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09538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0444823.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10/613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冲击型电源装置,其包括箱体、多个电池组以及与多个连接组件,箱体内具有一安装空腔;多个电池组沿安装空腔的深度方向依次布置,每个电池组均包括沿安装空腔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的长度均与安装空腔的宽度方向相适配;多个连接组件与多个电池单体一一对应,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固定部、多个移动部以及与多个移动部一一对应的多个弹性管,多个固定部均与对应的电池单体固定连接,每个连接组件中的多个弹性管均依次穿过固定部和对应的移动部;解决受电源装置的内部空间限制,现有通过弹簧等弹性件来实现多方位抗冲击的结构会占用储能单元的安装空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2036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56493.9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储能能力的潜器型数据回收艇,包括壳体、数据采集仪、推进机构、卫星定位器、电源、太阳能发电机构及升降机构;所述壳体内具有一密闭的容纳腔,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固定有水平翼;所述数据采集仪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并用于采集主船的数据;所述推进机构包括主推进器及两个全回转推进器,所述主推进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两个所述全回转推进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水平翼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推进机构,使潜器型数据回收艇具备短距离独立航行的能力,解决了现有的船用数据回收装置不具备自航能力、数据回收装置受风浪的影响而快速飘动,不便于进行回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0942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30591.5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63B17/00 , F16F15/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回收舱,其用于回收舱与安放部之间的减震,包括回收舱本体和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安放部两侧的两个筒体、与筒体一一对应的两个活塞以及导气件,两个所述活塞均与对应的所述筒体滑动密封连接、且均形成一密封腔体,两个所述活塞相对的一侧均与所述安放部可拆卸连接,其中一所述筒体与所述回收舱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气件与两个所述密封腔体相连通;解决回收舱与铁篓之间缺乏减震结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0942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630591.5
申请日:2022-06-06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63B17/00 , F16F15/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回收舱,其用于回收舱与安放部之间的减震,包括回收舱本体和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安放部两侧的两个筒体、与筒体一一对应的两个活塞以及导气件,两个所述活塞均与对应的所述筒体滑动密封连接、且均形成一密封腔体,两个所述活塞相对的一侧均与所述安放部可拆卸连接,其中一所述筒体与所述回收舱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导气件与两个所述密封腔体相连通;解决回收舱与铁篓之间缺乏减震结构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02761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210820765.4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号回收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船舶信号回收舱用高效隔振装置;包括底座、支撑台、固定单元、支撑单元和缓冲单元,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单元,支撑台位于底座的上方,支撑单元的上端与支撑台铰接,支撑单元的下端穿过底座并与底座滑动连接,支撑单元远离支撑台的一端与船体相抵,缓冲单元包括若干拉伸弹簧,若干拉伸弹簧均围合于支撑单元的周侧,各拉伸弹簧的下端与底座连接,各拉伸弹簧的上端与支撑台连接,产生作用于支撑台朝底座方向的拉力,固定单元包括若干第一支撑板和若干第一支撑弹簧,通过以上设置,可有效增大拉伸弹簧和第一支撑弹簧的压缩行程和拉伸行程,实现对回收舱的有效防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20635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21739.3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数据回收舱的温控设备;包括制冷模组、散热模块和冷却模块,制冷模组包括制冷端和散热端,制冷模组内设置有制冷剂,散热模块可对散热端进行散热;冷却模块包括冷却箱、冷却循环管和冷却循环泵,冷却箱位于制冷端的一侧,冷却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制冷端和冷却箱连通,制冷端的内部填充有冷却液,冷却循环泵驱动冷却液于制冷端和冷却箱循环流动,通过冷却液对冷却腔的吸热,可使得温控设备在较低供电功率下即可实现对电子设备的降温,可有效提升温控设备,在降低温控设备能耗的同时,增大温控设备的使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7095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444823.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H01M50/242 , H01M50/244 , H01M10/613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冲击型电源装置,其包括箱体、多个电池组以及与多个连接组件,箱体内具有一安装空腔;多个电池组沿安装空腔的深度方向依次布置,每个电池组均包括沿安装空腔长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的长度均与安装空腔的宽度方向相适配;多个连接组件与多个电池单体一一对应,每个连接组件均包括固定部、多个移动部以及与多个移动部一一对应的多个弹性管,多个固定部均与对应的电池单体固定连接,每个连接组件中的多个弹性管均依次穿过固定部和对应的移动部;解决受电源装置的内部空间限制,现有通过弹簧等弹性件来实现多方位抗冲击的结构会占用储能单元的安装空间的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