疫情阶段的建筑室内快速排出空气污染物(包括粉尘、气溶胶等),减少室内空间的病毒交叉感染,通过最短路径最快方式排出空气污染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51911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327671.8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杂型锌铜压电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压电声敏剂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掺杂型锌铜压电声敏剂具有Jahn‑Teller效应,结构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尺寸为50nm‑200nm,化学组成为[(Zn(1‑x‑a)Cua)1‑xMx(OH)2]x+An‑x/n·yH2O;其中,M为Al3+、Fe3+或Cr3+;x为1/1‑1/4;a为0.5‑3;An‑为Cl‑、CO32‑或NO3‑;y为0‑10。本发明所述的掺杂型锌铜压电声敏剂基于具有压电性能的锌基纳米材料,通过引入能引起Jahn‑Teller效应的典型铜金属离子,强化了压电性能提高了超声波的利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70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35960.5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可注射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可注射水凝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1%~10%的丝素蛋白、0.1%~10%的镁锰水滑石,其余为水。上述可注射水凝胶由丝素蛋白水溶液与水滑石水溶液混合后静置得到,由于水滑石表面存在的大量羟基及其层状结构,由其诱导并形成的水凝胶网络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且该水凝胶具有优异的剪切变稀和自修复性能,可原位注射至损伤部位,一方面可有效清除损伤部位产生的过多的活性氧ROS,缓解炎症反应,同时在微环境中产生氧气,可有效改善损伤部位乏氧的不利条件。此外,该水凝胶可有效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有利于脊髓损伤快速修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