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3073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294714.9
申请日:2012-08-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特异追踪簇毛麦6VS染色体的分子标记6VS-SSD及其用法,它涉及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科学技术领域。该标记引物是根据小麦第6部分同源群短臂的EST序列BE585684设计,具体序列为6VS-SSDF:5’-CCAACTCTAGCTGACCGCAGACTA-3’,6VS-SSDR:5’-ATTCCATGGTGTAATAGCTCCAACTAC-3’,以标记引物进行PCR时能扩增出一条350bp的特异性DNA条带,能快速有效地追踪簇毛麦6VS染色体及其控制的抗小麦白粉病性状,在小麦抗白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921762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0910225157.3
申请日:2009-11-2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P19/34 , C12N15/8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膜融合蛋白基因启动子序列及其克隆方法,并提供一种应用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膜融合蛋白基因启动子表达外源基因的方法,即利用该启动子取代多角体蛋白基因启动子,构建重组供体载体pBacPF,进而产生重组杆状病毒,指导外源基因在家蚕细胞中进行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05255945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510684572.0
申请日:2015-10-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N15/866 , C12N5/10 , C12P21/02 , C07K14/435 , A61K38/17 , A61P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家蚕制备镇痛活性多肽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如下:根据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密码子使用频率优化芋螺毒素ω‑MVIIA基因序列,经化学合成后连入供体质粒pFastBacDual,再引入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构建重组供体质粒pFBD‑MVIIA/EGFP。使用Bac‑to‑Bac方法将MVIIA/EGFP转座到BmNPV,形成重组病毒vBmMVIIA/EGFP。将重组病毒DNA转染至家蚕细胞,获得BV粒子,借助绿色荧光测定BV粒子滴度后,以200 pfu的BV粒子注射家蚕,感染5天后,收获家蚕血液。通过小鼠醋酸扭体试验证实,表达芋螺毒素ω‑MVIIA的受感染家蚕的血液具有显著的镇痛活性,平均扭体次数仅3.55次,明显高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37.30次)。本发明为表达具有镇痛活性的芋螺毒素ω‑MVIIA提供了新的方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1120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352107.7
申请日:2015-06-24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杆状病毒杀虫效率的遗传改造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以pEGFP‑N1载体为模板扩增EGFP基因,双酶切后连入质粒pFastBacDUAL,得重组质粒pDUAL‑EGFP;根据Clbi138基因序列及其开放阅读框设计合成引物;以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段,双酶切后连入经同样双酶切的重组质粒pDUAL‑EGFP,得重组质粒pDUAL‑EGFP‑Clbi138;转化含有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大肠杆菌菌株,培养纯化后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振荡培养,提取重组BmNPV DNA;并通过实验首次证实重组BmNPV的杀虫效率显著增强,半致死浓度比对照组减少11倍,半数致死时间比对照组缩短42.9%,且病虫体内液化更严重,从而达到提高虫害的防治效果,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762354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106291.7
申请日:2015-03-1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重组蛋白在基因表达时形成包涵体的方法。此方法特征在于,在不提高诱导物浓度的前提下,低强度短时间的超声处理加速诱导物渗透至细胞内,使重组蛋白高表达时更容易形成包涵体。不仅可以通过降低诱导物的使用量来降低对宿主细胞的毒害作用,还适用于在较低的诱导温度下才能表达重组蛋白的工程菌。此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877996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35745.0
申请日:2015-05-1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簇毛麦6VS染色体特异性分子标记6VS-BH1及其用途,属于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科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标记引物6VS-BH1是借助麦类-二穗短柄草比较基因组学手段开发,具体序列为6VS-BH1F:如SEQ ID NO.1所示,6VS-BH1R:如 SEQ ID NO.2所示。分子标记6VS-BH1具有退火温度宽泛(60℃-66℃)、稳定性好、产物亮度强、分辨率高等多种优点。分子标记6VS-BH1是一个共显性标记,不仅能有效追踪小麦背景中的簇毛麦6VS染色体,还能区分纯合体和杂合体,而且能区分携带Pm21基因的易位系T6VS.6AL和携带PmV基因的易位系T6VS.6DL。因此,本发明公布的分子标记6VS-BH1在小麦抗白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及Pm21基因和PmV基因的聚合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86414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53484.9
申请日:2012-09-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特异追踪簇毛麦6VS染色体的分子标记6VS-LEM及其用法,它涉及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科学技术领域。该标记引物是根据可电子定位于短柄草3号染色体短臂的小麦EST序列BE404563设计,具体序列为6VS-LEMF:5’-CCAGGAGGGCCTCCAGGA-3’,6VS-LEMR:5’-CTGGGAGCTCCTGCTGCGT-3’,以标记引物进行PCR时能扩增出一条350bp的特异性DNA条带,能快速有效地追踪簇毛麦6VS染色体及其控制的抗小麦白粉病性状,在小麦抗白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807985A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210294715.3
申请日:2012-08-20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特异追踪簇毛麦6VS染色体的分子标记6VS-SPB及其用法,它涉及分子生物学和遗传育种科学技术领域。该标记引物是根据小麦第6部分同源群短臂的EST序列BE499423设计,具体序列为6VS-SPBF:5’-TCATGCTTTAGCTGAGTTTGACCAGA-3’,6VS-SPBR:5’-GAACTTCCACAGCTTCTCATTTGAACAT-3’,以标记引物进行PCR时能扩增出一条900bp的特异性DNA条带,能有效追踪簇毛麦6VS染色体及其控制的抗小麦白粉病性状,在小麦抗白粉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78713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75946.X
申请日:2012-08-06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N15/866 , A61K39/12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PCR技术从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cMNPV)中克隆类芋螺毒素基因(ctl),构建中间载体pFastBac-Pie1-ctl,经转座后构建含有ctl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离体培养的昆虫细胞,离心收集细胞外表达产物,胞外表达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球菌、短小芽孢杆菌等多种临床致病菌具有抑制活性。本发明借助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高效表达CTL类抗菌剂,安全性高,在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5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03234.4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属于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科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大山羊草3SlS染色体特异性分子标记及其用途,尤其涉及五个特异追踪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13的高大山羊草3SlS染色体的分子标记及其用途。本发明所述的高大山羊草3SlS染色体的分子标记为X2250、X3140、X3820、X3940和X6090。本发明的分子标记具有稳定性好、分辨率高等优点。本发明的分子标记不仅能有效追踪小麦背景中的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13的高大山羊草3SlS染色体,还能区分纯合体和杂合体。本发明提供的分子标记,能够对含有Pm13基因的材料进行检测,为检测、选育、或辅助选育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13的小麦品种提供基础,提供育种效率,为抗白粉病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