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0466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80002570.2
申请日:2014-09-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587 , H01M4/583 , H01M4/134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6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6 , H01M4/364 , H01M4/58 , H01M4/5825 , H01M4/587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负极活性物质,其特征在于,包含多孔性硅类粒子及碳粒子;上述碳粒子包含平均粒径互不相同的微粒碳粒子及粗粒碳粒子。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负极活性物质,通过一同包含多孔性硅类粒子以及平均粒径互不相同的微粒碳粒子及粗粒碳粒子,从而可增加多孔性硅类粒子与碳粒子之间的接触性,由此可进一步提高锂二次电池的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620427A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80003484.9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48 , H01M4/485 , H01M4/52 , H01M4/583 , H01M4/587 , H01M4/625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基复合物,包含在其上涂布有碳并在其中结合至锂的硅氧化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硅基复合物的方法,包括:利用碳对硅氧化物的表面进行涂布;将涂布有碳的硅氧化物与锂氧化物混合;以及在惰性气氛中对所述涂布有碳的硅氧化物与所述锂氧化物的混合物进行热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959516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380003448.2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活性材料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包含:(半)金属氧化物;和在所述(半)金属氧化物表面上的无定形碳层,其中所述无定形碳层包含导电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891014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280052328.7
申请日:2012-10-2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4/48 , H01M4/38 , H01M4/583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9/12 , H01M4/131 , H01M4/139 , H01M4/1391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0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负极活性材料的方法以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方法包括:(S1)在包含硅氧化物粒子的核的表面上形成作为包含碳材料的涂层的壳,以获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硅氧化物-碳复合物;(S2)将所述硅氧化物-碳复合物与含氧锂盐混合,接着进行热处理以制造硅氧化物-锂合金,从而获得具有核-壳结构的(SiOx-Liy)-C(0
-
公开(公告)号:CN103782420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380002953.5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3 , H01M4/583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364 , H01M4/366 , H01M4/386 , H01M4/483 , H01M4/485 , H01M4/50 , H01M4/52 ,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4/1393 , H01M4/583 , H01M10/052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其包含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包含SiOx(0
-
公开(公告)号:CN101297421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0680040262.4
申请日:2006-10-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02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其包括依次的:能够反复嵌入/脱出锂的核心层;非晶碳层;以及结晶碳层,其中所述结晶碳层包含片状碳层单元,以及部分或全部包含多层片状碳层单元。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相同的电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由于在结晶碳层中多层片状碳层单元之间的间隙体积,使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可以抑制核心层的体积在重复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变化。因此,使用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池可以提供改善的循环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1870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080016960.0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大理石模制品,该大理石模制品通过在模腔中将一种混合物注射成型而获得,所述混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该热塑性树脂包括选自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以及精细颜料颗粒,其中在所述注塑制品的表面上形成形成纹理的图案。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评价大理石模制品的大理石颜色效果的系统,所述大理石模制品是一种混合物的注塑制品,所述混合物包含:热塑性树脂,该热塑性树脂包括选自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和它们的组合中的一种;以及精细颜料颗粒,所述系统包括:光源单元,将其配置为在与所述模制品的表面形成角度的同时将光发射到所述模制品的表面上;图像捕获单元,将其配置为捕获从所述模制品的表面散射的光的图像;图像处理单元,将其配制为处理由所述图像捕获单元捕获的图像,以确定在所述模制品的表面上建立大理石颜色效果的区域的边界;以及评价因素确定单元,将其配置为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图像中确定大理石颜色效果评价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0495022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880023678.8
申请日:2018-07-0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 , H01M4/36 , H01M4/62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58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 H01M50/46
Abstract: 本文披露了一种不包括金属膜型集电器的用于电池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被配置为具有芯‑壳结构,所述芯‑壳结构包括含电极活性材料的芯、以及涂覆或掺杂在所述芯的表面上的金属材料,以及披露了一种具有增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并表现出改善的寿命特性的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9478641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1780044441.3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化学装置的负极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活性材料能够嵌入/脱嵌锂,并且包含含有硅(Si)、氟化锂(LiF)和碳质材料的复合粒子。所述复合粒子包含由所述碳质材料构成的碳相和分散在所述碳相中的Si‑LiF混合粒子,其中所述混合粒子以均一或不均一的分布分散在所述碳相中。此外,所述复合粒子可以构造为其中所述碳相与所述Si‑LiF混合粒子均匀或无定形地混合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7851780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780002604.1
申请日:2017-04-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碳类复合负极活性材料,一种包含所述负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用负极,以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硅‑碳类复合负极活性材料,所述硅‑碳类复合负极活性材料包含:能够吸收和放出锂离子的碳类核;和包含在所述碳类核中且布置成分布在所述碳类核的外廓部中的至少一种硅粒子,并且由此改善了物理稳定性,并且涉及二次电池用正极,和通过包含所述负极活性材料而改善了寿命特性的锂二次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