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波片阵列的显微偏振成像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11066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64651.6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1/0092 G02B21/361 G02B21/365 G02B27/0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波片阵列的显微偏振成像装置,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一激光光源、一显微物镜、一显微目镜、一微波片阵列、一单向偏振片、一成像透镜及一面阵相机;所述激光光源与显微物镜间于所述显微物镜的焦距位置处放置待测样品,所述显微物镜和所述显微目镜对待测样品形成的图像进行放大,所述微波片阵列处于所述显微目镜的焦距位置,对放大后的图像进行偏振调制,所述单向偏振片将图像的二维偏振态分布转换成二维光强分布,所述成像透镜将所述二维光强分布耦合到所述面阵相机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微波片阵列的显微偏振成像装置的实现方法。本发明能够进行动态测量,实现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显微图像完全偏振态测量。

    基于偏振成像和机器学习的光学元件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657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0537692.3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偏振成像和机器学习的光学元件自动检测系统及方法,通过将暗场成像与分焦平面技术的偏振度成像方法相结合,抑制光学元件的高光现象和环境杂散光,获得高质量的元件缺陷成像;再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缺陷识别算法,将缺陷图片做成训练集与测试集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与测试;最终实现光学元件的实时偏振成像与实时缺陷检测。本发明能够抑制高光现象,对具有高反射性和高投射性的透明元件的缺陷特征进行实时的高对比度成像,并利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缺陷识别算法,获得识别速度达微秒级、准确率在98%以上的光学元件缺陷自动检测。

    一种液晶指向矢快速测量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73154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31573.6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指向矢快速测量装置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利用基于晶体劈的偏光干涉原理将外电压驱动下液晶中透射光的偏振态改变转换成干涉条纹的移动,并利用高速相机对干涉条纹的移动进行测量,根据液晶指向矢的倾斜角和扭转角和透射光偏振态的关系,来获得液晶分子平均指向矢的动态信息。该指向矢测量方法的测量光路结构简单紧凑,测量过程中无需光学器件的调节,测量结果不受光源波动性的影响,并可同步快速测量出液晶指向矢倾斜角和扭转角,属于高精度线性测量。该方法测量速度主要依赖于相机的采集频率,可达微秒量级。

    一种多角度入射单发椭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8160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235765.8

    申请日:2015-05-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角度入射单发椭偏测量方法,首先提供激光束聚焦柱透镜、样品、准直柱透镜、1/4波片、晶体斜劈、检偏器、成像屏、面阵相机以及计算机,再通过双折射晶体斜劈的偏光干涉将光偏振态的变化转换成一维条纹光斑的移动,其次采取合理光路设计将多角度入射对应的条纹分布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最后利用图像技术对光斑内的多组条纹进行定位和处理,在单次测量中即可获得多组偏振态信息。本发明的测试方法无机械旋转或光学调制器件,测量速度只受限于相机采集速度,而且测量结果与光强波动无关,可以极大减小系统的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的稳定性。

    基于缓变透过率二向色镜的多色荧光涨落成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74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8842.6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缓变透过率二向色镜的多色荧光涨落成像系统及方法,它包括:采用多种波长量子点荧光标记不同亚细胞器结构,并使用单一波长激发光进行激发获得多色荧光信号;采用基于缓变透过率二向色镜对所述多色荧光信号进行分光,并用单相机同时采集反射通道与透射通道的多色荧光信号;采用基于高阶相关函数计算的方法分离不同波长荧光信号;采用多波长通道信号相互迭代的方式降低不同通道之间串色;采集基于荧光涨落的超分辨成像方法对降低串色后的不同波长的图像进行超分辨算法处理,得到不同亚细胞器精细结构的高分辨率图像。最终通过单波长激发、双通道信号的单相机采集,多色荧光信号的分离,实现不同亚细胞器结构的同步多色超分辨成像。

    基于荧光寿命型与热辐射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测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553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22816.9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荧光寿命型与热辐射型光纤温度传感器的测温装置,包括光探头、荧光寿命测温模块、光功率计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光探头通过耐高温传输光纤与荧光寿命测温模块、光功率计分别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与荧光寿命测温模块、光功率计分别连接。本发明克服荧光寿命型光纤传感器由于高温下的荧光淬灭只能运用于低温段测温的问题,以及辐射型光纤温度传感器在低温段辐射信号弱、环境因素影响大、无法准确测温的问题,解决冶金等行业的实时温度监测问题,实现当前中频冶炼炉、铝冶炼过程和电解过程的实时温度监测需要。

    一种增强自激发拉曼激光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762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598181.2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自激发拉曼激光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激光器,用于提供激励光;第一传输光纤,用于传输激励光;镀发光膜微球腔,发光膜为稀土离子与重金属氧化物共掺的SiO2薄膜,用于产生基频激光和自激发拉曼激光;双锥光纤,用于与镀膜微球腔相互耦合将泵浦激光耦合入微球,将产生的基频激光、拉曼激光耦合出微球;以及第二传输光纤,用于传输出基频激光和多级自激发拉曼激光;第一传输光纤一端与激光器连接,另一端与双锥光纤一端连接,双锥光纤锥腰与镀膜微球腔赤道相切耦合,第二传输光纤一端与双锥光纤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为基频激光、多级自激发拉曼激光输出口。该装置及方法有利于获得增强的自激发拉曼激光。

    一种增强自激发拉曼激光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214781U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21186985.3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自激发拉曼激光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激光器,用于提供激励光;第一传输光纤,用于传输激励光;镀发光膜微球腔,发光膜为稀土离子与重金属氧化物共掺的SiO2薄膜,用于产生基频激光和自激发拉曼激光;双锥光纤,用于与镀膜微球腔相互耦合将泵浦激光耦合入微球,将产生的基频激光、拉曼激光耦合出微球;以及第二传输光纤,用于传输出基频激光和多级自激发拉曼激光;第一传输光纤一端与激光器连接,另一端与双锥光纤一端连接,双锥光纤锥腰与镀膜微球腔赤道相切耦合,第二传输光纤一端与双锥光纤另一端连接,另一端为基频激光、多级自激发拉曼激光输出口。该装置有利于获得增强的自激发拉曼激光。

    结合识别人脸的红外热成像人体温度差值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639777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1059518.4

    申请日:2021-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结合识别人脸的红外热成像人体温度差值检测装置,包括计算设备和与之相连的可见光摄像头单元、红外热成像测温探头单元、超声波测距单元;所述可见光摄像头单元的拍摄视场与红外热成像测温探头单元的探测范围重合形成测温视场;计算设备包括用于识别测温视场可见光图像内人脸的识别人脸模块,还包括根据人脸红外影像来计算人体温度的温度数据处理算法模块;当可见光图像中存在人脸区域时,超声波测距单元对人脸区域测距以评估其是否在检测装置的检测范围内,红外热成像测温探头单元采集人脸区域的红外影像并送至温度数据处理算法模块;本实用新型能大幅降低体温监测装置的成本,并能在测量过程中消除环境温度、湿度、风速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