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射流微振荡器激励的压电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94202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063766.5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射流微振荡器激励的压电发电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双稳射流元件、第一振荡腔、第二振荡腔和输出电路;第一振荡腔和第二振荡腔对称布置在双稳射流元件的左右两侧;在第一振荡腔和第二振荡腔上分别设有膜片,在膜片上设有压电片,双稳射流元件进气口与气动设备的排气口连通。由于双稳射流元件的附壁效应,气体反复循环在两侧振荡腔中形成振荡气体,振荡腔中振荡气流带动腔室上的膜片振动,膜片的振动驱动其上的压电片振动变形产生电荷。本发明可使废气能源转换为电能,可为无线传感器供电,省去更换电池的麻烦,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实施,既节能又环保。

    基于粒子示踪法测量微管中液体启动压力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121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410310988.1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基于粒子示踪方法测量微管中液体启动压力的装置及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微细管中的液体启动压力以及分析液体的微尺度效应。该装置包括移动平台、竖直移动导轨、卡具、小容器、连接导管、毛细管、玻璃管、显微镜、图像采集器以及计算机。测量时,先将待测液体与示踪粒子预混合后装入到透明的小容器中,当液体充满毛细管并流入玻璃管时,将卡具和小容器沿竖直移动导轨向下移动,并使其与毛细管出口持平;当观察到微管道的示踪粒子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时,测量记录此时对应的小容器内液面与毛细管出口的液面差,并乘以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就得到待测液体在毛细管内的启动压力。该装置及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结果直观和耗时短的优点。

    一种产生旋转磁场的磁力驱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106313A

    公开(公告)日:2008-01-16

    申请号:CN200710118928.X

    申请日:2007-06-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产生旋转磁场的磁力驱动装置,可以为磁力驱动的人工血泵提供驱动力。该装置利用径向充磁的永磁体作为转子,转子具有两对N-S极,转子外部是由硅钢片和线圈组成的定子,定子的长度占永磁体转子长度的1/3~1/2,磁力驱动装置的外壳采用非导磁材料钛合金,永磁体旋转时在壳体外部能产生旋转磁场,该驱动装置将电机转子和可以用于外磁驱动的转子一体化,体积小,效率高,温升和噪声较传统电机小。

    一种票卡气动输送装置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62611A

    公开(公告)日:2006-04-26

    申请号:CN200510086678.7

    申请日:2005-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3/107 B65H5/228 B65H2701/1936

    Abstract: 一种票卡气动输送装置,属于气力输送设备。该装置包括气动传送机构、分卡机构和控制单元;气动传送机构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气力输送管道,设置在气力输送管道上的总路调压阀,分压和分流调节机构和输送装置主体。本发明以压缩空气为气源,经过压力控制和气流流动方向控制元件,对插入输送装置主体内的票卡输出悬浮力和水平运动动力,实现了气悬浮输送,极大地减少了票卡的磨损,提高了票卡的回收利用率。该装置结构简单,维修运行成本低。同时具有系统自检、故障报警、工作状态显示和自动分拣票卡等多项功能。

    基于微型压力传感器的介入泵及其植入位置判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082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80199.9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微型压力传感器的介入泵及其植入位置判断方法,其中,包括: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采集快速射血期中预设区域的压力数值;泵体和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为泵体提供驱动能力,以由泵体为血液提供流动通路;管理系统,用于对压力数值进行数据处理和拟合,得到左心室内压力‑位置函数,并根据对压力‑位置函数进行一致性检验,且压力‑位置函数一致性检验通过后,由压力数值得到介入泵的植入位置。由此,解决了目前传统心脏介入泵无法在介入泵工作状态下精准获取介入泵在心室内的实时位置,极大影响人工心脏手术的安全性与效率等问题。

    聚焦液滴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98418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576369.8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聚焦液滴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液滴图像识别和统计技术领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焦液滴识别方法,可以通过预先训练的生成器对待识别液滴图像进行识别,该生成器预先学习了样本阴影图像和样本聚焦液滴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样本阴影图像中包括聚焦液滴和不同散焦程度液滴,从而可以对待识别液滴图像进行准确的识别,得到聚焦液滴识别结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聚焦液滴识别方法具有以下优势:聚焦液滴的识别效率高、聚焦液滴的识别精度高、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和鲁棒性能,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液滴,对背景光强变化、一般水平的噪音不敏感,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一种同时测量微量液体粘度与表面张力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77675A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210229578.9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体热物性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同时测量微量液体粘度与表面张力的装置及方法,通过利用高速相机捕捉待检测液体的液滴以较低速度撞击固体表面的动态图像,再通过对高速图像序列进行二值化处理、识别液滴中心顶点位置、记录液滴中心顶点位置随时间的数据点等步骤得到液滴中心顶点位置随时间变化的振荡曲线,进而通过振荡曲线的振幅衰减速率和振荡频率,反推得到液滴的粘度和表面张力。本发明达到了检测装置造价低,检测步骤简单,对检测环境要求较低,适用范围广,且检测精准度高的技术效果。

    一种基于抽气方法的纳米涂层沉积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4868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510544088.8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抽气方法的纳米涂层沉积装置及方法,用于获得均匀的纳米涂层。所述装置包括稳定基座、控温平台、缓冲平台上和抽气系统,控温平台设置在稳定基座上,基底放置在控温平台。抽气系统包括抽气管、抽气缓冲腔、导气管、真空泵以及调速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技术特点是通过从基底上方抽气的方法改变蒸发过程中液滴内部流动方向,使壁面液滴内部的纳米颗粒向边缘运动,从而可以消除咖啡环现象,实现颗粒的均匀沉积。

    基于粒子示踪法测量微管中液体启动压力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1121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310988.1

    申请日:2014-07-0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基于粒子示踪方法测量微管中液体启动压力的装置及方法,主要用于测量微细管中的液体启动压力以及分析液体的微尺度效应。该装置包括移动平台、竖直移动导轨、卡具、小容器、连接导管、毛细管、玻璃管、显微镜、图像采集器以及计算机。测量时,先将待测液体与示踪粒子预混合后装入到透明的小容器中,当液体充满毛细管并流入玻璃管时,将卡具和小容器沿竖直移动导轨向下移动,并使其与毛细管出口持平;当观察到微管道的示踪粒子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时,测量记录此时对应的小容器内液面与毛细管出口的液面差,并乘以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就得到待测液体在毛细管内的启动压力。该装置及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结果直观和耗时短的优点。

    一种基于抽气方法的纳米涂层沉积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4868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544088.8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082

    Abstract: 一种基于抽气方法的纳米涂层沉积装置及方法,用于获得均匀的纳米涂层。所述装置包括稳定基座、控温平台、缓冲平台上和抽气系统,控温平台设置在稳定基座上,基底放置在控温平台。抽气系统包括抽气管、抽气缓冲腔、导气管、真空泵以及调速器。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技术特点是通过从基底上方抽气的方法改变蒸发过程中液滴内部流动方向,使壁面液滴内部的纳米颗粒向边缘运动,从而可以消除咖啡环现象,实现颗粒的均匀沉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