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37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10779.7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8/10 , G06F18/2136 , H03M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缺失值插补方法,包括S1、选取待插补的大坝安全监测缺失数据序列;S2、利用最大信息系数方法选取与待插补数据序列相关性较高的数据序列作为字典学习的训练样本;S3、利用K‑SVD字典学习训练样本得到稀疏矩阵;S4、根据缺失值的位置设计测量矩阵;S5、利用StOMP重构算法得到重构后的稀疏系数,通过与稀疏矩阵相乘得到插补后的大坝安全监测数据序列。本发明提供的数据缺失值插补方法能对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缺失值进行有效插补,插补精度高,对多段连续缺失值的插补效果良好,适应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147615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73604.4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度量元学习网络的岩石图像分类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地质勘查领域的岩石图像并标注,得到训练数据集;使用训练数据集对度量元学习网络进行训练,并获得各类别岩石图像的重构特征;网络训练完成后,将度量元学习网络与重构特征组成岩石分类模型,并构建应用系统,采集岩石图像并分类。一种基于度量元学习网络的岩石图像分类装置,包括训练集单元、特征提取器单元、特征重构单元、相似度计算单元。本发明解决了岩石颜色相近、纹理相似、类间相似度高、特征差异性小,利用一般图像识别难以正确分类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94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53802.2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星数创(云南)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轮机运维检修虚拟拆装培训云边协同装置,包括:用户拆装模块、评估教学模块和拆装路径规划模块,用户使用操作手柄对头戴式VR单元中显示的水轮机虚拟信息进行交互操作,完成水轮机拆装功能;评估教学模块接收和管理用户拆装模块的多维数据,采用碰撞检测算法对用户拆装动作评分;拆装路径规划模块接收来自边缘端的预处理视频数据,完成视频定位裁剪,识别水轮机拆装过程易发生碰撞位置,规划并生成水轮机部件拆装的最优推荐路径并生成用户操作报告。本发明为运维检修施工技术人员提供高效精准水轮机拆装指导和沉浸式可视化拆装体验,充分理解和优化水轮机拆装步骤,提升施工效率并保证拆装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481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23215.3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IPC: G01C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管式沉降仪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管式沉降仪稳定性自动检测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主体装置、雷达监测探头、微型显示屏以及校准支架;有益效果为:本装置可自动间隔固定时间检测水管式沉降仪测量管液面高度情况,实现水管式沉降仪稳定性自动检测;本装置不与测量管内液体接触,属于无接触式测量,不会对测量管内测量液体造成影响,不会导致测量管内部堵塞或者液体掺杂;本装置体积小,质量轻,方便携带,可大量携带应对大坝水管式沉降仪分布散、数量多的现状。
-
公开(公告)号:CN106204745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610787719.3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标准图集管理的监测BIM模型快速加载交互方法及系统,属于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建立监测BIM标准数据库,并按照监测项目分图层管理和加载;监测BIM模型根据监测类型,采取普通直接加载和参数化加载方式加载,减小重复建模工作量;监测BIM模型通过格式转换实现几何模型与贴图信息分离,实现模型轻量化加载;采用分级加载技术,实现BIM模型快速交互显示;引入多层次细节算法,用户交互时,在不同视距下显示监测BIM模型的不同层次细节,提高监测BIM模型交互效率。本发明解决了监测BIM模型及附属工程信息加载交互效率低下难题,可满足水电工程全阶段监测BIM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40850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446150.7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生态海绵城市的地表水智慧控制系统,涉及海绵城市领域,其包括用以对水体进行监测的多个监测模块、用于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处理的中央处理模块、以及根据中央处理模块发出的命令并作出响应的多个执行模块。多个监测模块可以对生态海绵城市的地表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回传给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得到的数据汇总并分析形成应对方案,在通过发送指令给执行模块,完成相应的操作。该地表水智慧控制系统的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可以实现对生态海绵城市的地表水的实时监控,并根据相应情况作出应对,更好地实现生态海绵城市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133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08227.1
申请日:2015-08-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混凝土应力的装置及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直接进行混凝土应力实时监测的用于监测混凝土应力的装置。它包括钢筋计,两根分别焊接于钢筋计两端的钢筋,以及至少一根倾斜设置用于支撑钢筋的辅助插筋;安装时,所述辅助插筋的上端与钢筋杆部固定连接,下端插入混凝土中。本发明通过在大坝混凝土中布置钢筋计,利用钢筋应力计算得到钢筋应变,根据同部位钢筋变形与混凝土变形一致,从而利用钢筋应变计算得到混凝土应力,该方法可以直接监测混凝土的压应力和拉应力,不仅测量使用简单,而且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79036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098318.2
申请日:2015-03-0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监测坝基应力的装置及方法,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有效实时监测坝基应力的用于监测坝基应力的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多段锚杆,多个锚杆应力计,多个保护件以及排气管;多个所述锚杆应力计通过锚杆依次焊接连接构成监测主体;所述保护件套装于锚杆应力计外周面;所述排气管沿监测主体长度方向设置,用于仪器线缆的排设牵引,其从监测主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本发明的方法为:在坝基内竖直钻孔设孔,在孔内缓慢的放入如前所述用于监测坝基应力的装置,用二次仪表检测锚杆应力计的读数是否正常,检测合格后在坝基的孔内灌入水泥砂浆;利用读数仪器采集各深度锚杆应力计的读数,然后计算出相应锚杆应力计处坝基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240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81457.8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均质区域的稳定泰森多边形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仅考虑目标区域及控制点的空间位置属性,生成初始泰森多边形;步骤2.提取每个泰森多边形顶点坐标;步骤3.确定每个样点所属泰森多边形;步骤4.提取每个泰森多边形质心;步骤5.根据泰森多边形的控制点与质心的位置关系,移动控制点,使控制点向质心移动;步骤6.计算泰森多边形控制点与质心之间的距离;等等。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每个泰森多边形质量趋于相等,质心与控制点趋于重合,保证了每个泰森多边形的空间位置和质量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0712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92997.6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倒垂测线拉力的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监测装置、测点组件和倒垂线锚固组件;所述的监测装置包括浮筒、浮子、拉力线、浮液、压力式传感器;所述的浮筒设置为一筒状筒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的浮子设置为一中空密封腔体;在所述的浮筒内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的浮子上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的拉力线一端与浮子顶部固定连接,依序分别绕过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与倒垂测线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倒垂测线拉力的实时监测,不仅监测准确可靠,而且使用简单方便;其利用监测装置直接监测计算得到倒垂测线拉力,克服了以往不能实时监测计算得到倒垂测线拉力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