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

    公开(公告)号:CN102359915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193503.1

    申请日:2011-07-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包括检测装置和拖车,所述的拖车包括车架、车箱和行走机构,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加载油缸、测定装置、油源、电源和数据处理单元,所述加载油缸的上端安装在车架上,所述的测定装置安装在加载油缸的下端,所述的加载油缸与油源连接,所述的油源向加载油缸输送压力油,对所述的测定装置加载检测压力;所述测定装置的数据输出端接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所述的电源向检测装置中的用电设备供电。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安装在拖车上,便于快速移动,快速检测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度,仅在工作时需要牵引设备,设备成本低廉。

    车载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

    公开(公告)号:CN102359914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192985.9

    申请日:2011-07-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包括检测装置和拖车,所述的拖车包括车架、车箱和行走机构。检测装置加载油缸的上端安装在车架上,测定装置安装在加载油缸的下端,加载油缸与油源连接,油源向加载油缸输送压力油,对测定装置加载检测压力;测定装置的数据输出端接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测定装置包括金属探头,探头工作部位的形状为半球形、圆柱形、圆台形、或倒锥形,探头的横截面为圆形,最大横截面的直径为5-20厘米,探头上部设螺孔或螺杆。本发明的检测装置安装在拖车上,便于快速移动,快速检测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度,仅在工作时需要牵引设备,设备成本低廉。

    一种车载式压实度测定仪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9130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92998.6

    申请日:2011-07-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式压实度快速测定仪及其检测方法,该测定仪在工作状态下,在拖车上装有重物,控制箱根据输入的指令信号通过油源控制收放油缸活塞伸出,将加载油缸处于垂直状态;数据处理控制器通过测控仪向控制箱输入参数指令,控制箱根据该参数指令控制油源伺服阀使加载油缸活塞端头伸出或收回,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测控仪传输给数据处理控制器;在停止工作状态下,拖车空载,控制箱根据输入的命令信号通过油源控制收放油缸活塞收回,将加载油缸拉到水平位置。本发明能快速、稳定、准确地检测出土石混填路基的压实度,适应任何压实工艺和压实机械压实过的路基。

    一种让压机构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03852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56319.7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让压机构,包括外壳和杆体;所述杆体一端外凸成形有剪切头,外壳内固定有两个或多个让压片,让压片上成形有供杆体穿过并卡住剪切头的通孔。利用本发明所制成的锚杆可以在巷道围岩或边坡发生大变形时受到拉伸而伸长,并随着锚杆的变形增长而提供可调节的工作阻力,工作阻力可以是增大的,也可以是减小的,变化灵活,可以与巷道围岩或边坡的变形状态充分协调,具有很好的支护让压作用。

    非饱和土三轴试样含水量实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8030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456727.X

    申请日:2016-06-2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域反射(TDR)技术的非饱和土三轴试样含水量实时测试方法,可用于岩土工程非饱和土三轴试验中试样局部含水量的测试。该方法通过特制的柔性探头水平缠绕安装在三轴试样(10)上,处于三轴试样(10)与橡皮膜(4)之间,通过导线(8)与三轴压力室(7)外的TDR测试仪(9)相连,可在三轴试验过程中随时测试安装部位的含水量,解决了岩土工程非饱和三轴试验过程中无法获取局部位置含水量的问题。

    一种增阻让压锚杆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22331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56081.0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21/00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阻让压锚杆,包括杆体(1),套装在杆体(1)的尾端外面的让压构件(2),所述杆体(1)与让压构件(2)的套接处设有若干级插销(3)以限定杆体(1)与让压构件(2)的位移;当锚杆轴向拉力达到设定值时,插销(3)可被逐级剪断,从而使得杆体(1)与让压构件(2)可相对滑动设定的位移。本发明中锚杆可以随围岩发生大变形受到拉伸而逐级伸长,并通过增大插销的抗剪能力来对围岩提供逐级增大的工作阻力,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逐步控制围岩变形,而且在围岩大变形条件下仍然具有很好的支护作用,以保证隧道的稳定。

    一种加固软弱地基的沉管筋箍碎石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28498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41594.3

    申请日:2012-09-14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软弱地基加固用的沉管筋箍碎石桩技术,本技术可有效限制桩顶附近侧向鼓胀变形,进而提高桩身承载力,减小桩顶沉降。该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在振动沉管碎石桩机上安装桩管,在预定位置进行振动沉管,到碎石桩预定顶标高后停止振动,2,从碎石入口灌入碎石,振动拔管,拔管过程中不断补充碎石并控制碎石量,使碎石顶面距碎石桩预定顶标高2~3m;当桩管上拔至槽型口底端正好处于碎石桩预定顶标高时,打开槽形门,用测量工具测量碎石顶面距槽形口底端是否为2.0m,3,将制作好的土工格栅筒从沉管侧面槽形口中放入并灌入碎石,灌入的碎石量应能确保全部拔管结束后碎石桩顶标高能达到预定标高,4,继续振动拔管直至结束。

    散体材料桩膨胀量测试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03883A

    公开(公告)日:2009-08-12

    申请号:CN200810107516.0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体材料桩膨胀测试装置,包括牵引绳、定位片、柔性套管、位移传感器、紧固件、测杆,读数装置组成,定位片串接在牵引绳上,柔性套管套在牵引绳上,其一端与紧固件连接,另一端的与位移传感器的测杆出口部位连接,位移传感器通过电缆连接读数装置,所述的紧固件上开有一个通孔,一个孔洞,通孔与孔洞的轴心线在同一平面上,两轴心线角度5度≤α≤25度,牵引绳一端与传感器内的测杆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紧固件孔洞内。施工中,将定位片、牵引绳和紧固件形成的圈套在桩身上,使围成的圈套在一个水平面上,牵引绳两端又能错开,材料桩受荷载后鼓胀变形,带动牵引绳滑动,牵引测杆测试出材料桩受荷载桩身的膨胀量。

    散体材料桩膨胀量测试仪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858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43670.3

    申请日:2008-11-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体材料桩膨胀量测试仪,柔性套管(3)一端与紧固件(5)连接,另一端的与位移传感器(4)的测杆出口部位连接,柔性牵引绳(1)穿在柔性套管(3)内,一端与位移传感器(4)的测杆(6)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紧固件(5)一侧后穿过定位片(2)后固定连接在紧固件(5)另一侧上,位移传感器(4)通过信号电缆(7)连接到外部的读数装置(8)上。散体材料桩在受到上部荷载后开始鼓胀变形,变形将带动定位片向外扩张,扩张的过程中定位片将带动柔性牵引绳在套管中滑动,并带动位移传感器的测杆,使得位移传感器的读数发生变化,读数的变化反映了散体材料桩周长的变化。

    一种让压锚杆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89483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1710156325.2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锚杆,包括外端杆体和锚固体,所述外端杆体固定连接有剪切板;所述锚固体固定连接有与剪切板配合的U型叉臂;U型叉臂和剪切板上均成形有供剪切块穿过的剪切块安装孔;U型叉臂上或剪切板上沿长度方向成形有若干孔洞,相邻孔洞之间成形有薄板。本发明解决了普通锚杆延伸率低、支护阻力不可随锚杆变形调节,不能满足巷道围岩边坡等大变形需要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