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824882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270096.4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B01J8/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鼓泡搅拌反应釜技术领域,包括反应釜、圆弧倒锥鼓泡器、进气阀、进气管、出料阀、出料管、鼓泡孔、连接装置等,反应釜下部中心处装有圆弧倒锥鼓泡器,圆弧倒锥鼓泡器连接进气管,进气管上装有进气阀;反应釜底部连接出料管,出料管上装有出料阀;圆弧倒锥鼓泡器上有N个方向逐渐改变的鼓泡孔,圆弧倒锥鼓泡器外表面为流线形,流体流动阻力小,搅拌气泡运行轨迹线路长,持续搅拌作用时间长,搅拌效率高,鼓泡孔在圆弧倒锥体的下部,气泡首先向斜下方运动,作用于反应釜底部,不留搅拌死角。
-
公开(公告)号:CN102757894B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210272462.X
申请日:2012-07-31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马晶 , 高红鹰 , 于明 , 牟宗刚 , 李平 , 朱金璇 , 袁翔宇 , 王晓轩 , 鲍猛 , 倪献智 , 李倩 , 李敏 , 苗泽旺 , 许崇娟 , 陈中合 , 张广友 , 施强
Abstract: 倒锥式微孔鼓泡液相深层发酵装置,包括进气管、鼓泡孔、微孔鼓泡器、加热保温层、发酵反应釜、蝶阀进料口、DO控制仪、通气孔、出料管。其特征是:发酵反应釜底部中心处装有微孔鼓泡器,微孔鼓泡器连接进气管;发酵反应釜底侧部连接出料管,发酵反应釜顶端有蝶阀进料口;发酵反应釜外壁有加热保温层;微孔鼓泡器其特征在于其外表面近似倒锥体,倒锥底面是外凸的圆弧面,倒锥侧面是向内凹进的弧面,倒锥侧面的内凹弧面上有N个微孔鼓泡孔,N个鼓泡孔的开口方向朝斜下方,由朝斜下方至朝发酵反应釜径向过渡。不留气-液接触死角,防止杂菌繁殖,保证产品质量;气泡平均停留时间长,利于生物发酵;便于更换产品时对发酵反应釜的清洗,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629829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60035.5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33/543 , G01N27/327 , G01N27/26 , G01N21/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全硫代铟酸锌/硫化钴镍/苝四羧酸复合材料(ZnIn2S4/NiCo2S4/PTCA)和双金属化合物(Cu1.5Mn1.5O4‑CFNSs‑Au NPs)的双模式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用于灵敏检测癌胚抗原(CEA)。分别制备作为光电传感器基底的ZnIn2S4/NiCo2S4/PTCA纳米材料和作为标记物的Cu1.5Mn1.5O4‑CFNSs‑Au NPs纳米材料,基于此构建夹心型传感器,使用双模式(光电流I‑t曲线法和可视化检测方式)进行检测。根据此方法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实际血清样本中的CEA浓度,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为检测CEA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67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30095.7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 G01N33/531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硒化亚铁‑金纳米粒子(FeSe2‑Au NPs)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用于灵敏检测生物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分别制备作为基底的FeSe2‑Au NPs复合材料和作为标记物的甲苯胺蓝负载在聚丙烯酸官能化ZIF‑67(PAA‑ZIF‑TB)的复合材料,基于此构建三明治型免疫传感器,使用比率型(差示脉冲伏安法)进行检测。根据此方法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实际血清样本中的CYFRA21‑1浓度,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为检测CYFRA21‑1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61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86342.3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金修饰的磷酸铈作为共反应加速器放大NHCDs‑H2O2体系的ECL传感器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领域与新型功能材料的新颖性结合。Au修饰的磷酸铈与氮掺杂碳点结合作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平台,构建夹心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超灵敏检测。CePO4纳米材料好的形态特征、合适的酸性度和低毒性等使其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CePO4@Au可以促进H2O2分解产生O2•−,产生更强的发光信号;CePO4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时,能显著提高其电子转移速率。Au修饰的磷酸铈可以增加抗原抗体的结合数量,增强ECL信号,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灵敏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8664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184422.5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33/574 , G01N33/532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层纳米结构Bi2MoO6‑Ag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用于灵敏检测人体血清中的癌胚抗原(CEA)。分别制备作为基底的Bi2MoO6‑Ag复合材料和作为标记物的NiSe2‑Thi‑Pd复合材料,基于此构建夹心型传感器,使用双模式(恒电位电解I‑t曲线法和差示脉冲伏安法)进行检测。根据此方法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实际血清样本中的CEA浓度,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灵敏度,为CEA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9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186308.6
申请日:2021-10-12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1/76 , G01N27/416 , G01N27/30 , G01N27/327 , G01N33/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尖晶石单相二元金属氧化物(NiCo2O4)作为高效共反应加速器无标型免疫传感器的制备及其应用,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与新型功能材料的新颖性结合。具体是Au修饰的NiCo2O4与阳极低激发电位氮掺杂酰肼共轭碳点结合作为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平台,以此构建无标型电致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用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超灵敏检测。NiCo2O4具有丰富的氧化还原化学性质、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电导率、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诸多诱人的优点,在许多电极反应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活性。这种催化活性归因于Ni3+/Ni2+和Co3+/Co2+提供了丰富的氧化还原反应,使NiCo2O4比相应的单独金属氧化物(NiO和Co3O4)具有更好的生物传感效率。通过Au修饰的NiCo2O4不仅能提高材料的电导率和加速电子转移,而且还可以增加抗原抗体的结合数量,增强ECL信号,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灵敏准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341582.X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G01N27/26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型功能材料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硒化钒/金纳米粒子(VSe2/Au NPs)的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用于灵敏检测降钙素原(PCT)。本发明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为:分别制备作为基底的VSe2/Au NPs纳米复合材料和作为标记物的磷化钼/碳纳米管复合材料(MoP/CNTs),基于此构建夹心型传感器。VSe2具有较低的电荷转移阻力,将金纳米粒子负载到VSe2上,能够提高材料的电催化性能。将CNTs嵌入到MoP中,大大提高了材料对H2O2的催化性能。根据此方法构建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测定实际血清样本的PCT浓度,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为检测PCT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7931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711710.3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PC: C01B32/318 , C01B32/3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2/318 , C01B32/3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的藕状分级多孔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具有微米‑纳米分级多孔结构的超交联聚二乙烯基苯为前驱体,以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在氮气保护下高温活化得到的。本发明原料易得,制备过程简便可靠,制得的多孔碳材料的孔径范围主要分布在0.3~50 nm与10~100μm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分级多孔结构,而表面积可同时达到1214.9 m2·g‑1,可同时兼备高的吸附容量和快的吸附速率,在气体存储、电池材料和污染物的富集与去除等众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75585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10271187.X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济南大学
Inventor: 马晶 , 高红鹰 , 王济刚 , 于明 , 朱金璇 , 鲍猛 , 倪献智 , 王晓轩 , 牟宗刚 , 李平 , 李倩 , 李敏 , 苗泽旺 , 卢燕 , 宋桂兰 , 崔红霞 , 袁翔宇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鼓泡搅拌技术领域,其包括配料罐、螺旋喷管、进气阀、进气管、出料阀、出料管、压力罐进气进料管、压缩空气出口阀、空压机、压力罐进气进料阀、压力罐、压力罐出料管、螺旋喷管固定卡A、螺旋喷管固定卡B、螺旋喷管紧定装置;配料罐底侧部装有螺旋喷管,配料罐锥底部装有出料阀,螺旋喷管与配料罐由紧定丝母和密封垫紧定;螺旋喷管进入配料罐后管径逐渐放大,螺旋喷管随配料罐的内圆弧螺旋向下倾斜;所述的配料罐内有固定螺旋喷管的螺旋喷管固定卡A13和螺旋喷管固定卡B14。通过螺旋喷管的变径降低气流速率,能有效防止气速过高的气爆现象;本发明具有持续搅拌时间长、效率高、能耗低、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清洗、成本低廉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