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570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703710.6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起亚株式会社 , 锦湖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尤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锂二次电池阳极的组合物,其包含阳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结剂。具体地,所述粘结剂包含三嵌段共聚物,所述三嵌段共聚物具有软嵌段、第一硬嵌段和第二硬嵌段;所述软嵌段源自脂肪族或脂环族二烯基单体并在室温下形成橡胶相;所述第一硬嵌段和第二硬嵌段分别连接至所述软嵌段的两个末端,源自含芳环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并在室温下形成玻璃相;其中,所述粘结剂包含平均直径(D50)为1μm或更大且50μm或更小的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791584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11158383.0
申请日:2016-12-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0672 , C08G61/124 , C08G2261/12 , C08G2261/124 , C08G2261/128 , C08G2261/1412 , C08G2261/1426 , C08G2261/149 , C08G2261/411 , C08G2261/74 , C08G2261/77 , C08G81/00 , C08G63/08 , C08G2261/122 , C08G2261/146 , C08G2261/226 , C08G2261/3241 , C08G2261/51 , C08G226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控制自组装结构的咔唑类接枝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具体地,该共聚物能够控制自组装结构,其能够通过控制作为线团的聚乳酸(PLA)的分子量和咔唑共聚物的分子量而控制聚合物结构的形态和孔尺寸,以制备下式1的聚(咔唑)-线团接枝共聚物,并提供了其合成方法。在式1中,X表示0.05至0.1,m表示7至8的整数,n表示56至84的整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49570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665935.7
申请日:2023-12-06
IPC: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62 , H01M4/36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的自支撑膜及其制造方法,具体地,制造方法包括:使用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的形成的组合物进行第一膜形成工序,以获得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组合物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和粘结剂;粉碎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层以获得作为粉碎产物的用于形成负极的复合粉末;以及利用该复合粉末进行第二膜形成工序,得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层,该粘结剂包含三嵌段共聚物,该三嵌段共聚物具有:源自脂族或脂环族二烯类单体并且在室温下具有橡胶相的软嵌段;以及分别连接至软嵌段的两端并且源自含芳环的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并且在室温下具有玻璃相的第一硬嵌段和第二硬嵌段。此外,提供了使用该方法制造的用于负极的自支撑膜。
-
公开(公告)号:CN11878274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1730698.8
申请日:2023-12-15
IPC: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1393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造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具体地,公开了一种以干法制造用于锂二次电池的电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备包含活性材料的起始材料;对所述起始材料进行第一次干混以获得混合物;冷却所述混合物;向经冷却的混合物中添加粘结剂并进行第二次干混以获得中间材料;以及用一对辊辊压所述中间材料从而获得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7567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211692392.3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内饰件的含有氟基化合物的防指纹膜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车辆内饰件的防指纹膜可以包括基层以及位于基层上并包含氟基化合物的最外层,由此通过具有高拒水拒油性的最外层而使得由水和油构成的指纹的附着面积减小,从而最终消除指纹可见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1584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611158383.0
申请日:2016-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控制自组装结构的咔唑类接枝共聚物及其合成方法。具体地,该共聚物能够控制自组装结构,其能够通过控制作为线团的聚乳酸(PLA)的分子量和咔唑共聚物的分子量而控制聚合物结构的形态和孔尺寸,以制备下式1的聚(咔唑)‑线团接枝共聚物,并提供了其合成方法。在式1中,X表示0.05至0.1,m表示7至8的整数,n表示56至84的整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