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取样自清理装置及取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0164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818095.2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取样自清理装置及取样方法,本发明涉及污水排放监测技术领域。该污水取样自清理装置,主要用于解决污水连续取样时易因杂质等残留影响检测精度的问题,将该装置装配至污水排放管道,而后控制液压缸通过定位架带动取样管插入污水,使得传动内轴能够通过传动外轴运行的同时带动端部的清理环片运行,对取样管的管道内壁进行刮除和清理,保证每次污水取样不受残留物污染,提高检测的精准性。取样完毕后,液压缸带动取样管复位,能够同时使得传动内轴带动端部的传动块脱离传动槽,装置保持静止,可提升设备的使用效果和效率。

    一种黑臭底泥有机污染原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5958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96714.5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臭底泥有机污染原位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向黑臭水体底泥中投加氧化剂过碳酸钠,S2、待过碳酸钠反应完全后,向黑臭水体底泥中投加菌剂,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该黑臭底泥有机污染原位修复方法,首先,向底泥中投加氧化剂,一方面氧化剂迅速分解生成双氧水,双氧水可以分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其次,氧化剂迅速分解生成氧气,使黑臭底泥溶解氧增高,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气;另外,氧化剂的添加使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底物;最后降解菌的添加促进了小分子有机质的降解,最终达到降解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的目的,完成黑具底泥中有机污染的去除目标。

    一种闭环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与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23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18106.7

    申请日:2022-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闭环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与处理方法,包括闭环河道主体、可移动排污泵和水泵房,闭环河道主体中设置有可进行升降的阻流墙与溢流墙,阻流墙与溢流墙升起后隔出净化池,溢流墙位于阻流墙的下流,阻流墙的上流位置的岸上设置有漂浮物清理机构,漂浮物清理机构包括清理组件、打捞组件与漂浮物处理组件,漂浮物处理组件包括处理箱体,处理箱体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发明涉及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该闭环河道漂浮物打捞装置与处理方法阻流墙升起后对水中的漂浮物进行阻挡,此时启动输入电机并通过链条带动清理叉转动,从而将漂浮物推向打捞组件,并通过打捞组件将漂浮物从水中打捞出来,从而方便对漂浮物进行清理。

    一种快速高效测定钒价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8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90943.1

    申请日:2022-05-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高效测定钒价态的方法,该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并优化流动相组成,对不同钒的价态进行高效分离并快速检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EDTA添加到每种钒价态的储备液中,制备V(III)–EDTA、V(IV)–EDTA和V(V)的稳定络合物作为储备液,用PRPX100强阴离子交换柱,筛选优化流动相的组成、浓度和pH值,本发明最终确定用含有2.5mM EDTA、3%乙腈的洗脱液,和80mM碳酸氢铵,且pH 5‑6的混合溶液作为最佳流动相,可保证每次分析在5分钟内完成,V(III)、V(IV)和V(V)的检测限分别为0.6、0.7和1.0g L‑1。本发明涉及环境检测技术领域,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分离度好,可以对V(III)、V(IV)和V(V)钒进行快速检测分析。

    一种用于疏浚土堆场的泥量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1339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74476.1

    申请日:2024-0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疏浚土堆场的泥量监测装置,包括刻度杆,所述刻度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平台,且安装平台底部设置有用于测量泥面高度的激光测距仪,所述刻度杆的一侧开设有内嵌安装玻璃面板的容置槽,且容置槽的内表面印刻有刻度线,本发明涉及环保治理和河湖底泥处理技术领域。该用于疏浚土堆场的泥量监测装置,实现了对疏浚土堆场泥量的实时监测和显示,适用于河湖底泥挖掘堆放、环保疏浚等工程,比现有对底泥泥量的人工监测更加科学、准确和便捷,确保泥浆(土方)堆放泥量数据有据可查、可监控等问题,可为堆场泥量的科学监管、后续泥量的堆放和施工安排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参考,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946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375832.1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装置,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处理桶,所述处理桶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处理桶顶部固定连通用于进水的进液管,处理桶底部固定连通有用于排水的排水管,所述处理桶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通过处理框内部的转动筒随着往复丝杆的转动进行转动,使转动筒带动搅拌件在处理框内部进行转动,将处理框内部的污水进行顺时针搅动,此时通过传动件带动喷淋件进行逆时针转动,喷淋件将菌剂反方向喷向顺指针转动的废水中,可以有效避免单向旋转产生旋涡的问题,使菌剂与废水形成激荡,从而加剧废水与菌剂的混合处理,可以提高混合的效果。

    利用微生物控制黑臭水体沉积物氮污染的原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0340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36961.0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微生物控制黑臭水体沉积物氮污染的原位修复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生物碳无机载体材料;S2、制备高效除氮菌液;S3、将高效除氮菌液负载到生物炭载体上,形成固定化微生物系统;3)将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原位覆盖沉积物表面,本发明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该利用微生物控制黑臭水体沉积物氮污染的原位修复方法,可有效控制沉积物氮污染释放。一方面,生物炭负载菌原位覆盖层可促进沉积物氮素代谢出系统,吸附固定到原位覆盖层,通过清除原位覆盖层,达到沉积物原位修复、减少污染物质向水层扩散的目标;另一方面,覆盖层可提高沉积物和水界面的溶解氧,促进土著脱氮细菌生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