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404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855069.2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BOD测量智能传感器,属于微生物电化学领域,包括阳极室、阴极室、底座;所述阳极室、阴极室均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阳极室上设有阳极换液孔、阳极导热柱;所述阴极室上设有阴极换液孔、阴极导热柱;所述底座内设置热交换系统和温控系统;所述阳极导热柱及所述阴极导热柱连接至热交换系统,所述温控系统检测并调节热交换系统的换热。本发明不需外部恒温箱,通过所述温控系统和热交换系统,实现精确的温度控制,使得传感器工作在库伦效率最佳的温控点,建立库伦效率温度特性曲线结合精确计算模型消除不同传感器测量差异,提高测量准确度和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5578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70702.6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7/404 , C02F1/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低浓度BOM(可生化降解有机物)的MFC传感器及其应用,属于水体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MFC(微生物燃料电池)传感器中基质浓度、阳极材料面积以及外电阻阻值能够对MFC传感器中阳极生物量、阳极细菌多样性阳极生物膜的形态和代谢结构产生强化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MFC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因此本发明的MFC传感器中设置基质浓度为150~375mg/L、阳极材料面积为2~8cm2以及外电阻阻值为150~1000Ω,能够检测低浓度的BOM(其中低浓度的BOM的BOD5值为5~50mg/L),从而提高MFC传感器的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41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910274836.3
申请日:2019-04-0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H01M8/16 , H01M8/04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属于生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换液装置,电极液配置器顶部参数调控装置上依次安装带调节阀的参数调节管、酸碱调节管、进气管、进液管、第一排气管、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气管和压力管,燃料电池上依次安装带调节阀的第二气液管、第三排气管和第二排液管,第二气液管上端通过鲁尔接头连接第一气液管,进气管的底部安装与电极液配置器底部留有间隙的砂芯曝气管,第一排液管与第二排气管、第一气液管连接于三通对接头,压力管连接带调节阀的压力球,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生物燃料电池阴阳极换液厌氧环境操作难度大、换液不彻底,容易伤害阳极电极上产电菌生物膜,影响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管理科学研究进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19684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797094.9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72 , C02F230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有机废水的电Fenton反应器及反应方法,所述电Fenton反应器包括阳极、隔膜、三维阴极和阴极集电板,用螺栓组装形成板框式电Fenton反应器;所述电Fenton反应方法处理有机废水时,有机废水与含氧气体通入装填有三维阴极的阴极框,电极间通直流电后,阴极氧气还原生成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外加的或阳极产生的亚铁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Fenton反应生成强氧化性的羟自由基,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本发明的过氧化氢产生效率高,对有机废水处理效率高,且易放大规模。
-
公开(公告)号:CN11390869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261850.3
申请日:2021-10-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B01D61/00 , B01D67/00 , B01D69/10 , B01D69/12 , B01D71/76 , C02F3/00 , C02F3/34 , C08G83/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型纳米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复合渗透膜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型纳米复合正渗透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引入界面聚合法制备的截盐层内,从而制得具有高效质子传输性能的复合正渗透膜。由于金属有机框架纳米粒子具有超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及易官能化,同时与膜有很好的兼容性,可以为正渗透膜提供额外丰富的质子传输通道,因而本发明制得的增强型纳米复合正渗透膜具有优异的离子交换容量、电导率及质子传输通量,将其应用于渗透生物电化学系统中,能够使污染物降解效率、产电量及产水量均得到有效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4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114845.X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G01N27/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强水环境毒性预警稳定性的方法,属于水体生物毒性预警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水环境毒性预警新方法,本发明差库仑法采用进行,其原理是在待测水样中加入浓度≥384.6mg/L的乙酸钠,使阳极上微生物酶利用率达到饱和,采集加入乙酸钠2~5h后的库仑量作为解析信号,计算库仑量的抑制率(IR)来进行毒性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172B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1910088909.X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采集电化学反应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以获得极化曲线,对所述极化曲线进行处理,以获得表征反应电位特征的第一特征参数或/和表征反应极化特征的第二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参数或/和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对所述电化学反应进行分析;通过本发明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阐释了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化学意义,这为电化学反应的定性分析以及定量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005478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14901.0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 C25B11/091 , C25B1/27 , C25B1/01 , C02F1/46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氮掺杂碳负载铜镍合金纳米颗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电化学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复合材料由多孔氮掺杂碳和均匀负载在所述多孔氮掺杂碳上的铜镍合金纳米颗粒组成。该复合材料比表面积为100‑300m2/g,将其作为催化剂电催化还原硝酸盐时,能够高效去除硝酸盐,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该复合材料没有负载贵金属,成本低廉,其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对设备要求低,能耗大大降低,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17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88909.X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采集电化学反应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以获得极化曲线,对所述极化曲线进行处理,以获得表征反应电位特征的第一特征参数或/和表征反应极化特征的第二特征参数,根据所述第一特征参数或/和所述第二特征参数对所述电化学反应进行分析;通过本发明的电化学分析方法,阐释了电化学反应中的电化学意义,这为电化学反应的定性分析以及定量计算提供了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123293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642319.5
申请日:2022-12-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磁阀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磁阀及其使用方法,电磁阀包括阀体、阀杆、球体,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上设有进液口、出液口;阀杆包括滑动杆与驱动杆;滑动杆滑动设于进液口与出液口之间,滑动杆内设有流道,流道一端与进液口相通,另一端设有球窝开口;球体与球窝开口相对,设于出液口与球窝开口之间,球窝开口的形状与球体外形相匹配;驱动杆一端套装有弹簧,另一端套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弹簧共同带动驱动杆,使球窝开口与球体贴合或分离;本发明中的电磁阀在关闭时,通过向电磁线圈接入变频率的脉动交流电,让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方向进行快速往复式切换,使阀杆在关闭过程产生高频振动,从而去除球窝开口与球体之间的污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