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05241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799954.3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 润建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36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用电安全隐患智能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知识图谱与专家知识库搭建决策树模型;2)通过在线监控设备、通信技术,收集、传输各监控对象参数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平台判断参数异常;3)将10个采集周期内告警信息按照监控对象、告警时间、用电类型、参数项、告警类型等属性分组;4)将分组后的告警信息输入决策树模型,得到隐患集合输出;5)通过人工监督方式扩充知识图谱、完善决策树模型。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解决智能用电监控时对现场排查和技术专业人员的依赖性,协助判别用电隐患;帮助运维人员获取有价值的隐患预判信息,为用电安全管理部门提供监控‑辅助决策‑故障反馈全过程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222106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729317.3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自适应模型的用户日前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用户数据、气象数据获取及预处理;2)对用户按照用电规律性和用电负荷历史数据量进行分类;3)对用户预测日期按照日期类型进行分类;4)基于不同的用户类型和用户预测日类型,自适应性的匹配对应的预测模型;5)基于气象数据、历史负荷特征等特征数据建立预测模型;6)搭建负荷预测系统,输出日前负荷预测值。本发明能够基于用户用电负荷的历史数据、历史气象数据和未来的气象预报数据及其他特征数据,预测未来一天24点的用电负荷。
-
公开(公告)号:CN11497125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49991.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力调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联合需求响应的电网资源分级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其方法包括从预设的数据库中获取目标用电设备的用于反映用电特征的属性信息;基于属性信息,结合预设的控制决策面,采用预设的调度模型分别优化求解电网与若干目标用电设备资源交互时满足目标用电设备基础用电需求所需的电网资源调度方案的最优解组合,以及电网与若干目标用电设备资源交互时满足目标用电设备附加用电需求所需的电网资源调度方案的最优解组合;根据最优解组合,向目标用电设备分别派发第一控制指令和第二控制指令,第一控制指令的派发速度快于第二控制指令。本申请可以达到在电网的调度资源不足时减轻调度负荷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081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38259.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21/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模态特征的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负荷数据获取;2)基于功率或电流有效值进行事件检测,提取事件暂态区段和事件暂态区段前后的稳态区段;3)基于事件暂态区段的目标指标序列,提取目标指标序列的路径签名特征,若采集的负荷数据包括高频电压数据和高频电流数据,则转步骤4,否则转步骤5;4)基于事件前后稳态区段的高频电压和高频电流,提取VI轨迹图像特征;5)基于数据条件选择提取对应的负荷印记,利用孪生网络框架进行负荷识别。本发明根据采集的数据频率,对应的提取低频数据的暂态路径签名特征和高频数据的VI轨迹特征,通过多模态特征的中端融合方式和孪生网络实现负荷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248935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360699.4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 润建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调优的银行用电安全告警分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划分监测对象的重要等级;2)通过在线监控设备收集各类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3)抽象提取监测对象及告警事件相关参数,等效简化为数学模型;4)对银行用电安全告警设置初始等级,建立基于反馈调节的优化模型;5)采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模型动态调优。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解决智能用电监控时,由于预设阈值的处理逻辑过于简单,告警信息庞杂,信息价值丧失针对性、准确性的问题。本发明帮助终端用电用户获取有价值的告警信息,给用电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告警处理指引。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210151770.0
申请日:2022-02-18
Applicant: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虚拟电厂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虚拟电厂采用分散的策略下发调度方式在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的情况下存在兼容性不足的问题,本申请并公开了一种完全分散式自主能量交易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该完全分散式自主能量交易方法包括:接收容量响应指令;基于可参与的电力需求响应交易参数确定可响应容量;根据交易指令、容量响应指令和可响应容量进行自主协同其余完全分散式自主能量交易装置以完成自组织网络分簇,进而实现完全分散式自主能量交易装置的完全分散控制。该方法基于同一供电台区下的各个完全分散式自主能量交易装置的可响应容量进行自组织网络分簇,以快速响应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新能源的消纳,具有高兼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2444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0308250.6
申请日:2022-03-26
Applicant: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B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电气火灾和安全用电监测系统及其演示方法,在配电箱正面外壳上设有智能空气开关、电气火灾探测器、故障电弧探测器、智能插座、智能网关与模拟故障按钮单元,配电箱上设有电源插座,配电箱内部设有变压器、继电器、控制器和开关电源。本发明通过电气火灾探测器、故障电弧探测器、智能空气开关和智能插座采集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模拟故障按钮单元输入的电气故障信号完成相应的故障分析处理,并将运行状态信息和故障信号传送至智能网关,能够真实完整的模拟物联网监控下的各类电气火灾故障,有助于推动电气火灾和安全用电物联网监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9609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1080143.3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14 , G06F18/23 , G06N3/044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力系统虚拟电厂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负荷聚合商聚合控制单元下各类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2)基于光伏发电预测模型,预估光伏参与填谷响应的响应容量;3)基于储能物理模型,预估储能参与不同类型需求响应的响应容量;4)基于空调功率预测模型和负荷聚类模型,预估空调参与不同类型需求响应的响应容量;5)基于充电站运行负荷分析,预估充电站参与削峰响应的响应容量;6)预估聚合控制单元参与不同类型需求响应的响应容量。本发明基于聚合控制单元下各设备的历史数据分析,挖掘分析各设备不同运行模式和影响因素下的负荷变化规律,进而评估各设备参与不同类型需求响应时的响应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48935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360699.4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 润建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态调优的银行用电安全告警分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划分监测对象的重要等级;2)通过在线监控设备收集各类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3)抽象提取监测对象及告警事件相关参数,等效简化为数学模型;4)对银行用电安全告警设置初始等级,建立基于反馈调节的优化模型;5)采用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模型动态调优。本发明能够有效的解决智能用电监控时,由于预设阈值的处理逻辑过于简单,告警信息庞杂,信息价值丧失针对性、准确性的问题。本发明帮助终端用电用户获取有价值的告警信息,给用电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的告警处理指引。
-
公开(公告)号:CN11472444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308250.6
申请日:2022-03-26
Applicant: 润建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9B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电气火灾和安全用电监测系统及其演示方法,在配电箱正面外壳上设有智能空气开关、电气火灾探测器、故障电弧探测器、智能插座、智能网关与模拟故障按钮单元,配电箱上设有电源插座,配电箱内部设有变压器、继电器、控制器和开关电源。本发明通过电气火灾探测器、故障电弧探测器、智能空气开关和智能插座采集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根据模拟故障按钮单元输入的电气故障信号完成相应的故障分析处理,并将运行状态信息和故障信号传送至智能网关,能够真实完整的模拟物联网监控下的各类电气火灾故障,有助于推动电气火灾和安全用电物联网监控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