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光伏阵列重构的拓扑结构及最大功率点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3716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182226.3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nventor: 韩伟 王宏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光伏阵列重构的拓扑结构及最大功率点求解方法。该方法为了增强光伏阵列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首先建立局部阴影下可实现光伏阵列拓扑重构的模型;而后通过改进果蝇算法求解各种拓扑结构下的全局最大功率点,并选取对应最大输出功率的模型作为最优化拓扑结构;最后考虑实际工况的要求,确定满足约束条件的光伏阵列优化拓扑结构。通过以上算法设计,可以增强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的工况需求。

    静态励磁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的建模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415651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60871.4

    申请日:2014-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态励磁的大型汽轮发电机的建模模型,包括用建模方法实现的考虑了中性点对地电容的静态励磁子系统模型、考虑了输入输出对端部的影响及与频率相关的励磁绕组损耗的励磁绕组子系统模型及考虑了转子轴对地电容及汽轮机轴系阻抗的转子轴系子系统模型,所述静态励磁子系统模型的输出端接入励磁绕组子系统模型的输入端,所述励磁绕组子系统模型的输出端接入转子轴系子系统模型的输入端。本发明通过搭建发电机静态励磁子系统模型并建立励磁绕组和转子轴系的子系统模型,可仿真地得到发电机由静态励磁系统产生的轴电压波形,便于对轴电压的防治进行仿真分析与研究,本发明具有模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精确度高的优点。

    4-20mA电流变送器电路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90589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10042201.9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4-20mA电流变送器电路,其特征是包括输入电路、电平变换电路、反相电路、电流变送电路,其中输入电路中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电平变换电路中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反相电路中的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电流变送电路中的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本发明的优点: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优良,具体产品实施中,只需要一块四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小功率电阻和一个三极管即可,便于实现。

    可实现光伏阵列重构的拓扑结构及最大功率点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53716A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10182226.3

    申请日:2013-05-16

    Applicant: 河海大学

    Inventor: 韩伟 王宏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光伏阵列重构的拓扑结构及最大功率点求解方法。该方法为了增强光伏阵列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首先建立局部阴影下可实现光伏阵列拓扑重构的模型;而后通过改进果蝇算法求解各种拓扑结构下的全局最大功率点,并选取对应最大输出功率的模型作为最优化拓扑结构;最后考虑实际工况的要求,确定满足约束条件的光伏阵列优化拓扑结构。通过以上算法设计,可以增强局部阴影下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的工况需求。

    4-20mA电流变送器电路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905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42201.9

    申请日:2012-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4-20mA电流变送器电路,其特征是包括输入电路、电平变换电路、反相电路、电流变送电路,其中输入电路中的第一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电平变换电路中的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反相电路中的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八电阻()连接电流变送电路中的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本发明的优点: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优良,具体产品实施中,只需要一块四运算放大器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小功率电阻和一个三极管即可,便于实现。

    基于直流发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925254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088274.6

    申请日:2006-07-0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3 Y02E10/7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基于直流发电机的风力发电系统,采用风力机直接驱动直流发电机产生直流电能,然后通过IGBT逆变器变为合格的交流电,经升压变压器并入电网。优点:采用直接驱动技术,在风力机和直流发电机之间不需要安装增速齿轮箱,降低了机组的运行噪声,减少了维护工作量,低风速时有更高的运行效率。采用DC-AC逆变即可通过升压变压器并入系统,相比传统的交流发电机的AC-DC-AC中间并网环节而言少了前一级AC-DC的整流环节,节省了设备投资,提高了运行可靠性。根据电网情况,可以在直流发电机的输出和IGBT逆变器之间接入缓冲蓄电池,通过蓄电池的充放电来补偿风速在小范围内的波动,保证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基本恒定。

    融入记忆和自然选择的改进蝴蝶算法实现Z源光伏MPPT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557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0688586.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融入记忆和自然选择的改进蝴蝶算法实现Z源光伏MPPT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直通占空比作为蝴蝶个体所在的位置,初始化蝴蝶种群,计算各蝴蝶个体所在位置对应的香味浓度,筛选历史最优个体;(2)蝴蝶种群迭代寻优;(3)计算迭代后蝴蝶个体的香味浓度,比较当前最优个体的香味浓度与历史最优个体的香味浓度,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替换后者,否则不替换;判断迭代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没有达到转至步骤(2);若达到,判断当前迭代轮次中历史最优个体是否被替换,若被替换则增加最大迭代次数,转至步骤(2);若没有替换则停止迭代,输出历史最优解。本发明提高了Z源光伏逆变器在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全局MPPT收敛精度和速度。

    融入记忆和自然选择的改进蝴蝶算法实现Z源光伏MPPT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557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88586.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融入记忆和自然选择的改进蝴蝶算法实现Z源光伏MPPT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直通占空比作为蝴蝶个体所在的位置,初始化蝴蝶种群,计算各蝴蝶个体所在位置对应的香味浓度,筛选历史最优个体;(2)蝴蝶种群迭代寻优;(3)计算迭代后蝴蝶个体的香味浓度,比较当前最优个体的香味浓度与历史最优个体的香味浓度,若前者大于后者则替换后者,否则不替换;判断迭代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没有达到转至步骤(2);若达到,判断当前迭代轮次中历史最优个体是否被替换,若被替换则增加最大迭代次数,转至步骤(2);若没有替换则停止迭代,输出历史最优解。本发明提高了Z源光伏逆变器在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全局MPPT收敛精度和速度。

    基于交错叠加CNN-LSTM模型的调相机无功出力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6625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24056.X

    申请日:2022-03-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交错叠加CNN‑LSTM模型的调相机无功出力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选取调相机励磁电流和励磁电压作为输入样本数据,调相机的无功输出量和系统电压作为输出样本数据,将调相机无功调节仿真结果作为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对输入和输出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基于交错叠加CNN模型与LSTM模型相融合构建基于交错叠加CNN‑LSTM模型;加载经过处理的样本数据到该模型中;选取该模型的超参数;训练并测试该模型;评估该模型的性能指标,如未能达到性能指标,则调整该模型的超参数,反复调整该模型的超参数并训练和测试该模型,直到达到性能指标,获得最优的基于交错叠加CNN‑LSTM模型的调相机无功出力模型。能够降低调相机无功出力建模难度和提高模型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