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
    11.
    发明公开
    线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35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80015346.6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线束主体(10)具有:第一布线部(11),其布线于第一连结对象物(510)侧的第一臂部件(610)的另一端部(612);及第三布线部(13),由其另一端部的线束引导件(30)朝向第二连结对象物(520)侧的被固定部(522)引导且在该被固定部固定有固定部(13a),连杆机构(600)具备第二臂部件(620),第二臂部件(620)设置于第二连结对象物侧并具有另一端部(622),另一端部(622)经由第二旋转轴(641)相对自由旋转地连结于第一臂部件的另一端部,第三布线部(13)在使第一臂部件相对于第一连结对象物绕第一旋转轴(631)的轴相对旋转时或者在使第二臂部件相对于第二连结对象物绕第三旋转轴(651)的轴相对旋转时,在线束引导件与固定部(13a)之间弯曲变形。

    线束
    12.
    发明公开
    线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14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80015365.9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线束具备线束主体(10),该线束主体(10)使设置于滑动门(500)的第一电连接对象物(550)与设置于车身(B)的第二电连接对象物(560)电连接,在滑动门(500)相对于车身(B)处于全开位置时,线束主体(10)相对于连杆机构(600)在滑动门(500)的打开动作时的滑动方向侧布设,该连杆机构(600)使滑动门(500)与车身(B)连结且使滑动门(500)相对于车身(B)在滑动方向上往复移动。

    线束
    13.
    发明公开
    线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14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80015353.6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线束(WH)具备:第一保护器(1),其配置于被固定的第一连杆(110)并且具有开口(11c);第二保护器(2),其配置于能够相对于第一连杆相对旋转的第二连杆(120)并且具有开口(21a);挠性且筒状的外装部件(3),其具有在第一保护器的开口配置的第一端部(31)和在第二保护器的开口配置的第二端部(32);电线(4),其分别插通于第一保护器、第二保护器以及外装部件并且沿着第二连杆的长边方向(LD)布线于第二连杆;以及移动结构(5),其允许第二端部(32)相对于第二连杆(120)沿着长边方向(LD)相对移动。

    线束布设结构、连杆式滑动门以及线束

    公开(公告)号:CN118414269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80015404.5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在线束布设结构(1)中,主连杆臂相对于车身(B)以及车门主体(D)分别相对转动,并且将车门主体(D)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车身(B)滑动移动。副连杆臂相对于车身(B)以及车门主体(D)分别相对转动,并且与主连杆臂一起将车门主体(D)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车身(B)滑动移动。第一布设线(W1)沿着主连杆臂布设而设置,将车身(B)侧的车身侧连接器(BC1)与车门主体(D)侧的车门侧连接器(DC1)连接。第二布设线(W2)沿着副连杆臂布设而设置,将车身(B)侧的车身侧连接器(BC1)与车门主体(D)侧的第二车门侧连接对象连接。

    线束
    15.
    发明公开
    线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538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169240.3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线束主体无过载地追随连杆机构动作的线束。线束主体具有第三布线部,该第三布线部被车身侧的第一臂部件的另一端部的线束引导件朝向滑动门侧的被固定部引导且在该被固定部固定有固定部,连杆机构(600)具备经由第二旋转轴(641)与第一臂部件的另一端部连结的滑动门侧的第二臂部件(620),线束引导件将第三布线部朝向相对于自身位于与连杆机构的动作平面(Pm)交叉的方向的被固定部引导,第二臂部件相对于滑动门绕第三旋转轴(651)旋转的相对旋转位置为该相对旋转的摆动幅度(Wθ)的中央位置时,被固定部设置在第二旋转轴与第三旋转轴各自的轴中心所在的平面(Pi)上且相对于线束引导件与动作平面交叉的方向上设置。

    电缆布设结构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370091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0221905.5

    申请日:2017-04-06

    Inventor: 佐野光 椿章

    Abstract: 一种电缆布设结构,包括:多条电缆,该多条电缆彼此叠置,并且能够在其长度方向上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及线长差容纳壳,该线长差容纳壳容纳多条电缆的一部分,并且能够在往复运动方向上移动。线长差容纳壳吸收与线长差容纳壳的移动位置对应地产生的多条电缆之间的线长差。

    扁平电缆布设结构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393419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480035439.6

    申请日:2014-04-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6/0215 B60R16/027 H02G11/0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扁平电缆布设结构,即使当在多重堆叠状态下使用扁平电缆时,该扁平电缆布设结构也防止扁平电缆遭受损坏或断开,并且使卷绕装置的故障最小化。扁平电缆布设结构(1)设置有:卷绕装置(3),其用于卷起多个堆叠的扁平电缆(2)的一端侧和输出扁平电缆(2)的另一端侧,卷绕装置(3)安置在滑动体(S)附近;和保护器(4),其在卷绕扁平电缆的靠近卷绕装置的近端位置与输出扁平电缆(2)的远离卷绕装置(3)的远端位置之间滑动。保护器(4)在内部设置有用于吸收松弛部的松弛吸收部,该松弛部由当利用卷绕装置(3)卷绕扁平电缆时产生的、外侧扁平电缆(22)与内侧扁平电缆(21)之间的相对于扁平电缆堆叠的方向的内/外周长度差(L2)构成。

    线束
    18.
    发明公开
    线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648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80015507.1

    申请日:2023-02-17

    Abstract: 线束主体(10)具有:第一布设部(11),布设于第一连结对象物(510)侧的第一臂部件(610)的另一端部(612);第二布设部(12),布设于比第一布设部靠第一连结对象物侧的位置;以及第三布设部(13),被第一臂部件的另一端部的线束引导件(30)朝向第二连结对象物(520)侧的被固定部(522)引导,且固定部(13a)固定于该被固定部,连杆机构(600)具备:第一旋转轴(631),位于第一连结对象物与第一臂部件的一端部(611)之间;第二旋转轴(641),位于第一臂部件的另一端部与第二臂部件(620)的另一端部(622之间;及第三旋转轴(651),位于第二连结对象物与第二臂部件的一端部(621)之间,第二布设部松弛地卷绕于线束引导件和第三布设部的周围。

    线束布设结构、连杆式滑动门以及线束

    公开(公告)号:CN116653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167731.4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适当地布设布线的线束布设结构、连杆式滑动门以及线束。线束布设结构至少具备主连杆臂(11)和布线(W)。主连杆臂(11)的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车身连结且另一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门主体连结,能够相对于车身和门主体分别相对转动,并且将门主体支承为能够相对于车身滑动移动。布线(W)沿着主连杆臂(11)被布设,将车身侧的连接对象与门主体侧的连接对象连接。而且,主连杆臂(11)包括槽部(11e),该槽部沿着该主连杆臂(11)所延伸的延伸方向X形成为槽状且能够容纳布线(W)。

    线束
    20.
    发明公开
    线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65380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167378.X

    申请日:2023-0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线束主体无过载地追随连杆机构的动作的线束。线束主体(10)具有第三布线部(13),该第三布线部被车身(510)侧的第一臂部件(610)的另一端部的线束引导件朝向滑动门侧的被固定部引导且固定部被固定于该被固定部,连杆机构(600)具备经由第二旋转轴(641)与第一臂部件的另一端部连结的滑动门侧的第二臂部件(620),线束引导件将第三布线部朝向相对于自身位于与连杆机构的动作平面(Pm)交叉的方向的被固定部引导,在第二臂部件相对于滑动门相对旋转时,第三布线部在线束引导件与固定部之间弯曲变形,在使第一臂部件和第二臂部件彼此间相对旋转时,第三布线部在线束引导件与固定部之间绕自身的轴扭转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