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25449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47365.4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燃料电池催化剂为核壳结构,所述核壳结构的核体为碳颗粒,在所述碳颗粒中掺杂有Co和N,且所述碳颗粒的内部具有腔体;所述核壳结构的壳层包覆所述核体,并生长在所述核体表面,所述壳层的材料为NiCo2O4。所述燃料电池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结构稳定性,比表面积大,为催化反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所述NiCo2O4壳层生长在所述多孔碳颗粒表面,能够与电解液充分接触,促进电子转移与能量运输。所述燃料电池催化剂制备方法能够保证制备的燃料电池催化剂结构形态和催化性能稳定,而且其环保节能,成本低廉,易于产业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12963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1245207.4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H01M10/5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失效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离回收方法,包括步骤:将失效三元锂离子电池采用梯次浓度下盐水放电处理,机械破碎后分选得到正、负极混合粉料;将混合粉料在碱溶液中搅拌,除去残留的Al元素后加入到H2SO4中,加入双氧水,加热搅拌过滤除去石墨固体,得到含Li+、Ni2+、Co2+和Mn2+的溶液I;加入浓氨水和碳酸盐搅拌过滤后得到MnCO3固体及含Li+、Ni2+和Co2+的溶液Ⅱ;将丁二酮肟氨水复配体溶液加入溶液Ⅱ中,搅拌过滤得到丁二酮肟镍固体及含Li+和Co2+的溶液Ⅲ;将草酸溶解丁二酮肟镍固体,过滤得到水合草酸镍固体;将碳酸盐加入溶液Ⅲ中,低温加热搅拌过滤得到CoCO3固体,再升温加热搅拌过滤后得到Li2CO3固体。本发明工艺简单,废水排放少,成本低,回收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12963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151698.6
申请日:2019-11-22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混合材料回收方法,包括步骤:将废旧锂离子电池放电拆解后得到镍钴锰酸锂正极和硅碳负极混合粉料、电池外壳、铜箔、铝箔和隔膜;将混合粉料与碳酸盐混合球磨后焙烧,回收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2;将焙烧后的混合料放入稀碱溶液中过滤后通入CO2,使滤液中的硅、铝分离,滤渣置于酸中溶解,浸取滤渣中Li+、Ni2+、Co2+、Mn2+和Cu2+,过滤除去石墨后通过固相法回收负极材料碳;将硫化物加入到浸出液中,调节pH值去除杂质铜,再通过共沉淀法制备镍钴锰氢氧化物三元前驱体;将CO2通入滤液中,升温浓缩结晶制备碳酸锂。本发明工艺简单,可实现镍钴锰酸锂正极和硅碳负极混合材料全组分回收,成本低,回收率高,资源可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5337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1102215.X
申请日:2016-12-05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iO2的纳米异质结复合光阳极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透明导电基体;在透明导电基体制备钛合金薄膜;在具有钛合金薄膜的透明导电基体上制备具有金属掺杂相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前驱体;对前驱体进行退火晶化,得到具有金属掺杂相和非金属掺杂相的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在所述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上负载半导体纳米颗粒,得到基于TiO2的纳米异质结复合光阳极。本发明的基于TiO2的纳米异质结复合光阳极有效地拓展了TiO2的吸收带边,抑制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从而使基于TiO2的纳米异质结复合光阳极具有明显增强的可见光响应性能以及高效的电子传输效率,即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吸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54459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0122516.2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 H01L51/4226 , H01L51/0003 , H01L51/00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杂钙钛矿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掺杂钙钛矿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导电衬底和在所述透明导电衬底表面依次层叠结合的电子传输层、介孔二氧化钛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电极,所述钙钛矿吸光层材料为卤素掺杂的锡钙钛矿,卤素主要采用Br与I。其制备方法包括在透明导电衬底表面依次形成电子传输层、介孔二氧化钛层、锡钙钛矿层、空穴传输层和电极的步骤。本发明掺杂钙钛矿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无环境的污染,吸光能力强,光电转换效率。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98157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0027438.8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H01L51/42 , H01L51/0001 , H01L51/44 , H01L2251/301 , H01L2251/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光吸收型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增强光吸收型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透明导电衬底和在所述透明导电衬底表面依次层叠结合的电子传输层、介孔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和电极,所述介孔层材料包括氧化铝和银与二氧化硅的复合纳米颗粒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复合纳米颗粒是以所述银为核体,以所述二氧化硅包覆层的核壳结构。本发明增强光吸收型钙钛矿薄膜太阳能电池吸光能力强,光电转换效率。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易操作,生产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84263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210292190.X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聚光电热联供模组,包括:一基架,作为整个模组的承载部件,所述基架上设有可供高反射半碟镜固定的弧状安装位;至少二组高反射半碟镜,平行设置于所述基架的安装位中;集成散热管,设置于基架上,该集成散热管两侧对称安装有用于聚集高反射半碟镜反射的太阳光的多个聚光电池;高透强化玻璃,安装于基架上,覆盖于高反射半碟镜顶端且使所述集成散热管封装于该玻璃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聚光效果极好,且能额外利用砷化镓电池散热余热,另外本发明能达成高效率的太阳能聚光热电联供目的,综合太阳能电热利用效率达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880498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46105.X
申请日:2010-04-07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C09D133/00 , C09D7/12 , C09D5/3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包含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100~300份、基料200~400份、二氧化钛100~200份、隔热填料100~200份、消泡剂1~5份、成膜助剂5~20份、增稠剂2~10份、分散剂5~10份、防腐剂1~3份、pH调节剂0.5~3份。本发明水性太阳热反射隔热涂料耐候性、耐沾污、太阳反射比及半球发射率性能优越,健康环保,节能降耗,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节约了能耗,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0408102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510035769.8
申请日:2005-07-01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铝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中介层生成步骤,将铝制品浸入中介层生成溶液中,对基体进行化学镀,形成中介层,所述中介层生成溶液含有活性介于银、铝之间的金属的氧化物;活化处理步骤,将生成了中介层的铝制品浸入活化溶液中,腐蚀掉部分区域的中介层金属相,铝制品表面就会存在一些活化和有缺陷的区域;抗菌涂覆步骤,将含银盐的抗菌涂覆液涂覆于铝制品表面,通过吸附、还原和液相沉积反应及外力作用下形成有效抗菌功能层。本发明通过液相沉积及化学方法直接在铝制品表面生成结合力好、高效广谱含银抗菌层;通过抗菌涂覆溶液的配置,形成利于铝制品表面吸附的银颗粒,抗菌成分和基体结合力好;且不需热处理,节约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951358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610063557.5
申请日:2006-11-09
Applicant: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
IPC: A61K6/083 , C08F22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树脂口腔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配制水醇体系:将硅烷偶联剂在乙酸催化下水解形成含偶联剂的水醇体系;无机纳米填料的表面改性:将纳米无机粉体加入含偶联剂的水醇体系中超声分散,反应完全后,洗涤、干燥得到改性的无机纳米填料;配制树脂基质:将树脂单体加入适量稀释剂稀释,形成具有良好混和性的树脂基质;制备纳米复合树脂:在避光条件下,将配制好的树脂基质加入光引发剂和共引发剂,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改性的无机纳米填料,混合均匀后,除去树脂间存在气泡,制备出纳米复合树脂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周期短,操作性强,制备的纳米复合树脂口腔修复材料与牙齿组织相容性好且机械强度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