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音信号的钢管混凝土结构脱空缺陷诊断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5639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211017584.4

    申请日:2022-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声音信号的钢管混凝土结构脱空缺陷诊断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1)获取不同脱空状态下的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声音信号;2)读取声音信号中的信息,采用CMOR小波基函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将一维声音信号转换为二维的小波时频图,作为脱空缺陷识别的图像特征;3)对获取的钢管混凝土结构脱空缺陷识别的图像特征进行预处理;4)将脱空缺陷识别的图像特征按照设定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测试集,训练用于钢管混凝土结构脱空缺陷识别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5)将待检测的钢管混凝土构件的图像特征输入到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检测结果。该方法及装置有利于对钢管混凝土结构脱空缺陷进行精准、高效的自动诊断。

    一种混凝土受损面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58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96659.3

    申请日:2024-10-09

    Inventor: 廖飞宇 赖光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受损面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对混凝土受损面进行凿毛清理,并充分润湿;S2:将水和加固修复材料按质量比0.06‑0.1:1倒入搅拌机中充分搅拌10‑20分钟,得到加固修复湿料;S3:将加固修复湿料注入到润湿后的混凝土受损面,并使用抹子和刮板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均匀涂抹,确保加固修复湿料充分填补受损的混凝土表面。本发明通过对材料与工艺的合理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修补材料与混凝土受损面的结合效果,有效避免修复层开裂、脱落等现象,提升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对双材料或单材料试件的加载端施加单向拉伸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963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310009648.4

    申请日:2023-0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双材料或单材料试件的加载端施加单向拉伸试验装置,包括加载圆盘、载荷传递机构、试件连接组件以及横向滑动座,载荷传递机构包括两块呈倒V形铰接的加载支撑板,两块加载支撑板铰接处设在加载圆盘底部;试件连接组件包括与横向滑动座滑动连接的一对试件连接座,试件连接座内部设有试件放置槽,试件连接座顶部设有容置加载支撑板下端的U型连接槽,U型连接槽的侧壁设有若干个沿横向均布的纵向通孔,纵向通孔与加载支撑板下端之间穿设纵向连接杆。在加载过程中,通过改变纵向连接杆插入纵向通孔的位置来改变两块加载支撑板间的角度,进而改变加载速率,在静载或动载实验中都能使试件发生直拉破坏,适用于双材料或单材料的试件。

    基于改进概率损伤重构算法的板状结构损伤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618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16707.7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概率损伤重构算法的板状结构损伤成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板状结构中布置方形传感器网络并进行传感器路径的选择;步骤S2:在传感器网络中通过激励信号去激励传感器产生Lamb波,进而完成损伤探测;步骤S3:收集各路径上的Lamb波响应信号并对其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并提取小波系数时间‑能量曲线;步骤S4:根据小波系数时间‑能量曲线的差异性计算出每条路径上的损伤指标;步骤S5:将各条路径的损伤指标代入到改进的概率损伤重构算法中完成铝板结构中的损伤成像。本发明能有效的对损伤范围和损伤位置进行识别。

    侧板连接式钢管混凝土预制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7799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810628306.X

    申请日:2018-06-19

    Inventor: 廖飞宇 张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板连接式钢管混凝土预制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上预制柱下端和下预制柱上端相对接,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均由位于外侧的钢管和浇筑与钢管内的混凝土组成,上预制柱下端部和下预制柱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多个位于侧面的连接钢板,上预制柱下端部和下预制柱上端部均预埋有用以固定连接钢板的螺栓。本发明解决了全预制式钢管混凝土柱的装配连接问题,彻底避免了现场焊接和混凝土浇筑;在施工现场只需要几步简单工序,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减少现场湿作业和降低施工现场的火灾风险,加快施工速度;而且结构稳定可靠、传力路径明确,保障整体结构体系的安全性。

    侧板连接式钢管混凝土预制柱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9779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28306.X

    申请日:2018-06-19

    Inventor: 廖飞宇 张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侧板连接式钢管混凝土预制柱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上预制柱下端和下预制柱上端相对接,上预制柱和下预制柱均由位于外侧的钢管和浇筑与钢管内的混凝土组成,上预制柱下端部和下预制柱上端部之间连接有多个位于侧面的连接钢板,上预制柱下端部和下预制柱上端部均预埋有用以固定连接钢板的螺栓。本发明解决了全预制式钢管混凝土柱的装配连接问题,彻底避免了现场焊接和混凝土浇筑;在施工现场只需要几步简单工序,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减少现场湿作业和降低施工现场的火灾风险,加快施工速度;而且结构稳定可靠、传力路径明确,保障整体结构体系的安全性。

    可局部拆换的组合承重构件及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35564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229498.8

    申请日:2016-04-14

    Inventor: 廖飞宇 韩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局部拆换的组合承重构件及制作方法,包括内层钢管,套设在内层钢管外的外层木板,内层钢管外周侧与外层木板内周侧之间均布有若干加劲钢板,加劲钢板将内层钢管外周侧与外层木板内周侧之间的空间分隔为若干区格,区格内设置有填充物,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遭遇极端荷载破坏后该新型构件可方便的在受损部位进行局部拆换,而不需要替换整体构件,节约灾后修复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有利于建筑材料的重复利用和土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极端梯度算法的不锈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01920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0358978.4

    申请日:2023-04-06

    Inventor: 廖飞宇 余琪瑶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端梯度算法的不锈钢管混凝土轴压承载力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不锈钢管混凝土受压构件的力学机理分析,利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创建与圆形和方形截面构件受压承载力相关的数据,利用十倍交叉验证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所述训练集,分别建立圆形和方形截面受压承载力的极端梯度提升回归模型,采用数据集对模型进行预测迭代直至网络满足收敛条件。将所述测试集输入到受压承载力的回归模型中,获取受压承载力预测值;最后利用误差评价指标分析所述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并通过与实际承载力试验值、现有相关规范计算值的比较表明该方法能更快、更准确的计算不锈钢管混凝土的承载力,预测结果更接近真实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