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2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180038375.1
申请日:2011-06-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一种压接端子(10),其包含导体压接部(12),该导体压接部(12)具有由底板(13)和一对导体压接片(14、14)形成的U形状的截面,该一对导体压接片被设置成在该底板(13)的两侧上延伸并且被压接以包裹布置在该底板(13)的内表面(13a)上的电线(W)的导体(Wa)。该导体压接部(12)被压接且被连接到该导体(Wa),并且具有由具有相同形状的圆筒形凹部组成的齿状物(16)。这些齿状物(16)位于在该导体压接部(12)的内表面(13a、14a)中所假定的且在该导体(Wa)的纵向方向上斜交的格子(21、22、23)的各个格点处。
-
公开(公告)号:CN103053077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80038347.X
申请日:2011-07-2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一种压接式端子(10),设置有:基板(13);由被嵌压以包住电线(W)的导体(Wa)的一对导体嵌压片(14)形成以具有大致U形截面的导体压接单元(12),所述电线布置在基板(13)的内表面上以延伸到该基板(13)的两侧,并且该导体压接单元被压接且连接到导体(Wa)的端末;以及在导体压接单元(12)的内表面上由具有完全相同的半径的圆柱形凹部形成的多个齿状物(16)。其中,形成在该导体嵌压片(14)的后端侧内表面处的齿状物(16)的深度设置成比形成在该基板(13)的前端侧内表面处的齿状物(16)的深度浅。
-
公开(公告)号:CN10385827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280048843.8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8
Abstract: 一种导体压接部(13),该导体压接部(13)在截面上具有大致U形,并且以压接状态连接到电线端子的导体(Wa)。导体压接部(13)包括:底板(15);以及一对导体填缝片(13a),该一对导体填缝片(13a)从底板(15)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上延伸,用于填缝以覆盖安置在底板(15)的内表面处的导体(Wa)。凹形齿状物安置在导体压接部(13)的内表面处。多个圆形凹部(20)作为凹形齿状物在导体压接部(13)的内表面处分离地散布。每个圆形凹部(20)的内底面(21)的直径(d)都设定在从0.15mm(误差范围是±0.04mm)至0.8mm(误差范围是±0.04mm)的范围内。由每个圆形凹部(20)的内侧面(22)和内底面的延伸面(21a)形成的齿状物角度(θ)设定在60°至90°的范围内。彼此相邻的圆形凹部(20)的周缘之间的平面部的最短距离(b)设定为0.17mm(误差范围是±0.09mm)。
-
公开(公告)号:CN10051789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008685.X
申请日:2006-02-2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沼雅则
IPC: H02G3/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04 , H01R4/64 , H01R9/0518 , H01R43/28 , Y10T29/53235
Abstract: 通过使用形成在固定板部分上作为标记的定位线,同轴电缆的编织套部分和护套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固定板部分的预定位置上,其中,所述的定位线与所述编织套部分和护套部分之间的边界相对应。另外,如此定位的护套部分通过夹具元件的倾斜部分而被压入第二夹紧筒中,其中,所述倾斜部分通过在所述固定板部分中形成的孔,而且,与些相关联,所述编织套部分同样被压入第一夹紧筒中。
-
公开(公告)号:CN100423365C
公开(公告)日:2008-10-01
申请号:CN200510004142.6
申请日:2005-01-07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沼雅则
Abstract: 提供了电线终端连接结构与连接方法,通过同时进行芯线部的压接连接与导电性套管的安装,能改进结合作业性与提高芯线部相互接触可靠性。在由剥去包层部(17b)露出芯线部(17c)的电线束(17)与压接连接芯线部(17c)的导电性套管10组成的电线终端连接结构中,由旋缎对导电性导管(10)的周壁(11)直接环缎,于此导管(10)中形成杯状喇叭口(15),在此导管(10)的开口端部(12)的内侧形成锥面(13)。在旋缎,机中相同相对的模具同插入使电线束(17)定位的止动件,使芯线部(17c)的前端触合止动件的端面。
-
公开(公告)号:CN110071375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068896.X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沼雅则
IPC: H01R4/18 , H01R4/62 , H01R43/048
Abstract: 提供了制造端子配件连接到的装接有端子的电线的方法。端子配件包括:芯线压接部,该芯线压接部压接于电线的芯线;被覆固定部,该被覆固定部固定于电线的被覆;和接合部,该接合部连接芯线压接部与被覆固定部。该方法包括:将第一树脂涂覆到位于芯线压接部的端部处的芯线突出区域;使第一树脂硬化;将第二树脂至少涂覆到其中芯线通过接合部的接合区域;经过渗透时间,直到第二树脂至少渗透到芯线的周围和构成芯线的股线之间;和使第二树脂硬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857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663087.9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沼雅则
IPC: H01R4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性的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带端子电线的制造方法包括:被膜形成工序,对具有端子(1)的带端子电线形成将电线(60)的芯线(61)和端子一体地覆盖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7)的被膜(6),该端子(1)具有:芯线压接部(12),将芯线(61)夹在与底壁相连的一对导体紧固片(22、23)的前端与底壁之间;以及包覆压接部(13),被压接到电线的包覆体(62);以及照射工序,对被膜照射紫外线,在被膜形成工序中,一边使间歇性地喷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液滴(3)的喷出口与带端子电线相对移动,一边由从喷出口喷射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形成被膜,被膜形成工序中的喷出口与带端子电线的相对移动的方向是与液滴的喷射方向正交的方向(Y1、Y2)。
-
公开(公告)号:CN103858278B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280048843.8
申请日:2012-09-2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8
Abstract: 一种导体压接部(13),该导体压接部(13)在截面上具有大致U形,并且以压接状态连接到电线端子的导体(Wa)。导体压接部(13)包括:底板(15);以及一对导体填缝片(13a),该一对导体填缝片(13a)从底板(15)的左右两侧边缘向上延伸,用于填缝以覆盖安置在底板(15)的内表面处的导体(Wa)。凹形齿状物安置在导体压接部(13)的内表面处。多个圆形凹部(20)作为凹形齿状物在导体压接部(13)的内表面处分离地散布。每个圆形凹部(20)的内底面(21)的直径(d)都设定在从0.15mm(误差范围是±0.04mm)至0.8mm(误差范围是±0.04mm)的范围内。由每个圆形凹部(20)的内侧面(22)和内底面的延伸面(21a)形成的齿状物角度(θ)设定在60°至90°的范围内。彼此相邻的圆形凹部(20)的周缘之间的平面部的最短距离(b)设定为0.17mm(误差范围是±0.09mm)。
-
公开(公告)号:CN102804523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080027536.2
申请日:2010-06-15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大沼雅则
IPC: H01R4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3/048 , H01R2201/2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线与端子的压接部评估方法,其中,利用简单的检查来判定压接部是良好或不良,并且其中容易进行全面检查。在用于评估电线(W)与端子(10)的压接部的方法中,通过测量压接后的端子(10)的长度(L1)来测定压接后的端子(10)相对于压接前的端子(10)的长度(L0)的延长,并且当所述延长位于上限值和下限值之间的预定容差范围内时,判定为“良好”,而当所述延长位于所述容差范围以外时,判定为“不良”。
-
公开(公告)号:CN10340396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80011774.3
申请日:2012-02-0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4/18
Abstract: 一种压接端子包括:包括底板和一对导体压接片的导体压接部,导体压接片在垂直于压接端子的长度方向的宽度方向上从底板的两侧延伸并且被构造为压接电缆的导体从而包裹导体,导体由导线束形成并且用作沿着长度方向置放在底板上的压接对象,导体压接部的内表面设置有齿部,该齿部包括多个均匀地柱形的凹部,该凹部具有小于导体的导线的直径的直径,并且其中,在该多个凹部中,当从长度方向看时,在压接端子的宽度方向上彼此偏离的相邻的凹部部分地相互重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