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839497B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580000199.7
申请日:2005-05-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nventor: 克劳斯·沃纳·莱特纳 , 于尔根·奥托·贝森哈德 , 凯-克里斯蒂安·莫勒 , 马丁·温特 , 李琪永 , 朴盛镛 , 韩重熙 , 贝恩哈德·罗伯特·约拉斯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9/038 , H01G9/058 , H01G11/26 , H01G11/28 , H01G11/58 , H01M4/04 , H01M4/0404 , H01M4/139 , H01M4/36 , H01M4/366 , H01M10/052 , H01M2004/028 , H01M2008/1095 , Y02E60/13 , Y10T29/49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1)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具有活性物质层(12)、导电物质层(14)、或活性物质和导电物质混合物层的复杂结构的电极(1),所述电极尽管很薄,但仍显示优良的电化学性质,本发明还涉及使用SIC涂覆法制备电极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438434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780016026.3
申请日:2007-05-04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0438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366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通过表面酸性位点的调节而使稳定性得到改善的电极活性材料;一种包含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该电极表面涂覆有具有酸性位点的化合物或者混合有具有酸性位点的化合物;和一种电化学装置,该装置包含所述电极从而使其效能提高。通过调节所述电极活性材料表面的酸性位点来减少与电解质的副反应、保持电极活性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效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97421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80040262.4
申请日:2006-10-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H01M4/02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其包括依次的:能够反复嵌入/脱出锂的核心层;非晶碳层;以及结晶碳层,其中所述结晶碳层包含片状碳层单元,以及部分或全部包含多层片状碳层单元。本发明还公开了包括相同的电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由于在结晶碳层中多层片状碳层单元之间的间隙体积,使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可以抑制核心层的体积在重复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变化。因此,使用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池可以提供改善的循环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04172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576746.9
申请日:2004-09-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69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 H01M10/052 , H01M2300/0034 , H01M2300/0037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的电解质溶剂,其包括氟亚乙基碳酸酯和线型酯溶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其中电解质包括氟亚乙基碳酸酯和线型酯溶剂。本发明的电解质溶剂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而不破坏电池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777667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910265298.8
申请日:2006-07-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10/052 , H01M4/04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8 , H01M4/0445 , H01M4/1391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用于活化具有特定范围的电位平台的电极活性材料的预处理方法,所述特定范围的电位平台超出形成电极活性材料的过渡金属的氧化还原电位范围,该方法包括将该电极活性材料充电至超过电位平台的程度至少一次,以增加电极活性材料的容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括由所述预处理方法活化的电极活性材料、且设计成在低于电位平台的电压下进行充/放电循环。当将通过充电至超过所述电位平台而被预处理的电极活性材料在较低电压下进行充电/放电循环时,与在相同电压下进行充电/放电的未预处理的电极活性材料的容量相比,可显著增加该电极活性材料的容量。通过从预处理之后的充电循环起在较低电压下进行充/放电循环,还可抑制电解质的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28653B
公开(公告)日:2010-06-30
申请号:CN200680026768.X
申请日:2006-07-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38 , H01M4/0445 , H01M4/1391 , H01M4/364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Abstract: 一种用于活化具有特定范围的电位平台的电极活性材料的预处理方法,所述特定范围的电位平台超出形成电极活性材料的过渡金属的氧化还原电位范围,该方法包括将该电极活性材料充电至超过电位平台的程度至少一次,以增加电极活性材料的容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其包括由所述预处理方法活化的电极活性材料、且设计成在低于电位平台的电压下进行充/放电循环。当将通过充电至超过所述电位平台而被预处理的电极活性材料在较低电压下进行充电/放电循环时,与在相同电压下进行充电/放电的未预处理的电极活性材料的容量相比,可显著增加该电极活性材料的容量。通过从预处理之后的充电循环起在较低电压下进行充/放电循环,还可抑制电解质的反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97420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680040219.8
申请日:2006-10-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25 , H01M4/02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4/139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其包含依次的:能够反复嵌入/脱出锂的核心层;非晶碳层;以及结晶碳层,其中结晶碳层包含片状碳层单元,且所述片状碳层单元的c轴方向垂直于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粒子的切线方向。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相同电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1443273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80013099.7
申请日:2007-02-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 韩货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IPC: C01D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C01G45/1228 , C01G51/50 , C01G53/50 , C01P2002/72 , C01P2002/74 , C01P2002/86 , C01P2004/03 , C01P2004/32 , C01P2004/61 , C01P2006/11 , C01P2006/12 , C01P2006/13 , C01P2006/40 , H01M4/48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 Y02P20/544 , Y10T29/4910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制备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含一种或多种过渡金属的前体化合物的水溶液与一种碱化剂和一种锂的前体化合物混合以沉淀出所述过渡金属的氢氧化物;(b)将步骤(a)的混合物与超临界或亚临界条件下的水混合以合成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干燥该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并且(c)将所述干燥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进行煅烧、或粒化再煅烧。同时公开了一种含有所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电极,以及包括所述电极的电化学装置。在所公开的发明中,将基于现有超临界水热合成法合成的锂-金属复合氧化物进行了煅烧、或粒化再煅烧。因此,与现有干式煅烧法或湿式沉淀法不同,本方法可形成一个均一的固溶体,并可改善所述复合氧化物中金属的排序。另外,所述锂-金属复合氧化物可表现出晶体稳定性及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1297422A
公开(公告)日:2008-10-29
申请号:CN200680040272.8
申请日:2006-10-2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4/133 , H01M4/366 , H01M4/38 , H01M10/052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极活性材料,其包括依次的:能够反复嵌入/脱出锂的核心层、非晶碳层、与结晶碳层,其中所述核心层包括至少两个核心粒子。还公开了包括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可抑制在重复充电/放电循环中核心层可能发生的体积变化,因为核心层包括至少两个核心粒子,每个核心粒子与覆盖于上的碳层接触面积增加。因此使用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二次电池可改善循环生命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01438434B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0780016026.3
申请日:2007-05-04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H01M4/0438 , H01M4/134 , H01M4/1391 , H01M4/366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通过表面酸性位点的调节而使稳定性得到改善的电极活性材料;一种包含所述电极活性材料的电极,该电极表面涂覆有具有酸性位点的化合物或者混合有具有酸性位点的化合物;和一种电化学装置,该装置包含所述电极从而使其效能提高。通过调节所述电极活性材料表面的酸性位点来减少与电解质的副反应、保持电极活性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效能。
-
-
-
-
-
-
-
-
-