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35669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966455.8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Abstract: 一种加工超导导线接头连接体的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第一圆柱形滚轴和第二圆柱形滚轴,所述第一圆柱形滚轴和第二圆柱形滚轴的轴线互相平行,所述第一圆柱形滚轴和所述第二圆柱形滚轴之间具有用于装入第二代高温超导导线的间隙,所述第一圆柱形滚轴和所述第二圆柱形滚轴经控制朝相反的方向旋转并具有相同的线速度,第二代高温超导导线的靠近金属基底的第一面固定在所述第一圆柱形滚轴上,第二代高温超导导线的靠近超导层的第二面固定在所述第二圆柱形滚轴上,所述第二圆柱形滚轴的半径大于第二代高温超导导线的临界弯曲半径。本发明设备及方法能有效、可靠、低成本地实现获得连接体,并使所获得的连接体保持良好的超导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09683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45238.X
申请日:2016-04-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导电机转子轴系隔热传扭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所述超导电机转子轴系隔热传扭结构包括:出轴法兰,所述出轴法兰与所述超导电机的出轴传动连接;支撑轴法兰,所述支撑轴法兰与所述超导电机的支撑轴传动连接;多个隔热杆,每个所述隔热杆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出轴法兰和所述支撑轴法兰上且多个所述隔热杆沿所述出轴法兰和所述支撑轴法兰的周向间隔设置。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超导电机转子轴系隔热传扭结构能够实现隔热功能,具有维修方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390902A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510896584.X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642 , H01R43/02 , H01B12/06 , H01R4/021 , H01R4/68 , H01R22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稀土钡铜氧高温超导导线的超导接头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两根超导导线的端部进行银层去除处理使超导层裸露;b.将两根超导导线的超导层面对面放置,在中间加入可在热处理过程中生成稀土钡铜氧相的粉末焊料;c.在适当的低氧分压下进行热处理使所述粉末焊料发生反应,缺氧态的稀土钡铜氧相在超导层表面外延生长进而连接两个超导层;d.在适当的高氧分压下进行充氧热处理,使稀土钡铜氧相具备超导性能,从而实现两根超导导线之间的超导连接。该方法能够简化制备流程、缩短生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在尽量不损害金属基带的前提下实现带材的超导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504781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36916.3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39/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铋系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基带以及铋系超导溶液,在所述基带上涂敷所述铋系超导溶液,从而在所述基带上形成一前驱薄膜;将该形成有所述前驱薄膜的所述基带进行热处理,使所述前驱薄膜热解,从而在所述基带上形成一热解膜;在所述热解膜的表面形成一阻挡层,从而形成一前驱结构体;密封所述前驱结构体;对该密封后的所述前驱结构体进行热处理,获得所述铋系高温超导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593742A
公开(公告)日:2015-05-06
申请号:CN201510029133.6
申请日:2015-01-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4/35 , C23C14/0052 , C23C14/08 , C23C14/3442
Abstract: 一种制备具有双轴织构的氧化物薄膜的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包括磁控溅射真空室以及安装在磁控溅射真空室内的磁控溅射靶材和样品架,磁控溅射靶材与基底材料之间的距离在1厘米~100厘米范围内,且从磁控溅射靶材上射出的粒子束流在基底材料上的入射方向与基底材料的法线之间的夹角在30°~60°范围内,磁控溅射真空室的工作气压在0.01Pa~10Pa范围内,在磁控溅射过程中溅射功率和电压受控制以产生能量在范围内100eV~1000eV的粒子束流,该粒子束流轰击正在生长的薄膜使之产生双轴织构。采用本发明,不需要使用昂贵的离子源就能制备出具有双轴织构的氧化物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3617840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418059.8
申请日:2013-09-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英纳超导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B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各向同性铋系高温超导细线的其制备方法,在采用传统粉末套管法即PIT法制备出多芯圆线后以及铋系导线在进行退火处理之前,导线需经过至少一次初始机械形变处理,并在预热处理后对细线进行至少一次的中间机械形变处理的过程。未进行预热处理的细圆线直径为0.1mm~2.5mm之间,细方线截面边长为0.1mm~2.5mm。根据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铋系高温超导细线具有圆形或方形的截面,且导线为多芯结构,其中每个单芯丝在最终热处理完成后具有多边形锐角星形结构,该锐角星形单芯结构被认为对提高多芯高温超导细圆线临界电流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51128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73567.8
申请日:2010-09-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温超导电机。该电机包括电动机和发电机,其电枢绕组采用高温超导导线绕制而成,通过的电流具有交流分量;该电机的绝热层设置在电机的外部,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之间没有绝热层或采用厚度小于10毫米的的绝热层。本发明提供了集中绕组方案和非集中绕组方案,线圈端部均不会出现空间上的相互干涉现象;使用低频交流电,降低了损耗;该电机可以有效的提供电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特别适用于风力发电、船舶和车辆推进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476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19478.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F41/04 , H01F41/06 , H01F41/071 , H01F41/12 , H01F6/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避免脱层的稀土钡铜氧高温超导线圈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稀土钡铜氧超导涂层导体的表面涂覆脱模剂层,再将涂覆有脱模剂层的稀土钡铜氧超导涂层导体绕制形成目标形状的稀土钡铜氧高温超导线圈;(2)对绕制后的稀土钡铜氧高温超导线圈进行环氧树脂固化。本发明通过在稀土钡铜氧超导涂层导体的表面涂覆脱模剂层,可以大幅度降低环氧树脂与稀土钡铜氧超导涂层导体表面的结合力,防止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由各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带来的涂层导体表面法向应力过大而导致的脱层现象,进而保护稀土钡铜氧超导涂层导体,提高了稀土钡铜氧高温超导线圈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8845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269392.1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低温绕组的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及电机,电机转子包括多对围绕转子铁芯设置的低温绕组,电流引线组件为低温绕组供电,电机转子的轴向两侧设有力矩管。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包括多个板式换热器和两组端部换热器。每个板式换热器设在一对低温绕组之间,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撑板和至少一条冷媒通道,支撑板与低温绕组接触,冷媒通道设在支撑板中且两端向外通出。两组端部换热器分别设在低温绕组的两端,多个板式换热器均与端部换热器连通并流通有冷媒,端部换热器适于冷却力矩管和电流引线组件。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转子冷却组件,可快速均匀地对多个低温绕组冷却。端部换热器可冷却力矩管和电流引线组件,使低温绕组持续低温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526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260385.7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磁场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芯非对称排布的低噪声正交基模磁通门传感器探头。本传感器探头的X轴磁芯探头、Y轴磁芯探头和Z轴磁芯分别置于立方体传感器骨架的一条顶边、一条底边和一条侧边上,三个正交磁通门探头之间的垂直距离dx、dy和dz相等。本传感器探头在有限的空间内探头间相对距离更大,有效减少了由于探头内激励电流焦耳热产生的温升,“U”型钴基非晶磁芯,使用单拾取线圈方案,通过优化电压拾取线圈的绕制位置来减小退磁因子的影响,使用拾取线圈同时作为反馈线圈进行反馈调节;使用高热导率的固化胶进行固定,防止探头由于震动产生低频噪声,同时较好的导热性可以有效引导探头磁芯在通流时产生的焦耳热,减小温漂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