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110323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580070035.5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H45/02 , F16F7/10 , F16F15/134
Abstract: 减振装置(10Y)包括:在驱动器部件(11Y)与中间部件(12Y)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一内侧弹簧(SP1′)、在中间部件(12Y)与从动部件(15Y)之间传递扭矩的第二内侧弹簧(SP2′)、以及具有相应于驱动器部件(11Y)与从动部件(15Y)的相对旋转而旋转的作为质量体的太阳轮(22)的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20Y),旋转惯性质量减振器(20Y)相对于包括中间部件(12Y)和第一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1、SP2)的扭矩传递路径(TP)并列设置,根据中间部件(12Y)的惯性力矩(J2)和第一以及第二内侧弹簧(SP1′、SP2′)的刚性k1、k2决定的该中间部件(12)的衰减比ζ小于值1。
-
公开(公告)号:CN104919218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80004509.1
申请日:2014-01-30
IPC: F16H45/02 , F16F15/127 , F16F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3 , F16D3/12 , F16D3/66 , F16D2300/22 , F16F15/12353 , F16F15/12366 , F16F15/145 , F16H45/02 , F16H2045/0221 , F16H2045/0226 , F16H2045/0263
Abstract: 减震装置(10)包括动态减震器(30),该动态减震器(30)具有与中间构件(12)连接的第三弹簧(SP3)、与该第三弹簧(SP3)连接作为的质量体的涡轮(5)以及连接构件(31)等,构成动态减震器(30)的第三弹簧(SP3)配置为和第二弹簧(SP2)在减震装置(10)的轴向以及径向上相重叠,该第二弹簧(SP2)具有比第一弹簧(SP1)更高的刚性,并且以位于第一弹簧(SP1)的内侧的方式配置且在驱动构件(11)和从动构件(15)之间传递扭矩。
-
公开(公告)号:CN104903620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480004490.0
申请日:2014-01-30
IPC: F16H45/02 , F16F15/127 , F16F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23 , F16D3/12 , F16D3/66 , F16D2300/22 , F16F15/12353 , F16F15/12366 , F16F15/145 , F16H45/02 , F16H2045/0221 , F16H2045/0226 , F16H2045/0263 , F16F15/127 , F16F15/14
Abstract: 减震装置(10)包括动态减震器(30),该动态减震器(30)具有与中间构件(12)连接的第三弹簧(SP3)、与该第三弹簧(SP3)连接的作为质量体的涡轮(5)以及连接构件(31)等,构成动态减震器(30)的第三弹簧(SP3)配置为和第二弹簧(SP2)在减震装置(10)的轴向以及径向上都相重叠,该第二弹簧(SP2)以位于第一弹簧(SP1)的内侧的方式配置且在驱动构件(11)和从动构件(15)之间传递扭矩,包括第三弹簧(SP3)的轴心且与减震装置(10)的轴心垂直的平面(PL)包含于连接构件(31)的弹簧抵接部(31c)的减震装置(10)的在轴向上的厚度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1692278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126679.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H1/32 , F16H57/08 , F16H5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发动机转速高的情况下的减振性能变差的扭振降低装置。根据本发明,在扭振降低装置(1)中,具有第1区域(A)和第2区域(B),所述第1区域(A)是在发动机扭矩比预定的基准扭矩小的情况下,小齿轮(7)在行星齿轮架(8)的圆周方向上所位于的区域,所述第2区域(B)是在发动机扭矩大于等于基准扭矩的情况下,小齿轮(7)在行星齿轮架(8)的圆周方向上所位于的区域,位于第2区域(B)的小齿轮(7)与太阳轮(5)之间的齿隙、以及小齿轮(7)与齿圈(6)之间的齿隙中的至少任一方齿隙比位于第1区域(A)的小齿轮(7)与太阳轮(5)之间的齿隙、以及小齿轮(7)与齿圈(6)之间的齿隙大。
-
公开(公告)号:CN111120531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044672.1
申请日:2019-10-3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IPC: F16D3/12 , F16H45/02 , F16F15/12 , F16F15/123 , F16H5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扭转振动减轻装置,其能够在不使装置在半径方向上大型化的条件下,使为了减轻被输入的转矩的振动而所需的惯性力矩增大。在扭转振动减轻装置(1)中,在第三旋转要素(22)的外周部且以在旋转中心轴线方向上从第三旋转要素(22)突出的方式,而在第三旋转要素(22)上附加有追加惯性体(27),行星旋转机构(20)具有中心旋转要素(21)、内啮合旋转要素(22)和行星齿轮架旋转要素(24),第一旋转要素被设为中心旋转要素(21)和行星齿轮架旋转要素(24)中的一方,第二旋转要素被设为中心旋转要素(21)和行星齿轮架旋转要素(24)中的另一方,第三旋转要素被设为内啮合旋转要素(22)。
-
公开(公告)号:CN108603565B
公开(公告)日:2020-03-03
申请号:CN201780008456.4
申请日:2017-01-30
Applicant: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F15/30 , F16F15/134 , F16F15/31 , F16H1/28 , F16H45/02
Abstract: 所提供的是一种阻尼器装置,在该阻尼器装置中:驱动构件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旋转惯性质量阻尼器的行星齿轮装置的小齿轮的第一输入板构件和第二输入板构件;从动构件沿轴向方向设置在第一输入板构件与第二输入板构件之间的空间中并且该从动构件用作行星齿轮装置的太阳齿轮,该从动构件在其外周上包括与小齿轮啮合的外齿轮部;用于调节驱动构件与从动构件的相对旋转的止挡件包括止挡件接触部,该止挡件接触部设置在从动构件的外周上以与第一输入板构件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0410454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90222.6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H1/28
Abstract: 一种阻尼器装置在第一输入板构件和第二输入板构件两者的小齿轮支承部(115、116)中设置有六个通孔(117a至117f、118a至118f),第一输入板构件和第二输入板构件用作支承旋转惯性质量阻尼器的每个小齿轮的行星架。第一输入板构件和第二输入板构件两者以使得通孔(117c、118c)对准的方式彼此对置。通孔(117c、118c)用于支承小齿轮。利用位于通孔(117c、118c)两侧的通孔(117b、118d)和通孔(117d、118b),第一输入板构件(111)和第二输入板构件(112)使用铆钉来紧固。可以确保行星架的强度(刚度),抑制行星齿轮装置的变形,并且可以提供齿轮的高精度啮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4104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89772.6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F15/134 , F16H1/28
Abstract: 一种阻尼器装置(10)中的旋转惯性质量阻尼器(20)具有行星齿轮装置(21),行星齿轮装置包括:作为太阳齿轮的具有外齿(15t)的从动构件(15);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多个小齿轮(23)的作为行星架的第一输入板构件(111)和第二输入板构件(112);以及在与多个小齿轮(23)啮合时用作质量体的环形齿轮(25)。从动构件(15)的外齿(15t)在阻尼器装置(10)的径向方向上定位得比第一弹簧(SP1)和第二弹簧(SP2)更靠外侧。从动构件(15)、所述多个小齿轮(23)以及环形齿轮25)在沿径向方向观察时与第一弹簧(SP1)和第二弹簧(SP2)在阻尼器装置(10)的轴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重叠。环形齿轮(25)在轴向方向上的运动被所述多个小齿轮(23)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85018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680036995.4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爱信艾达工业株式会社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IPC: F16F15/30 , F16F15/134 , F16H45/02
Abstract: 一种阻尼器装置,其具有包括第一中间板构件(121)和第二中间板构件(122)的中间构件(12)。朝向第一中间板构件(121)和第二中间板构件(122)的外周侧延伸的联接部(121r、122r)使用两个铆钉(12ro)(对于三个位置处的联接部(121r、122r)总共有六个铆钉)在当从阻尼器装置(10)的轴向中心观察时与各个小齿轮(23)具有相同半径的两个位置处联接。以此方式,由于第一中间板构件(121)和第二中间板构件(122)使用铆钉(12ro)在与各个小齿轮(23)具有相同半径的位置处联接,所以小齿轮(23)之间的空间可以被有效地使用,布置有第一弹簧(SP1)和第二弹簧(SP2)以及内弹簧(SPi)的空间可以被增大,并且阻尼器装置(10)的振动阻尼性能被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854370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380063653.8
申请日:2013-12-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F15/173 , Y10T74/2122
Abstract: 基于作为驱动装置的发动机产生的应被衰减的振动的次数,并考虑伴随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所连接的旋转构件的旋转而在流体传动室(2)内产生的离心油压作用于质量体(12)的力(Fp),设定配置在容纳有工作油的流体传动室内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质量体(12x)的振动次数。由此,能够更准确地设定配置在容纳有液体的液体室内的离心振子式吸振装置中的质量体的振动次数,能够提高吸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